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加快推进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

作者:胡正明

案例点评。由于市场营销没有标准答案,所以,教师的点评不涉及学生的观点,只分析本案例应用的市场营销基本理论和在分析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便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所学的理论。
  
  3.走出去请进来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环节的安排上,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更多“走出去、请进来”的机会,通过“走出去”参观企业的市场运作活动,给学生增加感性认识;通过聘请企业负责人做专题报告,为学生学习理论知识提供了实践方面的补充。
  
  三、科学公平地记录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
  
  山东大学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为了解决以往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教师根据社会用人的要求,对本科学生专业课成绩的记录实行了灵活、多样、科学、公正的方法。按照笔试、作业、案例分析报告、课堂讨论汇总等记录学生的学习成绩,这样对于学生的成绩评价是合理的、真实的,得到学生和社会用人单位的认可,我们的做法是:
  1.采取综合学习成绩结合的方式,即笔试成绩、作业成绩、案例分析报告成绩和课堂讨论成绩的汇总。我们考虑到本科生处于打基础的阶段,需要掌握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所以考试成绩需要占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教师设计了如下方案:学生的笔试成绩占70%,作业和案例分析报告成绩占20%,课堂讨论成绩占10%,市场营销课程的学习总成绩:考试成绩+作业成绩+案例分析报告成绩+课堂讨论成绩。
  2.笔试成绩。基本按照书本涉猎的知识点、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论证题目设置,要考查学生对于课程内容的掌握、消化、理解情况,通过记背帮助理解,通过考试帮助消化。
  3.作业成绩。我们围绕市场营销学中的热点问题、争论问题和前沿问题留给学生做课后作业;把案例分析报告的撰写作为考查学生能力、分析问题的水平成绩。实践证明,我们留给学生的课后作业内容,对于促使学生及早地投入研究、独立思考和学会梳理问题有一定的帮助;分析报告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水平。教师对于学生的作业给予综合性的评判,学生十分满意。
  4.课堂讨论成绩。山东大学市场营销学课程的课堂讨论形式是多样的,内容也是多元化,不拘一格。教师记录学生的课堂讨论分数不是随意的,我们设计了课堂讨论记录表,既方便管理,又评分合理。根据学生课堂的即席发表的观点、讨论发言的记录情况给予打分。
  总之,山东大学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注重了对学生知识结构和层面、综合素质、创新实践能力的人才培养。为了加快推进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步伐,我们正在进一步摸索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的路子,对此,感到任重道远。
  
  [责任编辑:张冬梅]
  
  胡正明 山东大学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研究所所长,教授。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