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学术生命在本科教学中闪烁和延伸

作者:刘俐俐

课堂讨论。在给2004级开课时,我组织了分析张爱玲《金锁记》的讨论,在给2001级开课时,我组织了分析吴承恩的《西游记》的讨论。
  再说立体性教学模式。围绕课堂和教材为主的立体式教学方面的初步探索是:
  第一,本科生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都与“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课程内容相关,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化和延伸。仅以2002级为例说明。我给2002级设计的学年论文题目是:(1)选一篇叙事性文本进行艺术价值的分析,(2)某一种文学批评方法研究。我为2002级设计的毕业论文题目是:西方后经典叙事学研究。这些选题都是在课堂讲授内容基础上的深入研究性课题,帮助学生在吸收消化课堂讲授内容基础上,根据课堂已经给予的理论线索和问题线索,查找阅读资料,进行研究。课堂教学为学年及毕业论文预留了空间,学年及毕业论文是课堂教学内容的消化和延伸。努力形成论文与课堂教学形成互相支撑,互相渗透的立体结构。让每个阶段都是整体教学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并且充分发挥每个阶段的效应。从这几年的实践看来,确实能促使学生们在做论文时不断回过头去复习所学习的内容,逐步地消化和加深理解,并且成为论文写作中的方法。
  第二,课堂教学中预留若干空白点,给学生一些理论和问题的线索。使教学效果显现为让一般学生能够听懂并掌握,但是明显地还存在进一步消化的余地,需要继续思考。对于程度更好的学生,则使他们抓住一些理论线索,产生若干有趣味的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暂时还不明晰也无力解决。所以,表面看课堂讲授是简洁清晰的,在实际上是比较难的。所以追求这种效果,是缘自相关的思考。在我看来,在我们南开大学这样综合大学中开设的文学理论课程,不应一览无余,成功的教学效果应该是这门课教学结束之后学生还会不断地翻阅所记的笔记,特别是在撰写论文和进行研究的时候,课堂讲授的内容在很长的时间段里逐渐展示其理论魅力。教学不是白开水,应显示出回味醇厚的理论魅力。学生在四年级写毕业论文的时候常说,他们回头看我当时在他们二年级开课的笔记,体会更深了。特别是一些好学生意识到了我给与的理论线索,知道在某一点上值得思考。因此在本科生阶段就开始思考,并延伸到后来的研究生学习中。一些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研究生的同学,基本是以毕业论文的题目为基础。在后来继续读文艺学研究生的学习中,继续顺着本科课堂教学中给予但是没有展开的理论线索,选择了某一具体的题目进行研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以科研促进教学的成果
  
  以教师的科学研究底蕴为支撑,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到研究的空间和相关课题的魅力,促进他们在课后从事不同层次的科学研究,并与教师的学术研究形成联系。学生的成果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1.南开大学文学院多年来学生工作中的一个品牌,就是举办“南开之光”学术节。在历届南开之光学术节中,为数不少的本科同学因为在“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课上有了心得,确定了选题而撰写的论文获奖。他们获奖的论文选题诸如《文本分析性质研究》、《浅论阐释学应用中存在的误区》、《西方的隐喻和中国的转喻诗歌及相关问题》、《对文本聚焦和叙述问题的再认识》、《<扶桑>——多层次的技巧,多维度的意义》。特别是《<扶桑>——多层次的技巧,多维度的意义》一文,可以说达到了本科同学历年学术论文的最高水平。这位获奖同学自己写的内容提要可见出所学课程对她的影响:“本文依据结构主义对《扶桑》从多方面进行了分析。规划出了功能层的结构序列,弄清了小说的基本故事架构;分析了行动层六个行动元的转换,弄清了扶桑与克里斯以及大勇之间的关系,评述了小说在历史现实、东西文化对照、人性尊严等多层面上具有的意义;在叙述层,总结了前人分析叙述技巧的四个方面,同时又专门分析了叙述视角的多重变换极其效果,尤其是全知叙述;从雅努斯原型角度分析了扶桑的两面性——主动性与被动性;利用容格的集体无意识阐述了中国移民都具有的两面性;最后点出扶桑实际上隐喻中国。”显然,她比较自如地采用诸如叙事学方法、结构主义方法、原型理论等多种理论与方法分析文本,思路清晰,理论在逐步消化吸收中发挥作用了。
  2.在课程进行中和课程结束后陆续在各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在课堂教学和讨论中,学生们产生了心得,逐步形成一些有价值的选题,我与他们切磋讨论并指导他们写成论文。发表了一些与我的选修课内容相关的论文。诸如《略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首蛇身”形象》、《<错误的喜剧>误会产生的熵增值研究》、《T930+461类故事的结构语义学分析》等都发表在《学术前沿》、《西北师范大学学报》、《延边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对于本科学习阶段的同学们来说是极大的鼓舞。
  3.效果延伸到学生的第二课堂。同学们因为选修了“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课程而对于文学经典问题有了深刻的理解,我适时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确定选题和论证。一些同学组成科研小组,以“文学经典的当代解读与审美价值的延伸”为题,获得了2006年南开大学本科生创新科研“百项工程”,我担任指导教师。目前几位同学正兴致勃勃地展开该课题研究。此外就是延伸到同学们的课外阅读书目的确定和思考兴趣点的形成。
  4.效果延伸到读研究生的过程中。近年来,我们中文专业本科生保研和考研的学生,往往以文艺学为第一志愿。而且一旦读了我们文艺学的研究生,他们本科阶段所学的“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课程储备的理论和方法作为积累,逐步得得到更好的理解消化,渐渐地发挥作用。他们读书更为自觉,问题意识和方法论意识特别自觉,在研究生读书半年之后,基本都可以获得一些心得,确定自己的选题。我的引导思路是,如果对于本科毕业论文依然有兴趣,我会引导他们以原来做过的选题为基础,在更加开阔的视野中朝更深方向开掘。比如1998级一位本科生保研的同学研究生学习阶段的论文《客路历程与纽约重构一一论白先勇<纽约客>中人物的精神世界》获文学院“南开之光”学术节的三等奖并发表于《世界华文文学论坛》,另一学生的论文《开头的意义》也获得这个奖项并以《“开头”解构之后文学批评意义何在?》为题发表于《甘肃社会科学》。一些同学从本科到研究生始终顺着一个问题线索,查阅资料,深入思考,以此为基础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达到了较好的水平,发表在《文艺理论与批评》这样的重要刊物上,深得答辩委员会老师的赞赏,并一致同意评为优秀论文。至于在本科阶段学习了“文学作品的文本分析”这门选修课,后来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或者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或者中国古代文学等其他专业的同学们,也感到受益匪浅,初步形成的分析方法论意识,在潜移默化地支撑着他们进入到这些学科的学习中,让他们的学习更加理性和自觉。
  
  四、在本科生教学中产生理论灵感与深化科学研究
  
  作为博士生导师,虽然有繁重的培养硕士生和博士生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