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多元智力理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启示

作者:李燕燕 叶发钦




  [摘 要]传统智力理论指导下培养的大学生所具有的能力和职业所需要的能力之间存在差距,要消除或缩短这种差距就要用新的智力理论来指导教育。多元智力理论是能够满足这种需要的一种新的智力理论,依据它开展的教育所培养的大学生具有的能力可能更符合职业对能力的综合要求。本文阐述了多元智力理论的内涵,揭示多元智力理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启示,并介绍了发展多元智力,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一些措施,以帮助大学生提高就业竞争力。
  [关键词]多元智力理论 大学生 就业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毕业等于失业”道出了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困难。大学生就业难,很大程度是因为大学生不具有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能力。为什么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能力如此欠缺?根源之一在于指导学生能力养成的观念——传统的智力观。传统智力观认为人的智力主要包括言语智力和数学逻辑智力,依照传统智力观开展的教育也是只注重学生这两方面能力的发展,而从事某一职业需要的能力是多方面的,这就产生了大学生所具有的能力和职业所需要的能力之间的差距。消除这个差距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要消除这个差距就必须用新的智力理论来培养学生。研究者提出了很多智力理论,其中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打破了传统的将智力看做是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整合的能力的认识,认为人的智力是由多种智力构成的,并从新的角度阐述和分析了智力在个体身上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潜力。因此,在多元智力理论的指导下培养的大学生所具有的能力会更加符合社会及职业对人的能力的综合要求。
  
  (二)多元智力理论的内涵
  
  1.智力的定义。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将智力定义为: “是在某种社会和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于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某种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他这一定义至少包含以下含义:
  第一, 智力离不开实际生活情景。离开环境孤立而抽象地谈智力毫无意义。
  第二, 智力应能解决实际问题,它不是空幻的、虚无缥缈的东西,也不是仅仅储存在头脑里的东西,它必须而且只有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体现。在一个具体社会环境中,谁最能解决实际问题,谁就是最富智力的人。
  第三, 智力与创新分不开,能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重要的创造和服务,就是智力的最高表现,如创造代代相传的人类文化产品,比如民族神话、传说、文学、艺术、音乐作品、伟大的科学发现,等等,这些都是人类各种智力的具体表现,是人类智力活动的结晶。
  2.人类拥有多种智力。加德纳认为智力的基本性质是多元的,不是一种能力而是一组能力;其基本结构也是多元的,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他认为,支撑多元智力的是个体身上相对独立存在着的、与特定的认知领域或知识范畴相联系的八种智能。这八种智力包括:
  (1)言语—语言智力。它主要是指听、说、读、写的智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
  (2)逻辑—数理智力。它主要指的是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对事物之间各种关系的敏感和通过数学运算、逻辑推理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
  (3)视觉—空间智力。它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表现为对线条、形状、结构和空间关系的敏感,以及通过平面图形和立体造型将他们表现出来的能力。
  (4)音乐—节奏智力。它主要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表现为个人对音调、音色和旋律的敏感,以及通过作曲、演奏和歌唱等表达音乐的能力。
  (5)肢体—运动智力。它主要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表现为能够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对事件能够做出恰当的身体反应,以及善于运用身体语言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6)交往—交际智力。它主要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作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7)自知—自省智力。它主要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身的情绪、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8)自然观察者智力。它主要是指区分对象并运用直觉进行理解的能力,表现为能够高度辨识动植物,对自然界分门别类,并能运用这些能力从事生产,擅长于确认某个团体或种族的成员,分辨成员或种族间的差异,并能察觉不同种族间的关系。
  3.每个人都拥有所有智力,但智力的组合具有差异性。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所有正常个体在某种程度上都拥有所有智力,这些智力是生物潜能与外在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只要有充分条件,这些智力都能有所发展。但不是每个人的智力都是一样的,智力存在差异性。差异性主要体现在这些智力的组合不同。因为每个人的优势以及水平各不相同,因此使得每个人各具特色,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三)多元智力理论对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启示
  
  1.改变评价标准,树立多样化能力评价观,促进能力的全面发展,扩展就业范围。传统大学教育单纯依靠用纸笔的考试来考察大学生的学业智力,只注重对语言和数理逻辑两种智力进行评价,对其他智力,诸如交际生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等均有所忽略。而多元智力理论抛弃以标准的智力测验和学生学科成绩考核为重点的评价观,主张通过多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多种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进行的、确实考查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出初步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能力的多样化评价,其目的是要使大学教育注重对大学生的不同智能的培养,使大学生经过大学阶段的教育,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发展,更好地满足职业对大学生的能力要求,扩展大学生就业范围。
  2.依据多元智力理论,树立人人都有优势的观念,培养特殊能力,实现职业目标。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多种智力,这多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大学生的智力都各具特色,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大学生对自己智力的认识不再是聪明与否的问题,而是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智力优势,只要这一优势智力得到了合理的发展,都有可能成为优秀人才,成材的道路也应该是多样化的。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来挖掘自己的优势潜能,培养自己打算选择的职业所需具备的特殊能力,实现职业目标。
  3.依据多元智力理论,树立“对症下药”的因材施教观念,帮助大学生发展弱势智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根据多元智力理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智力倾向,各种智力又并非均衡发展,因此人无全才,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弱项。学校的教育教学,除了要同时兼顾八种领域的学习内容,提供有利于八种智力全面发展的学习情境,还要针对每个学生不同的智力特点、学习类型和发展方向“对症下药”地进行因材施教,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引导大学生发展自己的弱势智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4.依据多元智力理论,重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直是解决大学生就业的一个难以跨越的瓶颈。而多元智力理论非常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它认为不仅现实生活需要每个人都充分利用自身的多种智能来解决各种实际问题,而且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也需要人们创造出社会需要的各种产品,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对于我们来说,已不是一个一般的教育目标,而是关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事。所以我们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键是要求学生具有创新思维,并能将新的理念付诸实践。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