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校企互动 培养工学结合的高技能人才

作者:张 玲




  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对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一些纷纷脱离行业主管的院校在建立适合本校发展的教育模式和发展道路中,积极探索与原行业合作办学的新路子,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标准的以铁路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全日制普通高校,下放到地方以后,学院一方面通过专业改造,积极为地方服务,另一方面保持和加强与铁路部门的联系,积极探索工学结合模式以及建立校企联合办学的长效机制,使学院在为地方经济和铁路技术创新改造服务的结合上壮大了办学实力,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一)发挥行业优势,加快新兴重点专业建设
  
  学院在专业设置、办学设施,人才市场、资源信息等方面都与铁路有着唇齿相依的关系。学校下放地方以后,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专业的改造和设置问题。与铁路相关的专业是学校的强项专业,铁路运输作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动脉,铁路的现代化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从地方经济建没来看,城市轨道交通的兴起也对学校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优势,为铁路跨越式发展和现代化城市轨道交通提供理论支持、人才支持、技术支持,自然成为学院专业建设的主攻方向。
  高速铁路是现代运输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它采用了多个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是轨道交通运输领域的一次技术革命。高速铁路运营管理则是完全不同于传统铁路运营管理的新的管理模式和理念,而现有的铁道运输管理专业无法涵盖的新知识与技能要求。随着国家高速铁路计划的启动和发展,急需大批高速铁路运营管理人员。建立高速铁路运营管理专业在未来的年代里将有持续、旺盛的生源和众多的就业机会。由于铁道运输、城市轨道运营管理专业是学校的龙头重点专业,有40多年的办学与教学经验,有高水平的专业教师队伍,有先进的、完备的专业教学实践设备等,通过拓宽传统优势专业的口径,很快能形成开办该专业的能力。为了适应铁路现代化的需要,学院适时启动了高速铁路运营专业建设立项,集中力量对原有铁路运营管理专业进行改造,为创建高速铁路运营管理专业聚集资源。在铁道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建设高速铁路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合作框架及实施方案已经开始实施。
  
  (二)推动校企互动,探索科学有效的工学结合模式
  
  高等职业教育要培养应用型人才,必须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道路。近年来,学院为了将政府,企业和学校三方互动的办学理念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学校在铁路行业中的优势,学院对符合本校实际的工学结合模式进行了有效探索。经过多年的实践,根据地区经济的发展状况和学校条件,学院认为以学院为主体、企业配合的工学结合模式比较符合本校实际,这是一种将学校企业化,学校本身有企业组成部分,从校园建设上既像学校,又像工厂,两者有机融合的模式。从教学形式上看,校内既存在传统校园学习形式,又存在能生产合格产品的技能学习形式:
  国家应在职业院校中选择比较有实力、有发展前景、有资源辐射力的专业,由国家、企业和学校共同投入建设先进的实训设备,并保持这些专业实训条件的持续先进性,为周边地区院校及企业教育服务。从文化角度看,校内既存在校园文化,又存在企业文化。文化的氛围以区域和阶段体现。学生在专业基础教育阶段,生活在教学生活区域,感受到的是校园文化,而在实践学习阶段,生活在工厂区域,感受到的则是企业文化。在教学组织方面,职业院校可以邀请行业专家、企业技术人员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参与学校相应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审定及师资培训,还可承担一定的具体教学工作,突出实践教学特色。根据学校与专家委员会共同审定的教学计划,按照不同专业的情况,分阶段组织学生顶岗实习,将学生的课堂学习和实地工作结合起来,学习和工作交替进行。学校的带教老师和企业的带教师傅共同负责对学生的指导和考核,并给予相应的学分。这种模式的局限性:一是体现在学院难以对所有专业均自建实训场所,因此应根据专业的不同,选择相关企业作为补充,或者与兄弟院校互为补充;二是体现在投入和持续发展上,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对设备的更新负担大部分费用。
  国内外事实说明,高职教育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是内在统一的。高职人才的培养要与企业的人才需求相吻合,企业的发展要依靠大量的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一项于企业和学校都有利的事业,但要进一步拓展校企共同发展的空间,使高等职业教育步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的轨道,还需要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责任明确、措施得力、易于操作的政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重视。
  
  (三)加强制度创新,建立校企联合办学的长效机制
  
  1 建设实践教学基地,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提供物质基础。学院一贯重视实践教学设施的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努力实现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现代化。学院目前建立了光纤通讯、数字通信、数据通信、程控交换、车站电气集中、微机联锁、调度监督、区间信号等铁路专用实验室;建立了铁路运输与信号的微机联锁仿真指挥系统,具备了为学生提供基本的专业技能实训条件。学院根据发展要求和条件,不断加强校内实验实训基地的建设。同时,现代职业教育离不开企业的参与。企业参与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根本保障,电是校企双方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增强各自发展活力的重要途径。学院与40多家铁路企业建立了广泛的联系;成立了院系两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各系还聘请了30多位铁路企业的领导、高级工程师、车站站长等为系级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成员,定期共同研究和拟订产、学、研结合中的有关重要事宜;在一些企业或站、段,所建立了30多个稳定的实习基地。
  
  2 深化教学改革,探索理论和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第一,优化教学计划。为了加强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学院对教学计划进行优化,建立了相辅相成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理论教学在校内完成,实践教学由企业承担,使企业成为办学主体之一;积极推行双证书教育,各专业学生除取得毕业证书以外,还必须获得相关专业领域的技能资格证书;通过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为铁路企业和城市轨道交通公司培养高技能人才。同时,学院还与物流企业共同开发专业教学计划,把课堂搬进企业车间,培养出动手能力强、适应岗位快的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欢迎。第二,加强教材建设,充分利用引进德国高速铁路设备随带的技术资料及我院和铁路企业的良好关系,组织专业教师到铁科院、铁道部高速铁路办公室、铁道第四勘察设计院、武汉高速铁路建设指挥部等单位收集资料,开发校本教材,满足高速铁路职业教育和岗位培训的需要。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