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谈发展高职院校需重视的若干问题

作者:黎剑月

求。只有这样的以社会的需求作为支撑,高职院校的发展才会有强大的保障,也才能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尽到自己的一份责任。党中央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曾明确提出:“加快发展城乡职业教育和培训网络,努力使劳动者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这应成为高职院校发展、前进的指南。
  (三)建设一支勤奋好学、勇于进取的教师团队
  高职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要求教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过硬的动手能力。由于目前国内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是近十年由中职学校升格而来的,中职与高职的一个重要的差距就在于对师资的知识、能力的要求不同,高职院校对师资水平的要求无疑比中职学校要高。师资队伍的强弱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高职院校的发展,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想方设法去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及综合素质,解决的方法可以有以下几种:一是到工厂、企业去聘请既有理论修养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如工程师、经济师、企业家等)担任兼职教师;二是从外面引进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来充实教师队伍;三是培养、提高原有的教师的知识水平及综合素质。但在引进人才上也还有一些问题:要是引进的人才是“双高”(高学历、高职称)人才,那当然可以起到骨干带头的作用;要是引进的人才仅是高学历,那其实践经验必定不多,实践能力必定不强,那仍然与原有的教师一样存在着一个培养提高的过程。这要求高职院校要有一个宽广的胸襟去容纳教师的不足,鼓励教师去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培养提高的内容主要有教学基本能力与专业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培养的途径可以有以下几种:一是通过在职进修来解决专业理论功底薄弱的问题;二是通过岗前培训来解决教学基本技能欠缺的问题;三是通过一边工作,一边不断学习理论、总结经验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四是到单位、企业去学习、提高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对教师的学习高职院校要在精神上鼓励,在时间上支持,在财力上援助,让勤奋好学、勇于进取的精神在教师团队中蔚然成风,这对教师队伍的成长极为有利,对高职院校的发展更是意义深远。
  在办学过程中。高职院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教师创设宽松的学习、工作环境,在教学上要充分相信教师、依靠教师、激励教师,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心情愉快,尽心尽力地去工作、学习,这是教学得以成功的前提。此外还要建立、完善人事工作制度、人才管理体系,积极采取措施去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人才,从而管好教育,抓好科研,为学校的建设、发展提供人力、智力的保障。
  
  (四)满足学生求知、求技、求职等多方面的需要
  
  教学应该以学生为本,要以陶冶学生良好的思想情操、丰富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技能为本,这是关系到教育产品的质量问题。
  高职院校怎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呢?首先,应该“以人为本,德育为先”,通过各种各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校园文化建设活动,去提高学生的人格修养,使学生学会做人,让学生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高度的敬业精神,养成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团结协作、谦逊礼让、胜不骄败不馁等良好的道德修养。这可说是“魂”,院校之“魂”,学生之“魂”,有了这“魂”,才可以丰满人性,才可以提高生命质量,才可以提高教育质量,这是学生的立身之本,是院校的立足之本。
  其次,要通过各种教学活动,教会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掌握专业技能技巧,并在这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智力智能,这是学生的“强身”之术,求职之本,是高职院校办学的使命所在,也是衡量高职院校办学水平高下、办学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
  高职院校应该根据社会的需求设置专业,根据职业岗位构建课程体系,根据职业特点选择教学内容,根据培养目标选择教学方式,努力让学生学好基础理论,掌握好专业基础技术,训练好应用技能,要尽可能将知识、技能、智能的教学、训练熔铸于学习的各个阶段之中,最大限度地增加教学的信息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高职院校还应尽力组织学生辅修第二专业,选修感兴趣的非专业课程。发展学生社团,丰富校园文化,以此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充实学生的校园生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协调、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思想品德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提高学生的智能,增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满足学生求知、求技、求职的需要,满足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为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职院校还可以建立“1+x”多证书制度,即除了本专业的毕业证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达到要求的可以颁发第二专业的毕业证书,以及其他的职业技能合格(等级)证书,以此证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并激励学生勤奋好学,一专多能,以优化教育产品的质量。
  再次,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考核评价制度。过去有一句校园流行语为:“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这多少能反映出考核对学生的重大影响,它犹如一根指挥棒,导引着学生采用恰当的方法进行学习。因为培养对象、目标不同,高职院校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制度应该有别于中小学,有别于普通高校,考核的形式、方法应该能够客观地评价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的理解、对专业基本技术、应用技能的掌握程度,并能借助考核引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学习、训练。例如一般的学校都习惯于采用回答考卷的形式去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种形式基本上只是反映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高职院校的学生可不能仅仅掌握理论知识,还应该同时掌握技能技巧,所以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应该采用多种形式,例如除了答卷外,还可以采用口头答辩、口试、操作(或模拟操作)等形式去考核学生,力争可以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要发展,就必须重视社会的需求,重视专业建设与实训体系的建设,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重视学生德、智、能的培养,努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