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新课堂学生话语权的缺失及构建
作者:何昌昊
[关键词]新课堂 话语权 构建
(一)学生话语权的内涵
话语是主体表达自身思想、情感、态度的主要的方式,它代表着一种权力。后现代哲学家福柯认为,“话语是一种权力关系,它意味着谁有发言权,谁无发言权。” “尽管它是一种隐蔽的,表面上无行为人的控制系统,然而他在社会中是一种真实的权力。” 福柯称这种权利为话语权。实际上,语言的权力并不是来源于话语符号系统本身,符号系统自产生以来,只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思想的工具。话语中权力的获得更多的是说话者社会权力和地位在话语符号系统中的折射和反映。
学生的话语权是指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在教育活动中,尤其是在课堂教学中所具有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见解的权利。它不仅包含学生在课堂教学行为过程中通过师生、生生等交往活动主动表达自己真实的思想和情感的权利,还包括以书面成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作品中学生思想、见解表达的权利。学生的话语权是通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获得而确立的,它是学生作为“人”所本应具有的权利,可是由于教育的某种“异化力量”,学生的话语权屡遭缺失。
(二)传统课堂中学生话语权的缺失
传统的课堂教学最大的特点是没有教育对象的教学,它片面地强调教师、教材、书本等外在于学生因素的价值,而忽视了教育的最终指向——学生内在的价值取向。它“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括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的缺陷。”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学生成了课堂教学活动的客体,处于边缘状态,教师则成了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宰。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控制——被控制”的关系。随着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主体地位的丧失,其在课堂中的话语权自然也得不到保障,整个教学活动成了教师的“独白”和“一言堂”。探究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话语权缺失的原因,可以得出如下几点:
一是我国传统社会伦理文化的影响。我国传统社会是“人伦”社会,儒家道德传统“明人伦”思想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古代教师的地位与天、地、君、亲同列,形成了我国独有的“尊师”的传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尊师的传统提高了我国古代教师的社会地位,然而在教学活动中却异化为“畏师”。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一开始就带有伦理等级关系。
二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特殊的身份和地位的影响。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往往是国家和社会的代言人,承担着传承社会文化、传达社会意志的责任。他的一切教育活动实际上都屈从于权威话语(社会权力机构对教育的规定和要求)和理性话语(专家学者对文化教育的解释和说明)的压力。在这种压力下,学生的那些不符合权威规范的想法和主张自然是被认为是错误的加以否定。另一方面是传统观念上对教师认识的影响。我国古代教育家韩愈早在《师说》一文中就指出教师只是“闻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正是教师这方面的素养和能力,教师才能“传道,授业,解惑”。而学生则处于相对“无知”的地位。这种基于知识传授的教学观,教师注定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话语主宰者。
(三)新课堂呼唤新的学生话语权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客观上要求一种全新的课堂作为支撑。在新课堂里,教师从传统教学中的“主宰者”转变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帮助者”和“引路人”,学生从传统课堂的边缘者真正的进入课堂教学活动的中心。学生的生命主体性价值得到重视和张扬。正如巴赫金所说:“我以唯一而不可重复的方式参与存在,我在唯一的存在中占据着唯一的、不可重复的、不可替代的他人无法进入的位置。”由于新课堂充分赋予了学生主体地位,客观上要求构建一种新的学生话语权。这种新的学生话语权能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生命力和能动性,是学生生命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能动的表现,是一种基于学生生命主体性要求的话语权。具体有以下特征:
1.生命性。话语是人类特有的符号系统,是鲜活生命个体的直观表达。在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以整体的生命参与教学活动的。课堂教学活动不是抽象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主体生命间的交流和体验的活动。以往的课堂教学由于受到理性主义和科学主义思潮的影响,把富有生命丰富性的师生交往活动片面化地抽象为知识的传授,这是教学过程中的“异化”现象。新课堂要求把儿童从抽象的“知识的存储器”还原为具体实在的充满生命情感和活力的人。学生在课堂中作为生命个体是真实完整的存在,学生课堂话语的表达是其完整生命的内在需要。因此,应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那种片面地关注学生学科知识的“术语性话语”,而应像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生活教育”那样,回归学生的生活话语,还学生话语的生命完整性,这样才能“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主体性。学生在课堂中主体地位的获得是其话语权获得的保障,而学生话语权的获得又进一步地巩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黑格尔认为主体性是指“具有坚强的主体性的自由自在的(尽管只是形式地)个性。”它表现在自由、自主和创造性三个方面。其中自由是基础,自主是表现,创造性是主体性的最高追求。所谓自由的话语是指学生在课堂中能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不受约束;自主的话语是指学生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的表达,而不是替别人或权威说话。创造性的话语是基于前面二者之上的更高的层次。它要求学生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想别人之未想,说别人之未说,是学生主体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四)新课堂学生话语权的构建
新课堂中学生主体地位的获得为学生话语权的构建提供了可能性,也提出了必要性。新的学生话语权是基于学生生命主体性的话语权。为此,我们应分别从教师、学生和课堂三方面去重新建构。
1.教师话语观的转变和话语霸权的解构。
(1)教师话语观的转变。教师话语观的转变有赖于教师对自我在课堂中角色的重新认识。教师应从单一的知识传授者角色转变成多元的课堂活动者角色,课堂角色的多元化要求教师也应有多元的话语观,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正确处理好教师的学科性话语、教育性话语及生活性话语间的关系。以往的课堂教学单纯地强调学科知识获得的重要性,而无视教学的教育性和生活性。课堂中充斥着的是学科性话语生硬的气氛,而缺少人类精神话语的融合与沟通。新的课堂教学应使三者结合起来,使知识在充满人类生命激情的教学中得以传授和学习。二是从学生方面来看,正确处理学生话语的多样性问题。学生话语按其性质可分为显性话语和隐性话语;按其智力活动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理论分析型话语和实践操作型话语。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不同的话语特点,用不同的话语方式去处理不同的话语。就像契斯佳科夫所说:“每个有才能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因此不必把风格教给他们,而只须正确地,即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就是了。”
(2)教师话语霸权的解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教育观念的转变、教育民主的提高及学生地位的获得,教师话语霸权的解构成为必然。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从单向传输到双向互动。传统的课堂教学所采取的是教师“独白式”的单向传输信息的模式,学生在教学活动的另一端只是知识的容器,师生的双向的教学活动被割裂开。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认为知识是由学生积极建构而成的。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知识只能是外在于学生灵魂的附着物。因此,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和沟通。二是从权威灌输到民主对话。对话是课堂教学活动借以开展的方式,孔子主张“启发诱导”和苏格拉底的“产婆术”都是对话教学的典型。现代教师应从传统课堂的知识——权利的中心地位走下来,与学生展开积极的民主的对话,共同探究和建构知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