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大学语文作品讲析课的几个重要环节
作者:杨树增
水练字的故迹吗?如果不是,其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2.推究王盛教授将“晋王右军墨池”六字悬挂在柱子上的用意。
3.解释句中括号内的字词含义:(1)有地(隐然)而高;(2)而尝(极)东方;(3)(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四、给下面括号内的词标出正确拼音:(1)岂有(徜徉)肆恣:(2)不可(强)以仕。
第一、二练习题,是引导学生掌握本文的主旨。作者写作此文的目的与王教授书六字挂楹间及求记文的用意,都是一致的,就是为了“推其事,以勉其学者”,“勉学”是最终目的。第三练习题,括号内的字词是学生在翻译中往往容易理解错了的字词,而这些字词又是一般作品选中没有注释出来的,通过做练习而加深对这些字词的正确理解。第四练习题,是为纠正学生朗读时容易读错的字词音而设计的。
经过以上练习,然后由教师做示范朗读与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强调正确处理好直译与意译的关系。翻译古代散文,要求学生最好使用直译的方法,正确理解文中的每一个字词的性质及含义,甚至于把握好各个虚词、语气词及标点符号的准确含义,翻译中不能轻易漏掉或忽略任何一个字词,即使不必译出的字词,也做到知其所以然。有时在翻译中必须补出一些词义,也清楚这是古代文章中省略的部分,而不是自己随意增添的。意译只是在直译的基础上,照顾了现代汉语的语序及表达习惯,而重新组织的语句,决不是只知本文大概,而在那里“半创作”性地讲述大意。要让学生明白:意译是直译的进一步提升,是用现代语对直译内容的重新组织,而不是直译有一知半解的困难而降为意译。
经过阅读,对作品有了初步的理解,也为下一个环节,即分析、鉴赏作品奠定了基础。分析、鉴赏作品是对作品认识上的质的提高,因为它更重视分析、鉴赏者创造性的思维。每一个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一定社会功能,但文学作品不能依靠自身而实现它的功能,也就是说作品不能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它必须通过接受者的鉴赏,才能影响接受者的心灵,使接受者感情上产生激动愉悦,精神上得到启发,思想上得到提升,以此满足社会对精神的需求,进而转化为物质生产力及新的精神生产力。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得以发挥的途径,就是文学作品鉴赏。分析、鉴赏文学作品的目的,就是获得一种精神需求,获得一种精神生产力,甚至由此而产生出新的精神产品——文学鉴赏作品。分析、鉴赏文学作品,首先是一种认识活动。文学作品中所展示的社会生活、人物命运,所寓含的深情妙意,能开阔鉴赏者的生活视野,使鉴赏者认识到自己不能经历与不能体验的社会生活与人生,从而提高认识现实社会与现实人生的能力。由于文学作品是靠生动的生活画面、鲜活的人物形象、纯真炽热的情感,来唤起鉴赏者美的感受,所以这种认识也是一种以感性品味为主的审美认识活动。同时,分析、鉴赏文学作品又是一种艺术再创作的活动。文学作品的形象是用语言塑造的,这就造成形象的间接性与不确定性,鉴赏者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才能在自己的意识中构成鲜明的形象。这种想象虽是在作品形象的基础上展开的,但又是鉴赏者对作品形象思维的继续与延伸。鉴赏者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艺术修养,对作品中的形象进行重新认识,由于重新认识,其形象便因人而异,所以才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的说法,文学作品鉴赏是鉴赏者与作品的作者进行精神合作的结晶,其优秀的鉴赏作品中有鉴赏者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即艺术再创作,其鉴赏成果无疑也属人类的一种精神产品。正因如此,对鉴赏者的要求也是高标准的:
1.起码的要求是鉴赏者必须具有阅读所鉴赏的文学作品的能力,能正确理解作品的本意,而不是误解作品。
2.要求鉴赏者具有明确的鉴赏目的,只有这样,才会选择与自己鉴赏目的、鉴赏能力相吻合的文学作品。
3.要求鉴赏者在鉴赏作品时能进行积极有效的思索,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全部知识储备,提高对作品的理解力。
4.要求鉴赏者要有一定的思辨能力与写作能力,会分析、综合、归纳,并能将自己的“艺术再创作”赋予文字形式。
5.要求鉴赏者熟悉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规律,了解文学作品的构成及其各个构成部分的联系,能对它们的存在形态及其运动过程作出科学的、准确的、全面的评价,发掘出此文学作品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意义来。
由于面对鉴赏对象是传世之作,即优秀的文学精品,相应地要求鉴赏者要有文学修养的高素质、高水平,只有这样才能胜任鉴赏工作。不过这种高素质与高水平不是天生的,只有在不断鉴赏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大学语文教学的最高目的之一,就是希望学生能通过不断的鉴赏活动获得这种鉴赏能力。分析、鉴赏文学作品是一项复杂的“艺术再创作”活动,它要求鉴赏者调动所有的知识与能力,去感受、发现、发掘作品中蕴藏的精神宝藏,并在赏析作品的基础上尽量给现代人提供某些新的精神财富。在鉴赏时,一定从作品本身出发,不要把鉴赏文学作品变成为某些文学理论找例证,机械地肢解作品,像填空似地去套文学理论。而是要抓住具体作品的突出特点,切实准确地找出它的思想认识与艺术审美价值来。从这一角度出发,来看《墨池记》,文章中心并不在于刻画人物形象,也不在于描写自然景致,而在于阐明一个道理:学问皆勤学苦练得来。但作者又不是空洞说教,而是因事作论,借墨池引出王羲之学习书法的轶事,由王羲之的成名引出一切成就非出自天生,而是靠苦学得来的结论,并以此勉励学者。文章以论为纲,以记为目,叙议有机融合,在短短的一篇文章中,有叙述、有议论、有写景、有抒情,特别是多以诘问句收束段落,给人留下无限的回味。作者叙事周密,议论平实,构思精微,笔调委婉有致,语言通俗洁净,最能体现曾巩散文的特点。对此,授课教师可作如下分析:
本文作者曾巩写这篇文章时,刚刚三十岁,当时还没有举进士获官职,但以文章精妙而名满天下。他对勤学与成才的关系有切身而深刻的体会,当抚州教授王盛请他为墨池作记文时,便能在一篇短文中寄寓了那么深刻的感受与旨意。
记文体裁长于“记”,而这篇文章却重在说理,其主旨不在于记叙事件,也不在于描写景物,而在于借事立论,借景寓意。在发论之前,作者像推镜头似的,从远到近,从大到小,从“临川之城”一直推移到“王羲之之墨池”,文字从容又惜墨如金,婉转而有层次,使人对墨池的地理位置、外形特点、得名由来有了清晰的了解,使后来的议论不致空洞而无所依凭。接着由物及人,由墨池而说到王羲之在池边苦练书法,过渡十分自然。然而文章又以“岂信然邪”一句,对墨池传说的真实性提出疑问。实际上此时人们已得鱼忘筌,感情上早已对王羲之的苦练精神做了肯定,这是作者艺术手法极其巧妙之处。接下来笔锋荡开,追述王羲之放浪江湖的性情,看似偏离墨池这一着眼点,实际上意脉未断。如果说王羲之在墨池边主要练功,而娱于山水之间则主要为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