首页 -> 2008年第7期
肖邦叙事曲赏析
作者:张 丽
[关键词]肖邦 音乐时期 叙事曲赏析
肖邦(Frederic Francois Chopin,1810~1849)是19世纪波兰最伟大的民族作曲家和爱国主义音乐家,一位具有民族解放思想的天才的音乐表达者。他出生在华沙郊区的热拉佐瓦沃拉,父亲原籍法国,母亲是波兰人。肖邦7岁时发表第一首作品,8岁举行第一次公开演出,由此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
16岁时肖邦进入华沙音乐学院,师从约瑟夫爱尔斯涅尔学习作曲;19岁毕业于华沙音乐学院;20岁时肖邦已经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1830年,肖邦离开波兰去了法国,此后一自生活在法国巴黎。尽管肖邦长期漂泊异国他乡,但他一自没有忘怀被沙俄帝国侵占的祖国和受苦受难的同胞。临终前要求把他的心脏送回祖国,至今仍保留在华沙圣一字教堂左边第二根廊柱中。
肖邦是浪漫主义时代最具创造性的艺术家之一。肖邦是终生献身于一种乐器的作曲家,他的全部创作都是钢琴音乐。从一开始,他就把想象力献给了键盘,他在这个狭窄的范围中创造出了一个美丽世界,他的天才是把钢琴的局限转变为美的无限。肖邦在钢琴创作中取得的成就达到了其他作曲家在各个音乐艺术领域、各种器乐上所达到的高峰,实现了音乐艺术的多面性。
肖邦的钢琴作品旋律优美潇洒、情真意切;演奏技巧灵活而幅度宽广;结构新颖精致又严谨贴切。综观肖邦的作品,包括24首前奏曲、19首夜曲、12首波兰舞曲、51首玛祖卡舞曲、27首练习曲、21首圆舞曲、4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3首即兴曲、2首协奏曲、3首奏鸣曲、5首变奏曲及数十首其他体裁小品。这些作品,表现了肖邦那充满浪漫主义的思想情怀。肖邦的音乐被人们热爱的原因不仅仅是它在诉说了一种炽热的爱国之情,还在于他的音乐所表达出来的对民族音乐的赞美和对民族命运的忧虑。虽然他被人们尊称为柔情的钢琴诗人,但那柔情的背后是一颗永远也无法泯灭的爱国之心。因此舒曼称他的音乐像“藏在花丛中的一尊大炮”。他用音乐向全世界宣告:“波兰不会亡”。
肖邦的音乐创作分为四个时期,即华沙时期、华沙起义时期、在巴黎全盛时期、晚期。
现在我们要赏析的叙事曲就是在巴黎全盛时期创作的。在这个时期肖邦共创作了四首叙事曲,完成于1831~1842年间,是他21~32岁那段充满了活力的青年时代的作品。肖邦的叙事曲受文学叙事诗和声乐作品中的叙事曲的影响而充满了民间风格。叙事的主题是民歌性质的,采用了民间音乐的即兴性和变奏手法,唱出了波兰人民的生活、斗争的愿望。这4首叙事曲不仅在富于幻想的浪漫主义气质方面、在叙事性和戏剧性的结合方面、在某些细节上都比较接近于舒伯特。肖邦的学生占特曼说,肖邦非常喜欢舒伯特的作品,舒伯特的声乐叙事曲对于肖邦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从叙事曲的产生到肖邦创作叙事曲,已经经过了几百年的时间,但肖邦的叙事曲给人们却是一种全新的感受,完全是一种新的体裁。这不仅因为肖邦的叙事曲是前所未有钢琴叙事曲,同时还因为肖邦将叙事曲提升到了具有戏剧性和交响性规模的高度。肖邦创造性地发展了叙事曲这一体裁,提高了它的表现力并赋予它以全新的意义,使它具有宏伟、广阔的史诗般的气魄。
肖邦曾亲口对舒曼说过:他的叙事曲是受波兰爱国诗人密茨凯维兹的史诗启发而写成的。现在还不能确定哪首叙事曲是受密茨凯维兹的哪首长诗的启发写成的,只能从中找出两者之间的一定联系,进行推断分析。
