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万国邦




  5.学院与具有企业(行业)背景的社会培训机构合作的人才培养形式。针对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的特点,为了充分吸收、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学院软件技术系、计算机应用系开展了与微软、印度NIIT、游戏学院、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的合作办学试点。这种形式的合作办学的特点,是将企业培训课程、行业资格考证与学院学历课程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获得毕业证的同时,获得一个国际公认的计算机应用或软件技术的资格证书,以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力。
  
  (三)深化教学改革,稳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1.构建技能型教学体系。在教学模式改革方面,主要进行了三个方面的探索:一是采用在校内完成学业与在企业完成学业相结合的教学实施方式;二是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传统模式,构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三是改变基于学科体系的教学内容编排方式,构建基于工作特点的教学内容体系。
  2.实施模块化教学。在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及课程设置中,突破原高职教育三段式模式,实施公共必修课、职业基础课、职业技术课、公共选修课、集中实践环节五大教学模块,实行学分制管理,形成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方案。
  3.建立新的质量评价体系。以职业岗位需要为考试内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考核目的,改革考试、考核方法,采用笔试与口试结合、理论考试与操作考核结合、答辩与现场测试结合、学院考核与企业考核结合、课程考核与职业资格认证结合等多种方式,突出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建立学院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4.推进教学管理改革。在研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规律和难点的基础上,修订、完善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增强教学管理的适应性、规范性和指导性,使教学管理有利于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如学院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编写规范、教学实施方案设计要求和教案编写规范,其目的就是促进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
  
  (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供物质条件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高等教育,职业技能实训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没有仿真环境的职业技能实训,就不成其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内仿真实训设施具有其他教学设施(包括校外实训基础)不可替代的作用。几年来,学院投资近3000万元,建设了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室、数控技术实训室、汽车应用与维修实训室、光电子实训室、生化技术实训室、艺术设计实训室、财会模拟实训室、语音实验室等校内实训基地,其中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应用与维修两个实训基地被评审为国家财政支持建设的示范性实训基地。这些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力地促进了学院的教学改革。
  
  (五)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夯实人才培养模式基础
  
  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做法主要是两点:一是建设一支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专业技能优势,指导学生的实习、实训;二是通过选派教师到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培养一批既精于理论教学又善于技能实训的“双师型”教师。
  
  (六)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科学研究,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为了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不断创新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科研的作用,编制教育科研指南,组织骨干力量,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重点课题组织攻关。科研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广大教职工学习、研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积极性,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探索。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