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职高学生心理辅导的策略与反思
作者:邹宇华
老师想一定是有原因的,能说说为什么吗?”结果学生把事情的前因后果和盘托出,这就容易发现问题的根源,便于因势利导。如果用指责的口气“你为什么作弊?”开场,其结果就会完全不同。当学生犯错误时,说一句“你这样做,一定是有原因的”。当学生遇到难处时,道一声“要是我也会和你一样……”这种表达理解的辅导技巧,已被许多老师应用在日常的谈话教育中,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3)将心理辅导和主题班会有机结合。主题班会的很多教育内容是属于德育范畴的,但运用一般的活动方式常常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而融心理辅导于主题班会后,其教育效果明显增强,有时还能产生独特的德育功效。
(4)运用心理辅导的方法处理偶发事件和棘手问题。处理偶发事件和棘手问题时,有意识地运用心理辅导的方法和原理,有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课代表事件”:当时有一课代表“民怨沸腾”,纷纷要求撤换。在这种情况下,任课老师对全班同学作了一次“角色换位”的心理辅导。先让大家讨论课代表的优点、缺点(本人回避),同学们指出缺点后一致公认了课代表的优点:责任心强。接着问“如果你们是科代表,老师撤了你的职,心里感受如何?”“承受不了。”“那么大家愿不愿意给她一次改正的机会?……这件事最终解决得十分圆满,课代表也深刻地认识并彻底改正了自己的不足,其他同学学会了宽容和理解。可见,处理偶发事件和棘手问题时的心理辅导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心理辅导策略的反思
(一)要树立运用心理辅导改善育人工作的典型
老师们对心理辅导育人功能的认识差异很大,因而参与心理辅导的热情大不相同,有的主动积极地用心理辅导来改进自己的教育方法,有的还是抱着“老一套”(老班主任经验,老思想工作方法)在育人。要充分调动全体教师参与心理辅导的积极性,树立典型至关重要。身边的教师成功了,就能极大地激发他们的信心和热情。
(二)要提倡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
众所周知,职高学生与老师之间存在隔膜乃至冲突的现象不少、个别辅导中我们常常设法帮助学生与老师进行心理沟通,结果不仅有效地消除了双方的隔膜,而且还使学生学会了理解,体谅老师有的同学还会因自己不体谅老师,苛求老师而心生内疚。鉴于此,我们考虑教师也要主动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可采用书面和口头形式。书面沟通尤其值得提倡,让学生在作业本上写几句话,老师或解惑排难,或鼓励引导,这样必然能增进师生之间的关系,产生一系列的良好效应。
总之,有效地开展心理辅导能给学生提供多种服务,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帮助学生发现自我价值,发挥本身潜能,发展个性特长,协调人际关系,为构建和谐社会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人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