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大学首先要培养现代合格公民

作者:黄木生




  [摘 要]本文结合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提出高等教育不仅要使大学生“成才”,更要使大学生“成人”。通过加强道德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公共意识,以及建立公民教育机制和拓宽社会实践渠道,使每一个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成为现代合格公民。
  [关键词]道德教育 法律知识 心理健康教育 公共意识 公民教育 社会实践
  
  大学教育最基本的责任是将青年学生首先培养成为合格的“国家公民”。大学是人类传承文明、创新文明的主阵地,现代大学具有教书育人、服务社会、引领文化三大主要功能。其中教书育人是第一位的,千教万教,教人“成人”“做人”,首先要使学生成为遵守社会公德和社会行为规范,履行社会责任和社会义务的“国家公民”。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社会角色,对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引领和推动作用。但是,由于教育观念上的原因,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偏重于专业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而对大学生将来如何更好地参与社会公共生活引导不够,对大学生怎样扮演现代公民社会角色的“社会人”教育不足,缺乏规范系统的公民行为训练。高等教育必须转变这一观念,大学不应只成为“职业训练所”,更要培养新一代具备合格公民意识的“有德性”人才。大学生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如何,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民族发展和未来。因此,大学必须把培养合格的公民作为最基本的任务,加强公民教育,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现代合格公民。
  (一)在大学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教育、法律知识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公共意识等教育, 把培养合格公民作为大学最基本的任务
  1.加强学生道德教育。近年来,形形色色的思想观念冲击着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社会上某些拜金主义、诚信缺失、欺骗欺诈、贪赃枉法等现象不可避免地对大学生道德教育带来负面影响。调查显示,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过分溺爱和教育方式不当,导致他们从小娇生惯养,经不起挫折,比较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诚实善良的传统美德等。
  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光有品行没有知识是脆弱的,但是没有品行而光有知识是危险的,是对社会的潜在威胁。在大学生中深入扎实地进行道德德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等学校培育合格人才的一项根本任务。大学的道德教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三项内容,三者有着内在辩证统一性。道德教育为人生奠基石,政治教育为人生领航灯,思想教育为人生方向盘。
  2.普及学生法律知识。法律是生活的准绳,大学生如果缺少法律知识,往往会视眼模糊,是非不清,难免会陷入社会上的各种诱惑之中,可能会迷失方向而不能自律自拔,在自毁前程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一定的危害。这也是我们现在仍然经常听到或看到大学生有盗窃、吸毒、斗殴甚至杀人等违法犯罪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法律知识的培养使得学生明白法律不是限制人身自由的而是最大程度地保障人身自由的,是维护我们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所需要的秩序和环境的保障体系。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观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依法正确行使、维护自己的权利,另一方面是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不侵害他人的权利。法律以其特殊的强制力保护和促进社会的道德规范及观念的传播与发展,抵制和削弱消极、腐败的道德观念的影响。所以,在进行道德建设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法制教育的重要作用,法律实施中的效益及影响,给学生以心灵的观念的渗透和震撼。
  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根据调查,对刚离开高中校门,又要与父母长期分离的大学生来说,大学要求学生有很强的学习自主性和独立的生活能力,学习与生活由“他管”突然变为“自管”,过渡太快,学生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不适应感;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严峻的挑战增加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因此,对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对有心理问题的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具有现实的紧迫性。
  心理健康的标志是知、情、意、行的统一,是人格完善协调,社会适应良好。心理健康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生活的环境,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健康的心理使大学生能够正确面对困难、挫折与挑战,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增强对复杂社会的适应能力,也是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基础;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他人交往,在交往中能用理解、宽容、友谊、信任和尊重的态度与人和睦相处,同时能自觉地认识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遵守纪律和社会道德规范的习惯;心理健康可以让大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正视现实,保持同现实的良好接触,从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4.培养学生公共意识。公共领域是每个公民共同需要、共同拥有的生存、生活环境。作为文明社会的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和义务维护公共安全,恪守公共道德,都应以合作的态度对待公共事务。培养学生的公共意识,成为高等学校“成人”教育的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上追求利益最大化现象的膨胀,校园里的清纯、热情、信任、团结、友爱之风受到挑战,有一定数量的学生受崇尚自我的影响,比较缺乏集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缺乏爱心和正义感,对他人漠不关心,见难不助,见义不为;心胸狭窄,好嫉妒,不容人,人际关系紧张等等。持这种观念的人其根源就在于缺乏作为社会公民应有的公共意识。
  集体意识或他人意识的养成是公共意识的核心因素。集体意识的最好体现就是强调合作意识、协作精神。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集体目标不是由一个人的努力来实现的,必须与他人合作,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集体意识的另一个很重要的理念就是能够求同存异,做到“和而不同、不同而和。”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需要全社会、各民族、各人群同心同德、团结协作。
  提倡“仁爱”思想是培育公共意识的必要前提。所谓“仁”最根本的意思就是要用爱心对待别人,只有仁德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用爱心去爱人,这种爱一定是真诚的、无私的。“视人若己”,“老吾老”到“老人之老”、“幼吾幼”到“幼人之幼”是“仁爱”思想所体现的“待人”的重要原则。要“与人为善”,以善心对待人、帮助人,为他人做好事,并且以帮助他人为快乐。通过“仁爱”思想教育,使大学生形成“宽容、友爱、无私、助人”的精神,并渗入到心灵,自觉地指导自己的行动。
  (二)大学应开设公民教育课程,建立专职公民教育工作队伍,完善管理机制,构建公民教育平台
  1.立足现实,借鉴国外公民教育的经验,开设我国公民教育必修课。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全部内容,以法律知识的传授替代了公民的责任、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必须转变这一观念,建立新的符合实际的公民教育理念。 世界上许多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高度重视公民教育,翻开这些国家的学校课程计划,均设置了独立的或综合的公民教育课程,讲授公民的权利义务、公民与国家的关系等,以此在新生一代中培养和强化公民意识,推动了社会的现代化发展进程。我们可借鉴其历史和现实的经验,立足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实,继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经验,明确公民教育的目标,通过整合并丰富已有的思想道德教育、法律等课程,在大学中开设内容丰富的独立或综合性的公民教育课程,将公民教育课程纳入必修课,使大学公民教育落到实处。
  2.培养大学生公民教育工作者,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大学生公民教育要在现有师资的基础上,将有责任心的、人格高尚、又有一定管理经验和教育方法的老师组成专业的公民教育工作队伍,进行指导培养提高,使他们科学地掌握公民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并使受教育者的思想定势与行为规范由被动到主动成长为一个合格公民。提高教师的素养,教师在言语举止、工作作风上表现出的气质风度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表率作用远胜过训导中实行的戒律,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学到良好的公民道德风范。在学校内部成立各级公民教育工作组,加强理论研究,使大学成为推进公民教育的理论研究基地和公民教育人才培养基地。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