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7期

城市居民健身方式与心境状态关系的调查研究

作者:李 宁




  [摘 要]以上海某些地方的锻炼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问法等研究方法,从健身方式与心境状态是否存在一定的内在关系入手,对锻炼者采用的锻炼形式,心境状态以及锻炼者的个人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参与不同锻炼形式的城市居民的心境状态均处于同一个水平。
  [关键词]城市居民 锻炼形式 心境状态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概念认识的转变促使人们对体育运动的功能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意识到体育运动不仅仅可以健身,而且还可以达到健心的效果。在《Accesstohealth》有一篇名为“RomotingHealthyBehaviorChange”的文章对健康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即健康应从生理、社会、智力、情绪.环境和精神六个维度去评价。自80年代起,锻炼心理学领域就成为我国运动心理学研究的热点,但在实际的研究中,运动心理学工作者常常希望研究那些易于进行实验控制的“静态运动项目”或“闭索性运动项目”,使得该领域的研究范围较窄,运动项目较少,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健身或锻炼的方式千差万别,只研究易于进行实验控制的“静态运动项目”或“闭索性运动项目”所得到的研究结果就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适当拓宽锻炼心理学研究的范围就势在必行。
  社区居民的健身方式种类繁多,可以设想:不同的健身方式与人的心理健康的关系应有所不同,不同的身体活动或身体锻炼所带来的情绪效益应有所差别。因此,对社区居民究竟开展哪些体育项目或居民主要采用哪些活动方式以及各种体育项目或活动方式对社区居民心理健康的影响进行调查,进而以健心效果为依据,将众多健身方式进行较为系统,合理的分类,就可以避免研究的盲目性,且也能为社区居民选择合适自己的健身方式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为了探析社区居民采用的各种健身方式的情绪效益,我们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上海五角场的长海一村、国和新村等六个固定社区和明星公园、江湾体育场两个锻炼人数多的流动场所的锻炼者进行了问卷调查。
  
  2.研究工具。
  (1)心境状态量表(简称POMS)该量表用于测量心境状态,由华东师范大学祝蓓里教授1994年修订,信度在0.60~0.82之间,平均为0.71。(2)数据处理工具。调查所得全部数据均输入电脑并采用SPSS10.0统计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共发问卷400份,回收40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98份有效率74.5%)和数理统计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居民个人健身的情绪效益分析。
  通过对上海市杨浦区五角场等六个固定社区和两个流动场所中各种健身方式的组织者和参与者进行访问与调查,大致确定了23中健身方式(对于很相似的健身方式一般归为一类),之后按预定的方案(即根据各个健身方式参与人数的多寡确定调查的人数)粗略确定了每个项目或方式需要调查的人数。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文卷298份,总的看来,各个健身方式的健身人数还是比较均衡的。对于网球、羽毛球、篮球、游泳等健身方式,因场地和设施情况较差,故而参与的人数较少,且大部分以年轻人为主,因而调查的人数也较少。调查人数分布见表1:
  
  使用POMS量表可以计算出TMD即心境失调分数来反映整个心境状态。TMD分的计算是由心境状态的消极心境得分之和减去心境状态的积极心境得分之和再加上系数100,即:
  TMD分=(紧张+愤怒+疲劳+抑郁+慌乱)—(精力+自尊感)+100
  在本次调查的298个对象中,TMD最低为62分,最高也仅为105分,且绝大部分调查对象的TMD值中于70~90分的区间(均数为78.86),这说明无论健身者参与什么健身方式,所获得的情绪效益都是比较接近的。
  到目前为止,国内只有祝蓓里等人对POMS量表进行修订并建立了中国学生常模(称中国常模),也即我国还没有现成的针对锻炼人群所制定的常模,因此,无法具体评定锻炼者参与各项健身方式所获得情绪效益,对于收集和统计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却发现,对于绝大部分被调查的健身者而言,获得的消极心境的得分都相当低,但积极心境的得分却相对较高。虽然在某个别研究中得出研究对象的心境状态并未随锻炼参数(锻炼方式、运动负荷及坚持年限)的变化而变化,但大量有关身体活动和情绪效益关系的研究表明;长期的身体锻炼对心境状态具有促进作用,对身心疾病具有治疗作用。因此,对于长期锻炼的情绪效益,我们应持肯定的态度。
  
