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努力提高高职院校办学水平
作者:邓宽林
[关键词]高等职业 综合能力 双师型教师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突飞猛进的发展及高校自主招生的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规模以超常规的速度不断壮大,无论是规模还是发展速度来说都是史无前例。那么,在生源质量难以保证情况下,如何在有效的、较短的教学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实现教育部提出的培养合格的高质量人才,显然成为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过程中尤为突出的问题,就这个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笔者的观点。
(一)解放思想,与时俱进,造就一批优秀的各级管理人才
近年来高职院校的数量在急剧增加,仅有少部分是本科院校开办的,绝大部分是由过去的中专及技工学校升格为高职院校的。就办学的师资力量、实验设备、实习基地及教学资源等办学条件而言,可以说是良莠不齐。并且多数无高等院校的办学经验,在新形势下无法借用过去的管理经验。这就要求学院各级领导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广纳各方贤才,克服地方主义、认人唯亲的狭隘思想。不拘一格地将作风正派、工作认真有才能,具有开拓思想的优秀人才尽快充实到学院各级管理岗位中,只有这样。才能是愿意干事,并且能干好事的人,在工作中施展他们的聪明才智,使学院的各项管理工作迅速走向正规化,从而保证学院的各项政策切实得以正确贯彻落实。
(二)努力打造具有树人和学习气氛的和谐校园
校园是教师和学生大量聚集的场所,同时又是学生学会如何做人和学习新知识的地方,故人们将校园称之为学校。学生在学校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教学互动来完成他们共同的教与学任务,那么教师的做人态度和对工作(学生)的态度及责任心,对于思想活跃,世界观尚未形成,正处在学习阶段的学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目前社会风气不好和社会矛盾比较多,不大和谐的情况下,教师的言传身教作用更显重要。这就要求学校给教师和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使大多数教师心情愉快的工作,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在教学和科研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努力提高教学质量,服务好学生,用具体教学行动来引导广大学生努力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人生价值观,为伟大的祖国培养出即有扎实基础知识又有创新能力的栋梁之材。这就需要学校在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上做到公平合理。克服不适合学院发展的官本位思想,将学院的发展作为头等大事,制定出有利于改善一线教师和科室职工,普通职工和领导干部关系的人事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努力为打造和谐校园创造有利的条件。
(三)加强学科带头人的培养,不断提高全体教师的水平
高职院校大部分老教师,由于长期从事的是中等教育,其教学方法和知识结构已远远不能适应二十一世纪高等职业教育信息时代的教学要求了。但他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课堂的组织能力,从这个方面来说,要求学校的领导加强学校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或引进一些学科带头人,并且采取一些积极措施,调动各个学科带头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的带头作用和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将老教师丰富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年轻人,提高教学水平。还可以利用学科带头人举办培训班,不断提高全院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文化知识结构及思维方式和综合素质,从而造就一批既有很高文化知识又有教学经验和良好教学手段及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四)加强实验、实习和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高职院校是培养具有明显优势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始终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作为学院的目标,这个目标绝对不能改变,也无法改变。这是因为高职院校无法和本科院校,特别是一些重点本科院校展开竞争,这就决定了要找到适合自身生存发展的路子。这符合市场规律,只有这样才不会被社会淘汰,并使自身迅速发展壮大。但就目前的实验设备,实验手段,实习基地来说,很多高职院校无法达到教育部的要求,相当部分院校的实验设备和实习场地条件与教育部的要求相差甚远,从而制约了教学计划的实施。从这个方面来说。要求各级领导进一步加大投资力度,采用各种方式筹资,或者校、企联合,加强对实验、实习基地的投资建设,保证学生的实验,实习环节教学活动能正常地进行,为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创造良好的条件。
(五)加强教学、实习、各种教学的管理,确保教学计划落到实处
教学计划是经过充分调查、研究而制定的具有科学、合理、实用的各个专业完整的教学活动的全部过程,包括有理论课,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体现了各个环节的相互关系,也是教学质量的保证体系之一。因此。要求各级教学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教学、实习、实验教学计划,使各类计划真正落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目前有这种现象存在,计划为了对付上面各级领导的检查,在执行中变了样,随意性大。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第一,随意缩短教学计划时间;第二,随意改变实习计划的内容;第三,实习内容与计划不符等。因此、建议学院首先建立督导检查制度,实行领导负责制,切实加强督导作用,对于擅自更改实习内容或变相改变实习内容的要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否则教学计划就是一张空纸,培养出合格的学生又从何谈起?
(六)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及分配制度,充分调动教师和职工间的积极性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培养人才依靠的是学校的教师。教师的教学过程完全由教师本人修养,道德水准,思想境界,学术水平和情绪所决定的。如果教师对学校的管理规章及教师在学校中的地位、待遇、分配政策有情绪或者不满意,最终都会体现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可以说学历高的在教学第一线。能教书的在教学第一线,不能教书的在科室。从这个方面来说,学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在制定政策时,要树立以人为本,体现以教师为主体的管理观念,在分配政策上向教学一线倾斜,充分调动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使教师热爱教学,关心学生,对教学工作充满热情,培养出具有良好综合素质,能适应二十一世纪的合格人才。同时,这也是市场经济下的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速发展壮大。
(七)“双师”教师是实现高职特色的保证
教师不仅是人类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塑造心灵的工程师;不仅是智力资源的开发者,而且是传统教育的改革者。同时也是现代教育的开拓者。高职要办出特色,教师起着关键作用。高职院校只有充分重视和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