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基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美术教学新空间

作者:史卫东 佟元之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充分开发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是顺利完成新课程改革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美、创造美。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结合信息技术教育,在美术教学中,发展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 研究性学习 自主学习评价方案
  
  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用美术以及美术与其他学科相交融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机会越来越多。因此,美术学习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美术传统课堂自身的领域中,应是建立于一种广泛的社会、文化情景中。而美术课堂教学尤其需要一种新的探索模式。现代科技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开发利用是当今普通认同的最优方式。
  利用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使之与美术教学的整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如实物展示、投影运用、多媒体音像的引进、等多元化美术教学手段,大大地增加了信息量和科技量,把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创作激情顷刻间变为形象画面。从而使美术教学用简易、新型、交互、愉悦的学习方式,满足学生个体自我发展的需要,实现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目标。
  
  (一)通过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在教学时,利用互联网、校园网,收集有关的美术学习内容的信息资源,制作色彩纷呈的教学软件,开展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把学习内容中抽象的,难以讲解的难点疑点,运用现代多媒体组合教学,通过声音、动画、视频、投影等手段,为学生创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比如构图是美术教学中比较抽象难以讲解的难点,教学时,首先选择书中一幅范画,再打开计算机中的PHOTOSHOP进行编辑。将背景和物象分别放入一个文件中不同的图层,需把选中的图层进行拖动。就可反映出画面中表现的物象在不同位置的不同效果,还可以把不同的图层进行放大、缩小……以展示物象大小变化,对画面效果的影响,使学生对构图的作用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再用自制的互动课件,通过学生和电脑之间的人机交流,揭示构图的规律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学习。同样,借助信息技术的有利因素,为学生创设有利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认识与理解线条、形状、色彩、空间、明暗、质感等基本造型要素,运用电脑、投影、录像等多媒体组合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进行造型活动,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也通过对各种美术媒材,技巧和制作过程的探索与实验,发展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辅助教学培养学生设计意识,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美创造美
  
  这一学习领域主要是让学生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美化生活及环境。例如用易拉罐、碎布片、画报等制作出来的各种装饰物。我们可以先准备一些优美的建筑物、风景图片或录像,也可以用实物展示的方法指导学生分析作品制作技巧,以及感悟作品所展现出来的艺术情趣、帮助学生理解作品所表达艺术内涵与价值。使学生惊奇地发现平时废弃物品经过艺术家巧妙的组合、粘贴而表现出来的艺术感染力。从而把学生对作品的情感体验转化成一种创作渴望。我门再利用摄录投影等方法表现设计制作过程,使学生了解“物以致用”的设计思想,运用设计和工艺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进行有目的创意,设计和制作活动。例如上课时,首先向学生展示几张有震撼力的海报、剪贴画或布贴画作品,学生在赞叹作品的同时,教师适时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作品的结构和制作使用材料,当学生惊奇地发现这些装饰作品都是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做成的时候,创作欲望就会油然而生。教师抓住学生心理引导学生开阔思路,留心发现生活中的美。同时教师可播放事先用摄像或课件形式录制完成的作品制作全过程。使学生感受到作品的灵感来源于生活的点点滴滴,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就会发现生活中的美无处不在。学生按照这种创作思路制作出各种各样的作品,不仅提高了审美情趣,而且创新求奇的意识蔓延于整个学习过程。
  在学习图案、纹样、封面设计等内容时,都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生活的日用品或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得到灵感和启发。从设计初稿、骨格、设色到完成作品,设计制成教学课件。分层次地展示不同变化的骨格形式,不同的色彩配置、引导、比较与分析。还有,在电脑绘画软件里设置各种特效处理功能,如对图像进行各种变形、复制、缩变、旋转、镜像合并、及色调调整等。进一步扩阔学生的视野,拓展他们的思维空间,也使教学过程加强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利用计算机进行简易的设计制作。通过操作鼠标变换设计形式和各种特效的处理,使他们信息技术教育与美术设计意识与应用都得到互相促进、互相提高。
  
  (三)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着重培养学生美术欣赏的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欣赏和评述能力
  
  1.美术欣赏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内容研究,形成教学相长。运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在宽松的氛围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学习,主动参与,自主发现,通过合作交流,协作探究知识,掌握知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角色由知识的权威者转化为学生学习内容研究的参与者与合作者。美术教师以平等的身份参与学生的学习内容研究,教师经常深入学生学习内容组,了解他们的需要和碰到的难题,教师和学生一起研究学习内容,随时掌握学生的问题,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美术欣赏涉及科学知识领域和人文知识领域,在学科联系中,美术欣赏与中学历史、地理、政治、文学、物理、化学、音乐、生物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比如青铜器的冶炼工艺涉及金属熔点和合金的概念,美术作品的时代背景与政治、历史紧密关联,美术作品的发祥地及作者的生活地域又与地理相衔接,花鸟画中各类花鸟形体结构的理解完全依赖生物课学到的知识。在此过程中,美术教师不断意识到自己的知识结构单一、知识面狭窄、对本学科与生活实际联系的漠视等问题,从而产生继续学习完善自我的愿望,需要不停地充实自己的学识修养,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学习内容研究,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指导,这样也是教师责任心。
  2.美术欣赏课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这种指导与传统教学指导不同,学习内容研究的答案没有标准,甚至学习内容的提出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列出。归纳起来,主要有教学内容与研究形式的指导、研究思路的指导、研究方法的指导和信息资料来源的指导。
  例如在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教学中,教师先列出多条研究性学习内容:山水画中诗情的体现、从山水画里的树种看现代环境保护、山水画与古典音乐的联系等十多条。学生可以选择这些学习内容进行研究,也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重新选择学习内容,有的学生就自定了从山水画看现代旅游资源、山水画里的名山大川、山水画里的宗教气氛、水墨山水画在现代家庭装饰中的品位等优秀的选题。确定选题之后,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查找相关资料,下载保存后继续分析直至完成分析报告。有几位选择《山水画里的名山大川》为学习内容的同学,在网络资源库中游历了全国著名的名山大川,饱览了以《溪山行旅图》、《潇湘图》、《庐山高图》、《华山图》等为代表的历代水墨山水名作,并且下载了这些山水画图片,以及和他们相对应的实地照片和相关的文字说明资料,通过课后的编辑研究,得出中国名山大川不仅有极美的自然景观,还具有极其深厚的人文背景研究报告,他们还将学习内容延伸至与古代山水诗相联系,更加感觉到我国古代文化精华的博大精神,提高了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的兴趣和审美品位,激发了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