  2.居民参与不同健身方式获得的情绪效益的比较分析。
  虽然全国各地社区居民健身的方式可能数以百计,但具有代表性,且开展比较广泛的也就那么几十种而已,而大部分的健身方式都为各地所特有,不具备在大量社区进行推广的条件。本次调查因时间和精力所限,只调查了上海体院附近的6个固定社区和2个流动锻炼场所,共发现23种健身方式,总的看来,都是比较易于实行,参与人数较多,具备广泛开展与推广的条件。因此可以认为,调查的种类虽少了点,但还是具备一定的代表性。
  在23种健身方式中,被调查者为10人的有3项,15人的有16项,6~9人的有四项,可以进行小样村有t检验,结果显示。居民参与不同健身方式所获得的情绪效益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只有12种,且还有可能因为样本太小的缘故。这说明居民参加各种健身方式获得的情绪效益都比较接近。
  对于上述结果,可以这样解释,因被调查的社区居民参加锻炼都是出于自愿、自由,因而不论参加何种项目,只要是自己喜欢,或比较方便,或合适自己,且长期、系统、比较科学地参加锻炼,都会获得一定的情绪效益。
  产生最佳情绪效益的身体活动,首先是令参与者愉快和感兴趣的活动,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对愉快和乐趣的追求存在巨大的个体差异。有人乐于参加这种健身方式,有人乐于参加那种健身方式,同一种健身方式对某些人具有积极的情绪效益,对另一些人就不可能不起作用,但若是锻炼者自愿,乐于参加某种健身方式,且能数年如一日地坚持下来,那他(她)必定对这种健身方式较为感兴趣,也应能令自己感到愉快,因此,也就能获得一定的情绪效益——这是符合逻辑推理的。
  
  3.对健身方式的分类。
  既然社区居民参加各种健身方式获得的情绪效益都比较接近,那么以锻炼者获得的情绪效益为依据将众多的健身方式进行分类尚不成熟。但为了避免研究的盲目性,针对身体锻炼对心理健康的效益问题,对身体锻炼项目进行系统合理的分类是十分重要的问题。
  截至目前,运动心理学工作者对许多体育项目或健身方式都进行了研究,但在所有被研究的项目中,总结不出彼此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众多研究者只是对存在于自己身边且有一定研究条件的体育项目或健身方式进行研究,研究的方法多为试验研究,研究的结果多为某种锻炼方式能够改善心境状态,有利于增进心理健康,从某一类健身方式有角度出发进行分类是其原因,但缺乏科学的分类依据就或许是其根本原因。
  对于竞技体育项目,由不同项目的本质属性所引起的项目之间的异同点是我们划分项目类属的基本依靠,但是否也可以作为健身方式的分类依据呢?这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本次调查发现,锻炼者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或采用的活动方式绝大部分为一至三项。如果综合观察,我们就会发现一个规律:如果锻炼者喜欢的健身方式有多种(包括两种),那么各种健身方式一般是比较接近或相似的,比如,某个锻炼者最喜欢的健身方式为太极拳,那么他(她)经常参加的健身方式很可能还有太极剑,木兰拳等;如果一个锻炼者最喜欢的健身方式为交际舞,那么他(她)经常参加的健身方式就很可能还有如意舞等,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鉴于此,笔者根据不同项目的本质属性所引起的项目之间的异同点,再结合我国民间传统的分类方法,对本次调查获得的23种社区内存在的健身方式进行如下分类: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