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当代知识理论对教学的启示

作者:李志义




  摘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研究型大学的时代责任与使命。本文从当代知识理论的新视角,对研究型大学如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基于“全面知识”的教学观与教育观,指出了它们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实现方式与途径。
  关键词:人才培养;知识理论;教学观;教育观
  
  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根本任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对传统的传输型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近年来,在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人们提出了“研究型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并开展了积极的探索。我们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本科教学模式的选择”一文中,对研究型教学模式及其基本特征、研究型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及实施方式等,作了初步探讨。强调了推行研究教学模式,对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受文献的启发,试图从当代知识理论的视角,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研究型教学模式,作进一步探讨。
  
  一、当代知识理论概述
  
  在当代知识理论中,哲学家波兰尼(Polanyi.M)关于知识的分类受到了推崇。波兰尼在他的著作《个人知识一迈向后现代哲学》中提出了“缄默知识”(tacitknowledge,或称“隐性知识”)的概念,将人类知识分为两类: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
  “我们所知的要比能言的多”(weknowmorethanwecan tell),这是波兰尼关于隐性知识理论的核心观点。他认为:“我们所知道的远远超过了我们所能讲出来的,如我无法说出如何骑自行车,并不妨碍我说我完全懂得如何骑自行车。”实际上,我国两千多年前的传统认识论“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就已经体现了这种观点。
  显性知识是指能够“言传”的知识,隐性知识是指只能“意会”的知识。显性知识可以被编码为系统的、正式的语言,常常表现为图书、数据库、多媒体光盘、网页等。隐性知识是个性化的、有具体目的的和非正式的,难以记录或阐述,它隐藏在人的头脑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知识分为4类:(1)知道是什么的知识(know-what),即事实性知识;(2)知道为什么的知识(know-why),即原理性知识;(3)知道怎样做的知识(know-how),即技能性知识;(4)知道该找谁的知识(know-who),即人及特定社会关系方面的知识。前两种知识是可以表述的显性知识,而后两种是难以表述的隐性知识。
  波兰尼认为,任何知识都包含了隐性知识的因素,隐性知识是显性知识的基础。如果把知识喻作一座“冰山”的话,则显性知识只是露出水面的“冰山的尖端”,潜隐在水面下的绝大部分便是隐性知识。据专家估计,人类全部知识的90%以上是隐性知识,显性知识还不到10%。隐性知识有些是意识到的,但更多的还没意识到。“我们所知道的要比我们能够意识到的多。”
  隐性知识对于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具有重大意义。隐性知识是显性知识的基础。波兰尼认为:知识的本质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经验、重组经验,以期实现对它的理解控制的能力。这种理智控制能力(即心灵的隐性能力),在人类认识的各个层面上都起主导性作用。显性知识必须依赖于人类拥有隐性知识而默会地理解和应用,人类所用的知识要么是隐性知识、要么就根植于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是一切知识之源。斯腾伯格等人认为:在显性知识的获得方面,隐性知识既可以起到一种基础的、辅助的和向导的作用,也可以干扰和阻碍与之相一致或冲突的显性知识的获得。“隐性知识既能成为一种提高行为效率的资源,也可成为导致行为效率低下甚至失败的根源。隐性知识的功效取决于人们对它的接受及有效使用。”
  隐性知识具有这样一些特征:(1)形式的多样性。隐性知识可以是诀窍、技巧、直觉、思维意式、约定俗成的默契,也可以是信念、价值观、组织文化等。(2)载体的非技术性。隐性知识只存在于拥有它的个人大脑和组织非制度的氛围中。(3)内容的不确定性。隐性知识是经验性的知识,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和理论系统,隐性知识的拥有者和其他人对其都不能全面地、完全地和精确地阐述。(4)流通的困难性。隐性知识因受其动态的、即时实践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或者因其拥有者的意愿所限,使其在传递、转化和共享等方面存在很大困难。(5)外部关联性。隐性知识的高度个人化和其受环境的约束,当人员、环境变动时,会造成隐性知识的不适用、变更甚至消失。因此,隐性知识往往是此人、此情、此景、此时、此地的知识。
  野叶郁次郎(Nonaka)提出了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间相互转化的4种模式,简称SECI模式:(1)社会化(socialization),即从隐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是个体交流共享隐性知识的过程;(2)外在化(externalization),即从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是将隐性知识清晰地表述为显性知识的过程:(3)组合化(combination),即从显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转化,是一种把概念综合成知识系统的过程:(4)内隐化(intemalization),即从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转化,是将显性知识转化为隐性知识的过程。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之问的不断转化,形成了一个不断成长的知识螺旋(knowledge spiral)。当个人的隐性知识完成了一次知识螺旋运动,为新的隐性知识创新作好准备,就开始了新一轮知识螺旋。知识的创新过程,实质上就是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过程。
  
  二、对研究型教学的几点启示
  
  1 启示之一:要树立基于“全面知识”的教学观
  传统教学基本上是单向的和线性的,以显性知识为主要对象。课堂教学遵循教学大纲,老师将教材内容搬进课堂,讲给学生听;教学效果用学生接受这种知识的多少来评价,从而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基本形成了一种教多少学多少的线性关系。当代知识理论启示我们,作为“全面知识”教育,必须将隐性知识纳入教学范畴,这是由隐性知识的基础性及其重要作用决定的。然而,隐性知识在教学设计、实现及评价上,要比显性知识复杂得多,这是由隐性知识的特征决定的。基于“全面知识”的教学观,就是要重新审视“教什么”、“怎么教”、“教得怎么样”和“学什么”、“怎么学”、“学得怎么样”等教与学的基本问题。就课堂教学而言,至少应部分或者全面地实现以下一些转变。
  (1)由“神圣”向“神奇”的转变
  我们现在的一些课程,尤其是一些学科课程,堆积了大量精准严密的概念、定义、定律、公式、数字,再加上老师用形式化的语言表述的因果、逻辑、事实,呈现给学生的只有神圣——神圣的知识、神圣的老师、神圣的教材。学生被这种“神圣”所折服,剩下的只是聆听和理解,变成了“知识的奴隶”。任何怀疑和置疑,只能是幼稚和不恭,更不可能存有丝毫反思的“杂念”。固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