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职高学生心理辅导的策略与反思

作者:邹宇华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现代社会对人素质的基本要求之一。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下过这样的定义:“健康,不但是没有势,本的缺陷和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全与最佳状态。”所以,重视心理素质教育,关注心理健康,便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为对职高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我们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用设计问卷,对本校230名职高学生开展了一次心理问题调查一根据调查的情况,学校制订了对学生实施心理辅导的策略,进行初步的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心理辅导策略的制订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职高学生的心理问题涉及到他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按问题性质可分为:①人际交往困难,②学习信心不足,③对家长管教方式不满,④对学校老师教育管理方式不满,⑤担心毕业后就业困难,⑥情绪上的紧张、焦虑、抑郁,⑦学生干部因处理不好与老师和同学关系而焦虑不安,⑧对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的困惑,⑨渴望对有关性知识的了解等问题。各占总人数的比例如下:
  从上表可见,学习自信不足的情况最为突出,其次是对老师、家长的教育管理方式不满。另外,异性交往问题也成了职高学生的一大困惑。根据这J些信息以及学校历来重德育和青春期性教育的实际,我们制订了职高学生心理辅导的两大策略: 是抓实“教师、学生、家长”三条线;二是抓准“性心理辅导和运用心理辅导优化德育”。
  
  二、心理辅导策略的实施
  
  (一)抓实“教师、学生、家长”三条线
  1、对教师进行有计划、有系统地培训。为了追求心理辅导方法的专业化,几位心理辅导骨干教师通过攻读专业书籍,参加专业培训,撰写专业论文等手段强化自身的积累。最近几年,骨干教师们阅读了《咨询心理学》、《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心理咨询个案录》等二十本以仁的专业书。通过刻苦学习,几位骨干教师已能把角色扮演,认知疗法,森田疗法等心理辅导理论运用于个别辅导中。
  为了培养全体教师的心理辅导意识和能力,学校主要采取了下列举措:引导教师读书,利用各种会议宣传、发动,组织观看录像和心理辅导理论专题学习,开展典型案例评析,制订教师行为规范《维护学生心理健康措施十条》。
  2、对学生实施全方位、多渠道的教育。
  (1)拓宽“悄悄话”渠道,加强个别辅导。为了拓宽“悄悄话”渠道,学校在开设“悄悄话”信箱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新的服务栏目——“与你聊天”,周一至周五中午12点到13点,由德育副校长、心理辅导老师轮流接待来访的同学。
  (2)开设心理辅导课,加强集体辅导。心理辅导课开设在财会班、幼师班,授课时间为每两周一节。辅导内容包括:情绪调节和控制的方法、如何适应环境、男女同学交往、职高学生学习上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及其预防等。
  (3)开展多种活动,营造心育氛围。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举办心理教育讲座,组织观看心理教育录像,推出心理健康教育周和心理健康教育月,开展团体辅导,开放“心理图书室”,召开主题班会,在橱窗上开辟心理教育专栏等等所有这些活动和举措,既营造了良好的心理氛围,又为学生提供了切切实实的服务。
  3、对家长进行有意识、针对性的引导。面向家长,我们主要做了下面几件事:第一,通过家长学校组织心理辅导讲座,第二,给家长发公开信。第三,印发心理辅导的有关学习资料。第四,对家长进行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方面的个别辅导。开展这些活动的目的和作用主要在于:一是让家长明确心理辅导对于孩子现在、将来乃至一生的重要意义,进而激发他们维护子女心理健康的自觉性。二是让家长明白,为了孩子的心理健康,他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三是让家长了解、掌握一些维护和增进孩子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能。
  
  (二)抓准“辅导”和“应用”两个点
  
  1、对青春期性心理辅导的探索
  (1)培养学生的求助意识。心理辅导课历来把培养学生的求助意识作为一个重要的教育任务来落实。通过有意识的引导,许多学生遇到了性生理和性心理方面的困惑,会比较大方地前来心理辅导室求助,有的学生还会把非常隐秘的事情原原本本地向老师倾诉,有的学生会非常大胆地向老师问一些被人看做是“难以启齿”的问题。所有这些表明:职高学生已经养成了较强的求助意识。
  (2)探索具体的操作方法。面对日趋突出的“中学生青春恋”问题,我们运用并初步总结出了“后果暗示法”和“读写结合法”这两个具体的操作方法,1.后果暗示法。老师编写一个“因青春恋而耽误学习、影响前途”的故事,让学生每天早晚把故事默凄几次,每次记录阅读时间,有心得或感想就立即写下。初定三天为一个周期。一个周期结束后心理辅导老师与学生进行当面会谈,并及时调整辅导计划,同时辅之以其他教育手段。2.读写结合法,辅导老师给学生提供相关的书籍或文章,让学生阅读,读完后要求结合自身的实际写一篇阅读体会,如有位学生阅读了老师提供的《爱,你准备好了吗?》一书中的有关内容后,写来了这样一段文字:“老师,我想在我还没有形成基本的道德观念、对事物的审美情趣、理性的思考和自制力之前,我再也不做这样的傻事了,因为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去爱,而是为具备爱的能力而努力……”。
  (3)积累典型的辅导个案。通过几年的摸索,学校心理辅导室已整理出了《她走出了青春沼泽地》(异性交往),《科代表风波》(人际交往)、《考试作弊以后》(诚信问题)、《一次难忘的心理沟通》(代沟问题),《她战胜了嫉妒》(品德问题)、《2万元钱的故事》(抗诱惑问胚)、《B她的转变》(情绪问题)、《心与心的对话》(师生冲突)、《他正在逐步走向成熟》(综合性问题)等一些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际意义的典型个案,为老师们把握心理辅导提供较有实效的素材和经验
  
  2、心理辅导在学校教育中的应用
  (1)实施健全的心理周记制度。为了充分发挥“心理周记”的育人功能,政教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了心理周记制度通过心理周记的沟通,挖掘出了打架、逃学、考试作弊等棘手事件和嫉妒、自傲等品德偏差的心理原因;经对症下药,解决了一些过去长期未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心理周记制度的确立和健全,使班主任开始真正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过去经历和家庭环境,并真心诚意地为学生排忧解难,这不仅有效地改善了师生关系,而且促进了整个班级的正常运转。
  (2)融心理辅导技巧于谈话教育之中。个别谈话中,传统的“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有时很难见效,谈话教育中融入心理辅导技巧以后,往往容易走近学生的心灵。如有位同学考试作弊,监考老师这样开始谈话:“你今天把小纸条放在桌子上,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