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大学文化的生态解读

作者:傅 林

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和辐射作用,保持大学文化的特色是促进大学与生态系统中各要素之间这到充分协调、统一,维持生态平衡的需要,同时也是维护大学文化系统本身文化多样性的需要。如果没有这样的生态意识,很容易导致大学文化被普遍同化(assimilation),失去自己原有的文化特征。生态意识下的大学文化应该是多元大学文化的集合体,各种不同的大学文化应相生、相容,充分保持各自的特性和连续性。对于民族地区的高校而言,保持大学文化的特色,首先应在学校内部创设适应多元文化的组织生态系统(如图1所示)。
  
  民族地区的高校惟有创设适应多元文化发展的组织生态系统,才能很好地保持和发展长期积淀而成的本校大学文化特色,维护大学文化系统的多样性。“所谓办学特色不是一种暂时、局部的现象,而是经过长期积淀形成的对一所大学的办学具有广泛影响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特点。”[如西藏大学藏族学生的比例高达80%,少数民族教职工的比例占70%,该校的大学文化鲜明地体现了西藏的区域特征和藏族文化的特点,学校在研究和发展藏族语文、藏族历史、藏族医学、藏族民间艺术方面独树一帜,课程设置突出西藏地理、高原气候等富有地方特色的学科,特别注意用西藏社会人文知识熏陶学生。广西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大学,该校立足开发利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资源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着力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骨干学科,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科技和人力支撑,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了思想库和科技源的作用。新疆大学的大学文化集中体现了地方民族特色,学校开设了“民族团结”、“新疆地方历史”等课程。该校的体育教学中有机地融入了民族文化的丰富元素,如优美动听的十二木卡姆音乐,轻松欢快的麦西来甫,进入了体育课堂,一些濒临消失的民族特色体育项目——帕普孜球、打毛线球队地拔河等也被引进了体育教学中,这对保护和传承新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又如西部民族地区的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民汉合校、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勤奋、求实、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校风,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应该把这样一些有鲜明特色的大学文化继续保持下去。
  
  2.促进不同大学文化间的融合和交流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典型的‘同化型’文化”,从历史上来看,是以汉族文化为同化主体,不断吸纳其他民族的文化而逐渐形成的。民族文化同化有强迫同化和自然同化两种形式,无论哪种形式的同化,其结果都是同化中被异化,即一个民族在另一个民族的影响下逐渐丧失其民族特性。而民族融合不完全等同于民族同化,它是各民族间相互渗透,主动学习吸纳对方先进文化的一种文化习得模式。各种文化间虽无正确与错误之分,却有先进与落后之别,每种特定的大学文化都需要不断融入其他大学文化的优秀成分,以增强大学文化的活力和持久生命力。不同大学文化中的很多元素可以通过传播一吸纳的方式渗透到各校现有的大学文化中,并且替代大学文化原有的某些元素,事实上,文化元素的替代作用会产生滴水穿石的作用,促使大学文化新特质的产生。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生活的区域较为封闭,这些地区高校的大学文化中含有保守、封闭的成分,而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学因处在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上,与海内外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十分密切,因而使得这些大学具备海派文化的开放性、包容性特点,所以民族地区的高校应与沿海高校有更多的文化交流,将沿海高校大学文化中的优秀元素融入自己的大学文化中,促进大学文化的不断优化。
  此外,西部民族地区的高校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独特的文化氛围,吸引了不少来自西亚、中亚、东南亚、欧美等国的留学生前来就读,事实上已成为了国际多元文化的交融之地。例如广西大学凭借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心地带、毗邻东南亚的地缘优势,广泛开展了与东盟各国高等教育领域的合作,东南亚国家到该校学习的留学生逐年增多。目前,学校有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300多人,为欧洲、美洲、非洲、亚洲等近40个国家培养了大批本科生和研究生。该校还与国外高校和学术机构开展校际科研合作和进行广泛的学术交流,先后与美、加、英、日、澳、德、泰、越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150所高校或研究机构签订合作交流协议,与东盟国家的大学长期在经济、文化、农业科学等领域开展合作。新疆大学所在的乌鲁木齐市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中心,南北疆交通的枢纽,也是第二座欧亚大陆桥中国西段的桥头堡,我国西部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由于历史等多方面的原因,一些少数民族与中亚一些国家的民族之间有着较密切的亲缘关系,在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等方面有着许多共同之处,因此新疆大学也成了多元文化的汇聚之地,该校与中亚一些国家的大学在高等教育方面都有较多的交流和合作,在全国和中亚地区产生了一定影响,在我国高等教育布局中具有重要作用和特殊的区域地位。
  美国人类学家赫斯克维茨(M.J.Herskovits)在《文化变迁的过程》(The Processes of Cultural Change)一书中曾说:“虽然一个社会的技术设备可能非常简陋,但它永远不会这样狭小,这样孤立。随着社会成员一代又一代的轮回,新的观念、思想将不断融入他们的头脑中,变化永不停息,任何有生命力的文化都不是固定不变的。”交流与融合不同的大学文化应伴随大学文化的整个发展历程,这是一种有意识的大学文化改造行为,是保持大学文化生命力的重要途径。大学文化的交流和融合需要大学人对自身的文化和他文化有清晰的理解和阐释,随时获取各种文化信息,并对各种文化元素的特质进行甄别,营造适于进行文化改造的氛围,制订促进大学文化变革的计划,鼓励大学人接纳新观点并在实践中尝试新的思想和行为。通过一系列的努力,使大学人形成某些共享的观念,产生文化改造的内部原动力,从而保持大学文化的生命力。
  
  3.不断创新大学文化,实现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保持大学文化生态的平衡不是保持一种静态的平衡,而是要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实现动态的平衡,以创新促进大学文化的不断发展,是大学文化建设中生态意识的最高体现。
  大学文化创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它为大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巴尼特在《创新:文化变迁的基础》一书中总结说:“创新应被界定为任何实质上不同于固有形式的新思想、新行为和新事物。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创新是大学文化保持活力的源泉,只有不断创新大学文化,才能实现大学的可持续性健康发展。西部民族地区相对发达地区而言,经济落后、交通不便,长期面临高级人才来源匮乏的严峻现实,这些地区的高校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重任,为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和学校教师,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师范性和地域性特点。西藏大学已成为西藏创新人才培养、高新技术研究和成果转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