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英语素质之途径
作者:邓云娟
[关键词]素质教育 英语 高职 途径
素质教育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至今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在外语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是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一项系统工程。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必然是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着重培养学生特长的实践技能,因而对高职院校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显得更为直观和迫切。
(一)素质教育与英语素质教育
素质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素质教育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指的是在人的与生俱来的天赋的基础上和主要在后天社会环境教育的影响下,使每个受教育者都能在德、智、体诸方面获得积极的、持久的、稳定的全面发展。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一组对立的概念,它以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整体素质优化的人才为目标,以促进个性发展、塑造健全人格,使各方面知识和能力平衡协调发展为教育宗旨,并以此确立教育内容,设计教育课程,选择相应的教育方法,以学生的全面素质的提高为主要质量评估标准的教育体系。英语素质即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方面的能力以及翻译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等。英语素质教育是把素质教育融入英语教学中而提出的一个概念。对于英语素质教育来说,其素质的基本内容包括英语学习者的思想政治素质、英语语言文化素质、学习英语和利用英语进行交际时的心理素质。英语素质教育主要包括英语语言素质和综合素质。英语语言素质是英语素质教育的主体部分,其核心便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能力主要包括语音、语法、词汇等语言知识,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根据具体社会交际情景恰当使用语言的社会语言能力, 谋篇布局的语篇能力和交际策略能力。综合素质又分为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学生的英语语言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英语教学中,应追求英语语言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和谐发展。
(二)提高高职院校学生英语素质之途径
学生的英语素质教育,包括学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以及在特定环境中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怎样在实践中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素质?本文拟从五个方面加以阐述。
1.发挥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培养高职学生的融入型动机。素质教育就是要开发学生的智慧、潜能。这不仅指智力,而且还包括非智力因素。因为只有当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处于积极状态并协同作用时,才能使人做出成就,使人得以全面发展。智力因素指人先天具备的语言认知机制;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性格特征、年龄差异、本族语、教学方法、文化因素等多方面内容。大量的实验和研究表明:二语习得(在我国主要是指英语)的成功与否与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告诉我们,尽管个人的素质有差异,但其智力差异却不大。实践证明,在智力水平相当的情况下,非智力因素往往起着决定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情感、动机、性格等,它对智力因素起调节和催化作用。有不少英语学不好的学生并不是智力低下,而是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英语教师应该为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创造条件。
对高职学生进行英语素质教育首先要帮助学生确立学习动机。研究表明,成功的第二语言学习者是那些既有语言才能又具有较高水平的学习动机的人。学习动机不明,尤其是融入型动机不明将会极大地阻碍二语习得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的实用价值,认识到掌握好一两门外语是对现代人才的基本要求。所以,学好英语不仅是一种受过良好教育的象征,而且英语学得好,在寻找工作时比别人更有优势。这样可能会使他们对学习英语产生强烈的兴趣,自觉投入到英语学习中。确立学习动机之后,坚持不懈地努力,就有了成功的希望。
加拿大双语心理学家兰伯特(Lambert)认为,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受其学习态度制约的,并受其学习第二语言的取向(Orientation)所制约。如果学习语言的目的是追求语言学习成绩等一些功利主义价值,如有利于求职,那么该取向就是“工具型”取向(Instrumental Orientation);如果该学生追求的是更多地了解另一文化社群,心甘情愿地成为该社群的潜在成员,那么,该取向就是“融入型”取向(Integrative Orientation)。融入型动机是指外语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对目的语社团有特殊的兴趣,期望融入该社团的生活,既自愿去适应目的语文化,又在自己的生活圈里沿袭本族语的文化方式。它能使英语学习者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自觉自愿地去学习英语语言和文化,而不是在工具型动机的驱使下被动地学习。融入型动机的培养可以大大提高英语学习者的语言文化素质。具有该动机的英语学习者从一开始就注重英语语言文化和汉语语言文化的对比,从而大大缩短了学习英语中的语言文化适应过程。
2.语言教学与文化导入并重。著名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Brown Henry 把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文化适应分为四个阶段:①最初接触新文化时的兴奋感和幸福感。②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目的语文化的生疏感和抵触情绪。③逐渐舒缓的文化紧张(culture stress)。④同化(assimilation)或对异文化的适应。具有融入型动机的英语学习者可以无限地延长兴奋感和幸福感,尽快地缩短文化休克和文化紧张的体验过程,在最短的时限内达到对英语文化的适应。这使得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英语时始终能保持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在应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中很少出现语言休克和文化休克,能始终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进行英语学习和英语交际,从而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只注重对英语语言知识进行系统地传授,忽视了对英语文化的导入,导致学生对英语文化的陌生甚至产生抵触情绪,从而丧失学习兴趣,不利于融入型动机的养成。现代的英语教学方法要注重语言和文化的完美结合,这就要求教材编写内容要能贴近英美生活实际,能反映英美文化传统;教师要多采用交际法教学,根据英美文化多创设意境,制造氛围,鼓励学生人人参与,增强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优化高职英语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大学英语的教学必须向素质教育转变。要实施素质教育,关键是优化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素质教育的大学英语课堂要求从教学内容的选取、课堂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课堂情感气氛的调度等都体现出鲜明的“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同时,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应注重把语言作为实际工具来教,将英语教学的重点从讲授知识转到培养学生语言能力上来,不能仅停留在词法和语法的讲解上,还应该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把读、听、写、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转化成为语言能力,使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得以全面发展。
英语作为一门学科,最大的一个特点在于交际性,包括书面交际和口头交际两种。任何英语教学如果最后不能够落实到交际性上来都是失败的,提高学生英语素质就是要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社会交际的能力。因此,在英语能力中,说和写是其核心能力,而听和读则是其基本能力。说和写是建立在听和读的基础上的。实施英语教学的素质教育,就是要着眼于提高学生的听力和阅读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会话和写作能力,最后使学生达到能够使用英语进行交际的教学目的。儿童学习语言是从听开始的,这是最符合语言学习规律和人类心理和生理特点的方式。但是因为缺乏英语环境的缘故,传统的英语教学是从阅读开始的。这也许是我们的英语教学被称为哑巴英语的首要原因。多媒体教学的出现,使我们有可能创造虚拟英语环境,将英语学习重新定位为从听开始。多媒体语言教学是推进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手段。它以悦耳的音响、逼真的形象、栩栩如生的画面和艳丽的色彩,把声、图、像、色等结合起来,刺激人的感官,激发求知欲望,使学习精力高度集中,大大增强学习兴趣,形成一种轻松、愉快、自愿接受英语学习的良好心态。它打破了传统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为英语课堂打开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使教师更容易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这就是当今教学改革所呼吁的实现素质教育的最佳手段,收到了其他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教学效果,是英语现代化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在英语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的训练中运用多媒体语言教学系统进行教学,有助于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