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把精品课程纳入质量建设和科学管理的轨道

作者:张玉柯 张爱梅




  河北大学一直十分重视课程建设,尤其是精品课程建设。近年来,我们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坚持“六项标准”、实施“六项管理”,把精品课纳入质量建设和科学管理的轨道。
  
  一、坚持“六项标准”,把精品课程纳入质量建设轨道
  
  我校现有的各级各类精品课程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指标体系筛选出来的,指标体系分为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效果等五个方面,用来衡量课程的水平。应该说,作为筛选或进入“门槛”的条件,这些指标是比较科学和合理的。但是,入选的各级精品课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精品课,仅仅是高水平、有特色课程建设的开端。入选的课程还应经过若干年的建设,再经过严格的评审验收,才能成为特色鲜明,具有创新性、先进性和示范性的精品课程。
  那么,精品课程的质量标准是什么呢?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是名副其实的“精品”?如何把精品课程纳入质量建设的轨道?我们结合河北大学精品课建设的实际情况,以“三个融为一体”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即融素质教育与业务培养为一体、融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为一体、融教学与科研为一体,按照“重组基础、反映现代、趋向前沿、综合交叉”的课程建设原则,经过认真考察和深入思考,提出如下精品课程建设的“六项标准”。
  
  1.要有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的教学梯队
  我们认为精品课应体现一种传统,一种几代人不懈努力精心培育和打造一门课程的传统;同时又应体现一种传承和创新,一种继往开来、推陈出新的精神。这种传统和精神的延续离不开一支结构合理、业务水平高的教师队伍。我校精品课建设中有关队伍建设重点抓了三个方面:一是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队伍建设;二是课程教学队伍结构及整体素质建设;三是课程队伍的教学改革与教学研究建设。
  
  2.要有一个革新的教学大纲
  教学内容是否具有一流水平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几年来,我校每确立一批精品课,都要求这些课程修订一次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修订主要以课程内容、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实践环节三方面为重点。这里要求的教学大纲,不是章节内容的堆砌,而是本门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不只是讲授课程的大纲,还应是指导学生自学的纲要。教学大纲除了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提出明确要求外,还应根据学科的发展加以更新,提出培养学生能力的措施,阐明本课程与有关课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优化课内、强化课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并提出相应措施和办法。近年来,我们下大力量改变课程内容陈旧、因人设课的状况,鼓励学科交叉。鼓励精品课程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不断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3.要有一套新的教学方法
  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如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校在精品课建设中明确提出要改变当前普遍存在的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鼓励开展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在教学中着重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要求,充分发掘学生积极探索与研究的潜力,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增长、创新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主要起到讲清思路、突出重点、引导开拓的作用,并强调要恰当地处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同时还要求,在研究各课程的教学方法时,要根据课程和内容考虑,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无论是安排自学、讲解重点和难点,还是组织课堂讨论或在讲授中穿插讨论,都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原来“满堂灌”的过程改为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探索的过程。而在讲授过程中,要把讲授的重点由单纯讲知识本身转向同时讲授思维方法和获得知识的能力方面。
  
  4.要有一套先进适用的教材
  我校要求精品课程,尤其是基础类的精品课程要优先选用国家规划教材和教育部推荐的国内外优秀教材。在精品课教材建设中,要加强纸质和电子教材的有机结合,实现教材建设的立体化和多样化。但不论采用校内外优秀出版教材还是国外教材,都必须建设一批配套的教学辅助材料。例如,编写或介绍一些参考书、实验指导书、外文读物等等。此外,特别强调要指导学生查阅文献、阅读大量与课程教学内容相关的参考资料,以培养学生掌握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和开拓知识的能力。
  
  5.要有一套科学的考核方法
  我校精品课考核的重点,除了“三基”内容外我们要求着重考核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核的方式可以是闭卷、开卷、口试、考查或写小论文,通过全程考核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面考核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6.要有一套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我校鼓励精品课程都要尽可能应用现代化教学设备,特别是鼓励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直观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同时,我们要求所有精品课程要用信息化技术与手段,把优秀教师的教学过程及讲义等,研制成可供全校共享的教学资源,挂在校园网上,以加大推广应用和共享精品课程的力度。
  
  二、实施“六项管理”,把精品课程纳入科学管理轨道
  
  目前,我校各级各类精品课程的管理,宏观上是由学校教务处负责,教务处怎样管?管什么?怎样才能落实上述的质量标准?如何把精品课程纳入科学管理的轨道?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项研究课题。我们分析某些教学单位重申报、轻建设,一旦申报下来,就束之高阁的现象,发现问题主要是缺乏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和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各单位对现有精品课程管理的绩效,是目前精品课建设中的又一关键问题。为此我校提出教务处要对精品课实施“六项管理”。
  
  1.目标管理
  我校教务处负责对全校精品课建设的目标管理。首先是明确体现学校办学理念、整体目标对教学改革要求的指导思想;有在研究本校课程和教学应具有的特色基础上制定的建设目标;有根据学校学科专业课程体系结构而规划的总体布局;有为提供支持、服务、考核、激励而建立的科学、可行的管理办法等等。在建设中应该鼓励创新,发挥优势、主动开创、形成特色。力戒“格式化”、一般化。要建立和形成适合河北大学校情的课程建设制度和运行机制。这样才能使精品课程建设不断深入发展。
  其次,科学合理的课程建设质量标准,既是课程建设的目标导向,也是检查评估课程建设质量的主要依据。目标管理的重点是制定科学合理的、易于操作的质量标准体系,实现集教学名师、精品教材、教学改革成果于一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充分交流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提高本科课程教学的质量。主要建设目标有:建立优秀的师资和合理的梯队结构、先进的课程体系、先进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材、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成熟的网络课件,能够通过网络共享资源,发挥精品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