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高等学校提高教学质量面临的挑战
作者:王义遒
教师中存在“精力投入不足,教学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个别教师不遵守课堂讲授纪律等”现象。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研究型大学,随着高等学校追求提级升格的倾向越来越盛,一些以本科教学为主的高校也忙于追求科研经费与成果,积极投入科技竞争,教师精力投入不足的现象颇有蔓延之势。这使学校和教学行政部门的一些加强教学工作的措施流于形式,难以落实;即使一时见效,也难以持续。在高奏“创新”主旋律的时候,整个交响乐却显得如此不和谐,以致实际上只有“科技”一曲独鸣,而对体制、机制、文化、教育的创新通统靠边站了,或只能依附于科技而生存。这是一种片面的价值观,一种肤浅而扭曲的价值观。这种扭曲不仅源于市场,更源于一些自以为抓住一个“重点”,就能一枝独秀出“标志性成果”的形而上学官员。但谁又能抗得住这股潮流呢?
教学与科研本来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两个相辅相成的轮子,缺一不可。问题是“有高深学问才能有高教学质量”的原理被歪曲了:一是科研人员(特别是“学术带头人”)为拉关系、跑项目、争经费、树标志、搞会议、应评审已疲于奔命了,实在没有精力顾及教学了(我敢断言:在当前科研体制下,要科研项目主持教师雷打不动地按课表准时上课都是做不到的);二是在这种科研做派下,研究成果多的未必真有高深学问,能给学生以真理的启迪。这样的“科研”一个轮子独大,大学就成为跛脚,只能趔趄而行了。这些,大学领导人何尝不知,但却无能为力。因为大学的排名、声誉、竞争力和社会地位主要还靠科研成绩,而教学质量却是长远见效的。“百年树人”,谁还管得了几十年以后的事呢?!这样,“提高教学质量”成为口号,学校真心使劲的只能在可获大量经费,出“标志性成果”的“科研”也就不足为怪了。大学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解决这样的难题。
三、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提出的挑战
高等学校的主要使命是给学生打好基础。基础,一方面是给学生以做人做事,待人处世,谋职就业,服务社会提供必要的态度(心理准备)、知识和能力;另一方面,也是为进一步深造,追求更高深学问和更精巧的技艺打造所需的阶梯。此所谓“授人以渔,而非鱼”。
现代科技带动社会飞速发展,新工具、新手段、新产品、新服务等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这也必然带来新的生存环境和新的人际关系。比如,快速发展的交通通讯条件,使人们必须具备全球化的视野,练就国际交流的本领。因此,外语、计算机网络就成为现代人的必需。不仅如此,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国际化的时代,人们还需要建立新的伦理观念,懂得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大势以及应对的策略。因此,近年来我们提倡文化素质教育,相当多的学校在实施“通识教育”。于是,高校势必增加一些非专业性的必修或选修的通用基础课程。
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另一方面是:学科分支细化,新学科如雨后春笋般地成长;原有学科的内涵也今非昔比:不但枝叶茂盛,平添了许多崭新成分;而且,一些原来认为高深艰难生僻的内容,现在降为普通知识,甚至进入寻常百姓家。例如,像离散、随机、拓扑、比特、量子、反粒子、暗物质、超导体、富勒烯(足球烯)、基因、克隆,以及知识产权、基尼系数、可持续发展等名词,甚至DNA、GPS等外文词,本来都是十分专业的,现在已经成为常识了。于是,大学专业基础课的内容不得不扩充,一些过去是专业课的内容现在移植到基础课上来。这样,专业的基础课内容越来越膨胀。
然而,学制既定,学年有限,基础课的教学时间和课程内容是不容无限扩展的。相反,随着必要的文化素质或通识课程的开设,专业基础课的总学时恐怕只会缩减。出路只有重新审慎地考察与选择“基础”的内容,给“基础”以新的构架。构成一门学科基础的内容,无非是那些具有本源性的,能衍生、导出本学科其他丰富内容的最基本的概念、事实、原理和方法。基础不是一成不变的,是与时俱进的。有些基础的概念后来被认为是不对的,应该为更新的概念所替代;一些曾经认为是基础的东西,后来被证明可从另一些基础派生出来,因而可从“基础”中淘剔出去;而还有一些则是新发现的,或被后来的科学发现证明是基本的,需要补充进来。基础的叙述、阐释和例证也是随时变化的。同样是牛顿三定理、麦克斯韦方程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其叙述和解释可不断采取新的方式,赋予新的内容。一门学科,什么是最基本的“基础”,它包括哪些内容,需要由学术造诣深厚的高水平科学家和学者,从本学科的发展历史、现状和趋势中做出高屋建瓴的判断,决定取舍。这里当然会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有的可能不是根本上的不同,而只是枝节或分寸上的区别。应该允许存异,没有必要指定全国统一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在同一学科的前提下,保留一点课程内容和讲授方法的差别会体现各校不同风格和优势,形成各自的特色。
我国多数专业(学科)的基础课程体系是上世纪中叶,甚至二三十年代建立起来的,尽管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已经有了不少改革和变动,但基本框架改动不大。上世纪末,教育部推出“面向21世纪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课题以来,出版了一大批内容有较大更新的基础教材。但应该说,从学科体系上做了根本变动的还不多。对于多数学科,我们仍然面临着针对21世纪科技发展大势改造基础课的任务。这种改造要把科技发展的前沿融合到基础中去,以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去更新和充实基础内容,改变对基础的叙述和阐释,让学生接触科技前沿,并在生龙活虎、生动活泼的科学应用中激励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改革一定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照顾学生的程度和接受能力。这不是一件容易事,需要高水平的学者承担或参与。
四、要适应人类思维能力的进步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自身也在改造,在进化。这种进化主要不是表现在体质上,而是在智慧上,在思维上。今天人们所掌握、所处理的信息量,所拥有的理解力、分析力、判断力是比孔夫子时代的人更多更好呢,还是基本相同。这是一个问题。我相信是进步了,更好了。不是因为人类的脑细胞增多了,几千年时间对于生物进化来说是太微不足道了,从生理体能来说,大概我们和孔夫子时代的人相差无几。但是,人类确实是大大聪明了。这归功于科学的发达与技术的进步,使我们得以接触古人从未触及的海量信息和多彩世界。这也改变着人类的学习和思维模式。近年来,这种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明显。
我们从上世纪中叶过来的读书人,尤其是像我这样学物理学的学生,都把理解作为学习的第一要义。只有理解了才算学懂了,才能去做、去实践,否则实践就是盲目的,非理性的。我们做实验,动手操作仪器,首先要熟读说明书。“不懂道理,不能操作”成为戒律。养成这种小心翼翼的习惯,当然还由于实验仪器昂贵,一旦操作失误,毁损设备,责任担当不起!这反映当时学校经济拮据,仪器设备粗糙不牢靠(现在,除少数高档设备外,因偶尔误动而会毁损的设备是不合格的)。当时的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