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王桂荣




  摘 要:“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的讲解”;“加强学生对作品的感受与分析能力的培养”;“弘扬人文精神,强化人文教育”是目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在“教什么”上达成的共识,但在“怎样教”,即如何更好地实现与实践上述教改理念,学界尚未给予足够的重视,鉴于此,本文从文学本体出发,认为“以文本为本,注重文本风格的讲授,“回归文学本体,彰显文学性教学”,“感受文学之美,强化人文教育”是实现与实践上述教改理念的最佳途径。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文本为本;文本风格;文学性
  
  一、以“文本为本”,突出文本风格的讲授
  
  大众化教育的时代,本科教育强调素质教育、通识教育,淡化专业教育。于是,在整体性压缩专业课时的情形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时也一减再减,如何在课时减少的同时,确保专业性教学,又能兼顾素质教育?目前国内高校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主要采取的做法是“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的讲解”。这种教改理念与实践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但应有可商榷的地方。比如:讲《茶馆》,很明显是作品分析课,但是,如果仍按着传统的“历史背景一思想内容一艺术特色”三段论模式讲授,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作品分析课?显然不是,因为这种讲课的方式注重的是前两者,侧重于作品发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作品思想内容的分析与阐释,课堂讲授更多的是社会史、思想史,并非立足于文学本体,如果按着目前流行的讲法,即“喜欢在一系列本土与西方的宏大理论下,建构一个个知识论视野,但是文学所固有的智慧、感性、经验、个性、想象力、道德感、原创力、审美意识、生命理想、生存世界……却在我们所构建的知识体系中日渐丧失。我们的课堂充斥着抽干了的文学性的空洞话语”,这样的文学授课显然不是突出文本教学。因为,文学文本被放逐了、不存在了,文学文本分析成了“空洞”。所以,“淡化史的线索”,并不意味着就“突出了作家作品的讲解”。这里有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思考与探索,即在“淡化文学史的线索讲授”的情况下,“讲什么”和“怎样讲”才是突出作家作品的教学,其标准是什么?此外,“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的讲解”是否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教育?培根说:“历史使人明鉴”。所以,“史”的学习不仅仅给人以历史知识,还让人获得一种史识与史鉴的智慧与能力,而且史论的缺席也不利于学生对作家作品的深入理解与把握。还有,把文学思潮,文艺运动,文学流派团体穿插在各个时段的作家作品的讲解中,这样虽“淡化”了史的线索的勾勒,突出了作家作品的讲解,则出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完整明晰的文学史变得支离破碎,学生很难在一个完整系统的文学史框架下,进行纵横比较,给予作品以准确的评价与感悟,所以,怎样才能更好地处理文学史与作家作品的关系,以推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确实是摆在教者与学者面前一个重要的话题。
  为此我们确立了“以文本为本,突出文本风格的讲授”之理念并将其付诸教学实践中去,事实证明这不失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办法。
  所谓以“文本为本”,就是强调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无论在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机制等方面都要立足文学文本,以文学文本为中心,突出文本在教学中的地位与意义。在总学时不变的情况下,强调以“文本为本”,就意味着减少文学史其他部分的教学,怎样才能让二者兼顾?我们的做法是;(1)文学史的部分,即文艺思潮、文艺运动、文学团体流派,在课堂上少讲、或精讲、或宏观讲、或粗线条地讲,余下的部分则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自学,通过自学让学生自己去补充、细化文学史的教学。这既保证了文学史的明晰、完整、系统,让学生受到了文学史的教育,获得了史识与史鉴的素质培养,也加强了自学能力的培养。(2)“突出文本风格”的讲授,首先,“风格”是文学的基本概念,掌握了“风格”的演变史,就是掌握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史。无论对文学运动,文艺思潮,文体概述的情况描述多么详细,“可是,没有文学艺术史意义上风格演变的描述,这样的文学艺术史不是真正的文学艺术史,充其量只是‘一个关于艺术家们的历史’”;其次,“文本风格”的讲授也离不开具体的作家作品的分析。正如阿诺德,豪塞尔指出的那样:只存在具体的“风格”,不存在抽象的风格,正如只存在具体的“语言”一样;(3)“文本风格”不仅与作家的主体因素、所处的时代、社会有关联,也与当时的文艺思潮、文艺运动、文学流派密不可分。所以笔者认为,“突出文本风格”的讲授,不但使我们的文学教学落实到具体的文学文本,突出了文本分析,也兼顾了文学史的内容。这样也确保了文学史教学的文学性,避免了将文学教学变成文化史、思想史、社会史的教学。
  
  二、回归文学本体,彰显“文学性”教学
  
  “加强学生对作品分析感悟能力培养”,主要是针对学生现有状况,为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考虑而提出的教改理念。目前进入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普遍存在着文学基础薄弱的现象。一方面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使他们在中学阶段无暇顾及文学作品,尽管经过几次修改被选入中学课本的作品都是文质兼备的优秀作品,但由于固守于“知识的传授”教学,并未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学教育。进入大学,很大一部分学生又是出于功利而非缘于爱好兴趣报考了中文系,因此入学后他们不可能自觉自愿地去补上这一课。总之,不读、少读、或读速写本、简本等就成了当今中文系学生普遍存在的通病,这不能不影响课堂教学。因为,学生对作品的了解是文学教学的基础之基础,离开了这一基础,文学教学就成了空中楼阁。基于此,“加强学生对作品分析感悟能力培养”就成了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又一热点。目前,各高校普遍的做法是淡化史的线索,突出作家作品的讲解;适量的开设必读书目;采用文本阅读,课堂讨论的教学方法;并与考试机制联系起来,应该说,这些改革措施对改变学生不读少读文学文本的现状有一定的改善,但是,如何在教学内容这一关键点上“加强学生对作品分析感悟能力培养”,学界尚未进行深入的探讨,而这恰恰是“授之以渔”的关键。基于此,我们认为文学教学应在内容上弘扬“文学性”,即文学教学应回归文学本体,注重文学语言、文学之“象”、文学审美等文学本体因素的分析与传授,以此去实现与实践“学生对作品分析感悟能力的培养”。
  因为,“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谁也无法否认文学对于语言的依赖。孔子说:“言以足志,文以足远,不言谁知志,”这就是说离开了语言,作家的“志”是无法表达的。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人们才提出了“文学语言本体论”。所以语言就成了作家、读者走近文学作品的路径。于是,抓住“语言文学”这一关键范畴,注意从文学语言的“语境”、“语感”、“语用”等方面培养学生感受体验,直觉想象现代汉语文学文本的能力,使文学教育真正回归语言本体,使文学教学植根于语言这一深处,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