1.g小调第一叙事曲Op.23。有人认为这首叙事曲是取材于密茨凯维兹的《格拉辛娜》,但一般认是取材于密茨凯维兹的史诗剧作《康拉德·华伦洛德》。这部叙事诗剧写于十一世纪,讲的是立陶宛被日耳曼骑士兵团所灭,立陶宛后裔华伦洛德被敌所俘,并被抚养成人,受到敌方重用。立陶宛老人乔装成唱诗班的歌手深入虎穴,得以接近华伦洛德,通过反复启发、教育,终于使华伦洛德醒悟,立志牺牲个人为祖国效力,最后终于使立陶宛人得胜,而华伦洛德却被敌人处死的故事。肖邦以此故事为题材创作的叙事曲一直鼓舞着波兰人民反抗异族压迫的斗志。
在这首叙事曲中,肖邦概括了这个故事的精髓。乐曲以简短的引子开始,这个引子以朗诵性的音调,宽广的音域和沉重而宏亮的音响为特征,好像讲故事者的开场白。引子不知不觉地溶化到主部——第一主题中去,使引子和主部融成一片、前后贯串。主部的主题是综合性的,有叹息的音调,有圆舞曲的音调,也有拨弦伴奏乐器上余音袅袅的音调。从21小节后半小节主部结构开始扩充,变得不稳定,音域扩大,左手出现对立的声部,因而获得新的发展动力。主部结束在第36小节第一拍,紧跟而来是浪漫的连接部,连接部是音乐形象戏剧化的第一步,它和具有最深刻的抒情性的副部形成对比,然后又逐渐接近于副部。
戏剧性发展是要改变两者本身的性格,因此肖邦在展开部中用主题变形的手法替代了真正的展开。展开部的第一段落是主部的主题升华,副部的主题升华构成了展开部的第一个段落。第二段落建构在降E大调的属七和弦上,当属七和弦解决时,已是第四段落的开始。在第四段落的后半部分,又通过模进把力量累积起来,为再现部作好准备。再现部是主、副部倒置的。这一方而由于当展开部第四段落中分散的力量重新积聚起来的时候,音乐形象接近于副部,另一方而按照音乐形象发展的结局,色彩比较暗淡的主部有放在后而过渡到悲剧性尾声中去的必要。它导向紧跟而来的尾声,尾声由新材料构成,给人的印象是:这是残酷的悲剧性生死斗争的结局,也是通向自由、解放的道路。
2.F大调第二叙事曲Op.38。肖邦曾说,他写这首叙事曲是受密茨凯维兹的长诗《斯维台茨湖》的感动。那首长诗也是写立陶宛占代的爱国故事,大意是:立陶宛遭到异族的侵略,青年人都去前方作战了,当留在城里的老幼妇孺听到敌人已迫近城门时,他们无力抵抗,只得祈求上苍,宁可让城市淹没,与敌人同归于尽。果然,奇迹出现了,城市变成了一片湖泊!经过许多世代以后,立陶宛后裔漫步在湖畔,探寻着这古代传说的遗迹,突然,有一位水仙从湖底浮起,向人们讲述了这个故事,然后又潜身返回湖底。同样,肖邦这首叙事曲也并非是对这一长诗的具体描述。它把平静、优美的抒情乐段和暴风骤雨般的戏剧性乐段交织起来,让我们根据它特定的音乐形象和情绪气氛,对密茨凯维兹的长诗进行一定的联想。
这首叙事曲是标题性和描写性最鲜明的一首,自然界形象的描绘和心理状态的刻画在这里获得了统一。这一作品以两个强烈对比的主题为基础,当第一主题首次出现时,突然的、对比的主题为基础是非常戏剧化的。以后两主题交替时都是逐渐接近而不再是突然的对比,但充满动力的主题内部发展也是富于戏剧性的。第一主题非常明朗、清新、优美、淳朴,有些田园风味,同时也表现一种恬静、愉快的心情。来势汹汹的第一主题象旋风般突然刮地而起,在宁静的第一主题之后掀起这一场“平地风波”,使人感到惊心动魄。绘声绘色的第一主题好像在讲述一个暴风雨中的惊险的故事。从开头的暴风骤雨的形象到惊涛骇浪中传来惊呼之声的形象,再到祈祷的歌声和汹涌的波涛声混成一片,随着暴风雨逐渐平息下来,引出了平静的第一卞题,接着又一次受到恐怖的第一主题的侵袭。这一次不再回复到平静的第一主题,而向更为惊心动魄的尾声接近。当尾声上升到高潮时,狂烈的第一主题以它的片段作最后一次袭击,然后音乐突然中断,第一主题的片段像回光返照一般说出最后的悲哀,在一阵沉默后,作了暗淡的终止式的伤心回答。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