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教材建设如何适应大众化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
作者:马知恩
重要问题:一个是如何适应大众化教育新形势的需要;另一个是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两个问题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我们教育的主要目标,而大众化教育阶段是当今的现实情况。
一、教学改革和教材建设如何适应大众化
教育阶段的需要
我国今年本专科招生人数将达到530万,比1998年的108万增加了近4倍,这标志着我们国家的强盛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反映了我国正向“学习型社会”奋进。然而这一新形势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学生平均入学水平下移。这种下移包括学习的基础、能力和自觉性。这给教学组织、教学要求、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们普遍关心两个问题:一个是如何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另一个是如何促进优秀学生成长。我们认为解决这两个问题的一条出路是推进个性化教育。在入学水平相差悬殊的大众化教育阶段,仍沿用计划经济时期的教学模式,统一要求,统一规格培养人才,显然是不现实也是不合理的,应该发展不同学生的长项,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优秀人才。例如,有的学生适合于搞研究、搞设计,有的擅长于动手实验、从事工艺,有的适合于经营管理,而这种差异可以使他们在学习的基础、知识结构、能力培养等方面有不同的侧重。要推进个性化教育,就必须给学生留有足够的自主选择的时间和环境,为了使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有可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发展自己,我觉得应该进行以下两方面的改革:
1.调整并适当降低教学基本要求
现在许多课的教学基本要求是20世纪90年代初精英教育阶段制定的。一方面,未能反映近10年来的教育改革成果。另一方面,在大众化教育阶段某些要求对一些学生来讲是难以达到的。例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使用最普遍的高等数学教材是同济大学所编的教材,但现在有些地方院校反映,按教育部20世纪90年代颁布的教学基本要求,使用这套教材,尽管一再降低考题水平,仍常有30%甚至更多的学生不及格。在这种要求下,有些学生耗尽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仍然达不到要求,不仅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长项,而且把自己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也毁掉了。与其这样,何不把要求降低一些,让他们达到学习后继课程和今后从事某类工作必需的最低要求,把时间和精力腾出来发展自己的长项呢?所以适当降低教学基本要求表面看起来似乎是消极的,但从培养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优秀人才来看是积极的。上届数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正是基于这种观点,调整了工科高等数学的教学基本要求。
2.按层次分流培养
个性化教育对专业课来讲更多地表现在选择不同的方向和课程,对基础课而言主要应体现在选择课程的不同层次。基本要求是各类学校的学生所必须达到的最低要求。不同学校应针对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生制订本校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大纲,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的成长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环境。理想的做法应该是实施完全的学分制,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基础、特点、兴趣和志向来发展自己。在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对于基础课程来说,打破专业界限,按学生层次进行分流培养是一种比较可行的过渡方案,那种拘泥于按专业类型分班授课的传统教学组织方式,在学生程度悬殊的情况下,势必束缚优秀学生的发展,同时也不利差生的学习。西安交大高等数学课程在电类专业进行了六年的按层次分流教学,按学生基础分为A、B两个层次,在一定时期内允许流动,采用不同的教材和要求,效果良好,在期末统考中,无论A类和B类的平均成绩均高于全校平均分,不及格率明显低于全校平均水平。
适当降低教学基本要求与按层次分流培养或者实行完全的学分制必须同时出台。这样才能使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时间和精力上有余力、在环境上有可能去发展自己的兴趣和长项,为国家培养出不同类型的优秀人才。为了适应这种个性化教育、分层次教学的需要,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组织和管理模式,也需要使教材建设更加多层次化。当前对高等数学教材而言,大多按90年代颁布的教学基本要求编写的,急需出版一些具有不同特色的更低要求的本科教材。
二、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如何适应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九五”与“十五”期间,在教育部的领导下,广大教师对教材改革与教材建设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实践,取得了不少颇有成效的成果,涉及教育思想、教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改革、教材建设等一系列问题。上面所讲的个性化教育和分层次教学也是在进入大众化教育时期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理念和途径。教材是教学改革成果的结晶,是知识和能力的载体。教材建设应该层次化以适应大众化教育的需要。但我们认为无论那个层次的教材都应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致力于学生科学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各种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创新型人才的成长。只不过在内容深度和广度的要求上、分寸的把握上以及侧重面上有所不同而已。下面结合工科数学的情况,仅就教材建设问题谈谈我们的认识和做法:
1.基础知识是培养学生素养和能力的最好载体
培养学生良好的素质和能力是需要各个教育环节共同配合的系统工程。大学的基础课程,首先应该通过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与本学科有关的基本科学素养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今后适应社会知识快速增长的需要、不断学习本学科新的知识奠定良好的基础,而本学科的基础部分是这种素养和能力培养的最好载体。基于这一认识,“九五”期间,我们把工科数学系列课程划分为三个层次:将研究连续量基础的微积分、离散量基础的线性代数、随机量基础的概率统计以及数学应用基础的数学实验作为四大基础定为必修课,作为第一层次:提出数学物理方法等四门现代工程中常用的数学方法作为选修课,为第二层次;设立现代数学知识专题讲座,作为第三层次。我们主张在学时数限制的情况下,优先保证四大基础,以确保学生具有必备的数学素养和知识更新的能力。
2.内容和体系的科学性是教材质量的基础
像数学这样的基础课,其教学内容比较经典成熟,但仍应该根据科学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地吐故纳新,改革体系。我们在编写面向21世纪教材时,就此问题做了两方面的努力:
(1)鉴于当今数学发展和应用的综合性,并考虑到高效率地传授知识,加强了分析、代数、几何不同学科内容间的有机结合和相互渗透;对某些相关课程进行了重组。例如,将复变函数、数理方程、积分变换、变分法与小波变换等内容进行了重组,形成《数学物理方法》新教材。
(2)从当代科技发展对数学的要求和培养学生必备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出发,用现代数学的思想、观点为指导,重新审视教学内容,吐故纳新、削枝保干。例如,用现代数学的观点、术语和符号统率经典内容,加强向量的运用,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