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从词汇学看英汉相应词的差异

作者:郑晓琴




  [摘要]英语和汉语各自不同的词汇系统决定了它们具有彼此不同的词的拟声理据、语义理据和语义特征,不同的拟声理据、语义理据和语义特征造成了英汉相应的词在词的音义关系、词义范围、词的搭配以及词的句法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说明英汉相应的词之间只是一种部分对应的关系。
  [关键词]拟声理据 语义理据 搭配 语义特征 句法
  
  世界上任何语言都有自己的词汇系统(word stock),英语和汉语也不例外。虽然它们都是分析语言(analytical language),却分别归属世界上两个不同语系(family of language)——印欧语系(Indo-European)和汉藏语系(Sino-Tibetan),具有各自不同的词汇系统,这就产生了英汉相应的词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词的音义关系、词义范围、词的搭配以及词的句法等方面。
  
  (一)词的音义关系
  
  在语言中语音是词的物质外壳,词义是词的物质内容。词的音义之间的关系不是自然的必然联系,而是社会约定俗成,是在长期的语言交际过程中固定下来的,也可以说是语言领域中一种社会契约(a kind of linguistic social contract)。就英语和汉语而言,由于它们的词汇系统不同,反映在词的音义关系方面常表现为英汉相应的词具有不同的拟声理据(onomatopoeic motivation)。所谓拟声理据是指音义相似所引起的音与音之间的联想或者音与象征性意义发生的联想。它反映表示现实现象或事物的词的语音外壳(phonetic structure)与其词义之间的关系。现实现象或事物的命名在语言里表现为词的语音外壳。由于拟声理据不同,英汉相应的词在给同一现实现象或事物命名时,其词的语音外壳也不同,如roar与“哇哇叫”、Meat与“咩咩叫”、snort与“发哼声”,snap与“发劈啪声”等。虽然howl与“嗥”、mew与“喵”等词在语音外壳上有相似之处,但在语音表达上仍存在较大区别。这是因为汉语广泛应用有区别意义的声调,英语却没有,只有词的重音;而汉语没有区别意义的词的重音,只有轻声。所以,英汉相应的词在词的音义关系方面基本上不存在对应关系。
  
  (二)词义范围
  
  美国著名的外语教育家弗里斯(Charles c.Fries)曾经指出:除了一些纯技术词汇外,一种语言的绝大多数单词的词义范围决不会与另一种语言的所谓对应词的词义范围恰好吻合。同样,在英语和汉语之间,除了arthritis与“关节炎”、troposphere与“对流层”、insulin与“胰岛素”、cytoplasm与“细胞质”等一些科技术语完全对应外,绝大多数英汉相应的词在词义范围上都是部分对应的关系。以grow为例:She has grown in stature but in wisdom.The supply of fish grew foud old there.The fox may grow grey, but never good.He likes to grow roses.He is growing a beard.
  从上述句子中可以看出,grow含有“生长”、“增加”、“变得”、“种植”、“留、蓄”等意义,这些意义组合起来构成grow的词义范围,grow与这些意义在词义范围上形成部分对应的关系。翻开英汉。词典,我们不难发现for、get、hard、hold、make、 see、take等词都有十几个意义。这些英语单词中的每一个词的意义都是各自所具有的一定数量汉语意义的组合,它与这些汉语意义是一种部分对应的关系,这种部分对应关系反映出英汉相应的词在词义范围上是不同的。一般说来,英语单词在词义范围上比起汉语里的词要宽,但有时情况正好相反。这就是说,英语中的一个单词的意义在汉语中却要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来表示;反过来,汉语中一个词的意义在英语中却要用词的组合来表示(意义双关的词除外)。如果我们要表示一定数量的动物聚集在一起的量的概念时,汉语只要用“群”的意义就能概括,而英语则需要针对不同的动物选用不同的单词来表达。例如:
  a flock of sheep
  a herd of cattle
  a pack of wolves
  a swarm of bees
  a shoal of fish
  a flight of starlings
  a troop of baboons
  a school of whales
  以上词组表明,“群”的意义包括了flock,herd,pack。swarm,shoal,flight,troop,school等词的意义,这里每一个英语单词的意义都有自己概括反映的范围,彼此之间相互制约,这些意义的数量组合构成“群”的词义范围。事实上,“群”在汉语里不仅用来表示动物量的概念,还可以用来表示人和其他事物量的概念,如“人群”、“群峰”等,可见,“群”的词义范围要比这些英语单词的词义范围宽得多。英汉相应的词在词义范围上的差异常表现为词义所概括反映的侧面和重点有所不同,而这种不同又往往影响到搭配的习惯,或者在词义的附加色彩方面有差异,而这种差异往往影响到运用的范围。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英语和汉语各自不同的语义理据(semantic motivation)所形成的。词的语义理据是一种心理联想,指词义的引申和比喻。它属于词的派生意义(derivative meaning),反映词义的扩展(generalization又称extension),表现词义的附加色彩和修辞效果。语言越是古老悠久,其词的语义理据就越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越具有与众不同的民族特点。英语和汉语都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中的不少词在其原始意义(primary meaning)的基础上又附加了丰富的历史文化色彩,从而使这些单词的语义理据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
  
  (三)词的搭配
  
  词义的组合是通过词的搭配(组合)来实现的。词的搭配(collocation)是指某些词只与某些词同现(co-occurrence)而不与其他词同现的语言现象。它主要反映词与词之间的横组合关系(syntagmatic relations)。词的搭配是语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所形成的固定词组和搭配用法。它不仅受到语法规则的支配,受到语义条件的限制,并且还要符合社会的使用习惯,即所谓“惯用法”(idioms)。此外,语义条件还必须受到现实现象之间实际关系的制约。词的搭配虽然要符合这些关系,但是,语言毕竟不是现实本身,如何表达现实中实际存在的关系,语言可以有自己的特点,语言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