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谈中国当代文学史编写的不同理念
作者:白 焰
了文学史所有的内质,作为一种代表了个人文学价值的探索,它有一定意义,但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学用书,可以说它是不全面的。
如果说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构建模式是对传统模式的调整或改良,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偏向于个人主义价值立场,那么,王庆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则不仅在一定意义上继承了传统,而且采取了当下人们普遍认可的立场。这或许因该书是教育部组织编写,代表了主流意识话语,并充分考虑到教学与阅读的适应性,但却真实地体现了编写者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对这部教材,基林曾在《光明日报》撰文指出:“就整体性而言,这部史著不愧为一部史诗性的文学史巨形建构,这不仅仅体现在其外在的篇幅和结构上,就是它的编写理念和内质,包括文学史观、历史叙事、现象整合、文本解读、言说和评价方式等等,均具有历史和现代统一体的宏大张力、视野和包容。”该书涵盖了包括大陆、台、港、澳两岸四地及少数民族在内的自1949年以来至90年代的中国文学。这种文学视野和胸怀比起前两部著作显得更博大而宽广。
首先,王庆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也是以文学作品为主型的文学史,就这一点而言,与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的基本框架相似。但两者创作的理念却有着很大的差异。前者认为,“作家是创作的主体,文学的历史是靠焕发起主体精神的作家创造的作品写成的。一个伟大的时代,总是和作家的伟大作品联系在一起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历史,是作家用心血铸造作品的历史,是多种类型、多种体裁、多种风格作品生成和发展的历史,也是文学园地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历史”。因此,“本书改变了过去那种把当代文学史写成政治史、运动史的模式”,而是“把作品放在主体地位,突出了文学创作的实绩,突出了对当代有代表性作家和作品的评介,反映了文学史应当是文学创作所构成的历史的理念”(绪言)。书中对不同体裁、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行了分类解读。如将20到50年代小说分为“反映农村生活的”,“反映工业建设和工人生活的”,“‘干预生活’的”,“反映革命斗争生活的”等;这一时期的诗歌则有“新生活的颂歌”,“政治抒情诗的盛行”,“叙事诗的发展”等。除去作为文学背景的文学思潮和文艺理论论争有关章节的描述,不同的文学类型近40个之多。如70年代以来的“伤痕小说”、“反思小说”、“改革小说“、“城市小说”、“‘归来诗人’的诗”、“朦胧诗及其他”、“散文的新变”等。这诸多种类型和风格的作品,揭示了当代文学的丰富多彩,构成了一个瑰丽的当代文学宝库。作为教材,它对学生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风貌,拓宽文学视野是十分有利的。
其次,与上述两部史著的另一不同是,这部著作对作品的介绍和剖析不仅是全面的,而且是深入细致的。以对50到70年代的作品分析为例,尽管这一时期的作品诞生于激烈的阶级斗争背景中,它们与频繁的政治运动和无休止的争论有着复杂的纠葛,不可避免地印有那个时代的烙印,但他们在本质上是那一时期社会生活真实的记录,并且都曾以高昂的政治热情和理想追求而感动着社会,甚至影响了一代青年的人生。那种追求理想的精神不仅影响着新时期的文学创作,而且至今仍然是全社会所提倡的。基于这种基本立场,该书不是简单化地把这些作品视为“阶级斗争的工具”、“具有政治功利目的”或仅仅是体制写作,只具有模式化、公式化特点而无艺术性可言的宣传品,而是重在揭示作品产生的社会生活背景,剖析作家成长的心路历程、创作个性及作品的艺术特色。如在评述“反映革命斗争的小说”产生的原因时,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革命历史题材可以说是一个暂新而又为人热知的题材领域。说它暂新,是因为这里说的‘革命历史,就是‘昨天’的严酷的革命斗争和枪林弹雨的革命战争,而这一切对于刚刚经历过这段历史的人们来说是十分熟悉的。”(第96页)可以说,这段历史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许多作家亲身经历了这些伟大斗争,为英雄立传的激情和责任感促使他们把笔触伸向那些可歌可泣的业绩;而建国前在战争倥偬的岁月里作家没有足够的精力来从容地进行艺术构思,建国后和平的环境为他们提供了有利条件。这些都使革命历史小说在建国初期能够迅速崛起,成为与描写农村生活创作并驾齐驱的两大题材之一。”(第97~98页)这就是说,只有真正把文学作品还原到当时的历史语境中,才能作出合理和公正的评价。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的,文学作品是创作主体复杂精神世界的结晶。剔除时代给作家造成的思想认识上的局限,作家丰富的生活体验,艺术水准,人生观、价值观,是决定其作品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如书中有一处谈到浩然的《艳阳天》,无疑这是一部运用阶级斗争观念和理论来处理50年代农村题材的作品。“然而它的精彩之处,并不在于惊心动魄的夺权与反夺权斗争,而是反映了农村生活的变革所激起的历史波澜和心理波澜”(第63页)。还有它塑造了一批具有时代特征和阶级特征的,如萧长春、韩百仲、焦淑红及大脚焦二菊等鲜明的人物形象。
该书是在20世纪世界历史和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来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和演变的。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是一个社会剧烈变革的年代,中国当代文学正是在这种社会文化的大变动中完成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型。这个转型过程也是中国当代文学实现历史性深刻变革的过程。这里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现代化与民族化。即“主动地接纳、融化、改造外来民族的文明成果,丰富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学传统和文化传统”;批判地继承本民族的传统,“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绪言)。该书就是“以文学的转型为中心线索,通过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剖析,反映各种人物在转型时期的内心真实情况,揭示历史性变革在人们心灵所引起的种种波澜和思想感情的变化,再现社会生活的真实和文学发展的轨迹”(绪言)。可以说,这部史著不仅是一部文学发展的历史,而且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心灵史。
该书对台、港、澳地区文学和少数民族文学的阐释和定位,弥补了长期以来当代文学史中的缺憾。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原因,台、港、澳文学显示出与大陆文学不同的特点,但它们是祖国文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都是在“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下产生和发展的,特别是台湾文学,在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化上与大陆文学是一致的。少数民族文学的创作源远流长,各民族之间的文学、文化在长期的互动和交流中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这两部分内容,使这部著作更趋于完整和统一。此外,该书对文学思潮和文艺理论论争的概述是客观、清晰的,利于学生对这一时期文学背景有一个宏观、真实的了解。当然,这部史著也还不尽如人意,如篇幅过长,少量内容交叉重复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修改完善。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