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6期

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作者:许玉清  张庆荣




  摘要:本文简析了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意义,并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制度、网络教学资源以及实验室、图书资料开放机制、校园科技文化生活等方面探讨了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
  关键词:开放;教学环境;自主学习能力
  
  开放的教学环境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校外、校内两个层面。校外主要是指与国内外高校之间学分互认、联合培养,以及与企事业单位产学研结合、社会实践,学生可以享受不同高校、企事业单位的优质教育资源,拓宽视野。本文主要讨论校内教学环境建设。
  
  一、转变教育理念,提高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认识
  
  近些年来,随着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学分制管理制度的逐步推进,高校人才培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才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格局已见雏形,学生自主学习选择权不断增大,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热情也有了很大地提高。但长期以来形成的“整齐划一”、“抱着走”的教育思想还没有得到彻底改变,以“课堂、教师、教材”三方面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依然占主导地位,学生可自由享受的教学资源和渠道还不多,学习自主权还是很有限,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仍依赖教师、依赖教育者事先设定的模式,不习惯于自我设计,不能很好地利用已有的教育资源,学习目标不够明确,自主学习意识淡薄,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个性的发展、潜质的开发,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来自社会、企业、政府对高校“毕业生社会责任意识差,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缺乏”的批评还不少。究其原因,关键是教育思想转变不到位,教学环境不够宽松,学生自我发展意识欠缺。没有优良环境的刺激和熏陶,没有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的增强,就没有真正意义上教学质量的提升。因此,营造开放的教学环境是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
  开放的教学环境与传统单一较封闭的教育方式有着根本的区别,涉及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教学制度、教学过程组织、校园文化氛围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需要全校各部门共同营造。高校要适时通过召开全校性的教学工作会议和教学研讨会等形式,加强学习,转变思想,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充分认识到优良教学环境对学生自我发展能力培养的促进作用,自觉创建宽松开放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动机。同时,要通过名家讲座、专家指导、经典事例等使学生能够体会到自主学习对自我发展的重要性,加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作为现代教学管理者要把学生优良个性发展和品质养成作为工作出发点,健全教学制度,加强教学资源建设,优化教学环境,改革管理方式,确保学生“想发展、能发展”的自主学习有一个好的环境和去处。作为新时期的教师要尽快实现角色地位的转换,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要帮助学生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合理安排自主学习进程;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图书馆等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并能对教学资料进行有效地组织和学习;指导学生如何充分利用机房、实验室等教学设施开展科研和实验活动;指导学生如何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自我评价等。
  
  二、制定柔性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自主设计学习计划提供空间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计划的柔性多大、指导性多强,学生的自我发展设计、自主学习空间就有多大。因此,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按照“以人为本、柔性培养”的思想,统筹安排“课内课外”、“显性隐性”各教学环节,制定金融专业教学计划、辅助培养计划和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为一体的指导性强的培养方案,科学设定学生课内学习总量,合理分配课内课外时间,课内学时一般四年制的在2500学时以内;繁荣课程门类,鼓励教师开设新型交叉学科、前沿学科、概论性的课程,及时将科研成果引入教学,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减少必修课时,提高选修课时比例;拓宽基础,淡化专业,灵活专业方向等。增大学生自主规划、学习选择权,为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安排学习计划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制定以课外科技文化体育等活动为主的旨在培养学生个性发展的《辅助培养计划》,明确毕业学分要求,督促和激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制定《复合型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推进辅修、双学位制,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一步发展,培养文理、文管、工文、工管、工理等复合型的人才。同时,开展本硕连读、大类招生、校企联合、校际联合等多样化培养方式,对学习优异、特长鲜明的学生群体以及联合、定向培养的学生,制定专门培养方案,因材施教,促其脱颖而出。
  
  三、建立科学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保障
  
  制度建设是教学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直接体现教学环境的建设水平。再好的一个培养方案,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制度来保证,也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计划和制度在人才培养上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现代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必须贯彻“坚持标准、严格要求、科学管理、以人为本”的思想,既要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基本规格的实现,又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创新意识最大限度地提供制度上的保证,做到严宽相宜,尊重规律,持续健康的发展,促进教学质量大幅度提高。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如选课程、选教师、选时间、选进程等)方面具有学年制无法比拟的优势。高校应该创造条件,积极吸收学分制的长处,实行选课制、导师制,弹性学习年限,选择学习进程,选择修读方式(如自修、免修、免听等),可以转学、转专业,高校之间学分互认、开展不同校园经历教育等,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业,更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质,增强学习自主性。
  
  四、建设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开辟渠道
  
  当前,各级各类高校把网络环境建设作为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举措。按照硬件环境要软化、软件资源要硬化的建设思路,搭建快速、资源丰富、质量上乘的学生自主学习平台。
  加强硬件建设是基础。高校要依托“211工程”等建设项目积极筹措资金建设大容量的校园网络公共服务系统,实现多校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建成如以国家、省、校三级精品课程为主的各类课程网站、以“阳光在线”、“青青萃园”、“红旗飘飘”等为主的思想教育网站、以“教务综合管理系统”、“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为主的教学管理网站等,形成集教学和管理于一体的现代化人才培养网络环境,为学生自主学习搭建起功能齐全、设备先进的支持系统和管理平台。
  丰富网络教学资源是前提。教学平台上的资源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兴趣。高校所有优质教学资源,如精品课程、优秀课件、教学成果等,应全部上网,师生可以随时随地浏览和访问。教师尤其教学名师要提供与主题相关的教学课件、音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