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的探索

作者:王淑慧 王庆华




  研究型大学的建设不仅要求高质量的研究梯队、研究课题和研究成果,同时衡量研究型大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是学校对研究性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对本科生的培养;而在本科生的培养过程中,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设置与研究性课程的教学方式不仅是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习惯的基础,也是构建研究型大学的基石。
  1984年10月美国高等教育研究小组提出了《投身学习,发挥美国高等教育的潜力》的报告。“要求学生不但要成为知识的接受者,还要成为知识的探索者、创造者”。1988年,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报告,“报告建议建立以‘研究为本’的学习标准,使学生从入学第一年开始就在尽可能多的科目中,参与研究活动,将探索为本的学习、合作努力以及对书面语口头表达能力的要求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美国研究型大学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发现、评价和运用学习资源的能力;在团队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以多种方式有效交流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运用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和发展的智力,成为终身学习者”。
  我国大多数高校本科教育的教学现状与美国研究型大学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更多的教师仅仅是传授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教师的讲授过程与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简单,而且省力,其结果是被培养者基本形成固定的思维模式,严重缺乏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团队和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严重影响我国创新人才的培养,以及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
  本文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中心,探讨教学体系中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课程建设的有关问题,希望能够促进经管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探讨。
  笔者认为,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课程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定的区别。从广义来看,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一种教育理念或策略。从狭义上理解,它是一种专题研究活动,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应当指出的是,不论广义还是狭义,研究性的学习都可以渗透于目前高校开设的所有学科和所有课程的教学活动之中。课程的研究性学习是培养研究性人才的基础。因为,只有各门课程均以问题研究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研究性课程是指以培养学生具有永不满足、追求卓越的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中学习到的科学研究方法、获得的丰富且多方面的体验为基本内容;以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主采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开展研究为基本的教学形式的一系列课程。研究性课程的建设就是要对目前各学科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及考核方法等教学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革和创新。
  
  一、针对低年级学生设置研究性的学习课程
  
  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在本科一、二年级的课程中大多开设“seminar”跨学科的课程。目的是在学生刚刚开始大学生涯时给学生以独特的学习体验,鼓励他们进行广泛的阅读、开展充满活力的讨论、学会有效的写作。
  借鉴美国的经验,我国综合性大学的经济管理学科,也可对一、二年级的学生广泛开设类似“seminar”的课程。例如,可以针对所有一、二年级的学生,开设“宏观经济形势对企业管理的影响”选修课,指导学生就其中某个或多个专题进行研究,如针对“汇率政策的变化对进口原材料价格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为主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收集调查信息、分析调查数据、撰写调查报告,让学生学会调查研究的过程。以此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研究性的思维能力,为日后学生进行研究性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个阶段的教学,要求教师给学生充分的、全过程的引导,以学生为主进行具体实施。这类课程强调的是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学会研究,淡化研究结果。
  经济管理各专业的学生,都要学习大量的数学课程。学生对为何学习这些数学课程,各门数学课程与经济管理专业的关系如何有许多疑问,就目前的状况而言,这些疑问可能会伴随到学生毕业。如果开设类似seminar的选修课程,指导学生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发现各种各样管理中的数学问题,并讨论解决这些问题可能用到的方法,不仅能为学生建立起数学方法和经济管理之间的桥梁,更重要的是,为日后应用定量方法研究管理中的问题指明方向。
  
  二、将传统课程改造为研究性的学习课程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必须改变目前多数课程的教师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学校应对基础课程(包括公共基础课与学科基础课)的教学作出统一要求,每门课都应安排一部分学时(至少1/3学时)进行研究性教学,使学生养成研究性学习的习惯。一般而言,一门课程可利用2/3学时,讲授课程的重点与难点理论知识,仍以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为主。而其余的1/3学时应采用公开讨论课的形式,一方面强化理论知识的应用,如进行个别案例的讨论;另一方面,围绕课程内容讨论经济社会中的热点问题或学科的前沿问题。在公开讨论课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把握讨论课的基本方向和对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引导,保证讨论课的效率。学生要想在公开讨论课上取得好成绩,必须利用各方面的信息资源,对确定的讨论题进行充分的准备,这样才能够在课堂上大胆发表意见,进而对他人的观点进行反驳。
  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保证了课程主要知识的学习效果;另一方面,通过讨论式的学习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而且使学生真正明确学习某一课程的目的,强化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深入理解,培养应用能力。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培养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习惯。以经济管理类各专业的培养计划为例,一至五学期的各门基础课程、部分学科方向课程,均可采用这种教学与学习方式。
  
  三、设置综合的研究性课程
  
  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在高年级的本科课程中,开设“高峰体验课程”。有人将其定义为“有计划的学习体验,要求学生合成先前学习的内容,并把新知识与既有知识基础整合,以解决模拟的或者真实的问题”。实际上,在北京化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培养计划中已经存在这种课程的雏形,例如在会计学专业设置的“会计学案例(双语)、“审计学”、“高级会计学”课程;在财务管理专业设置的“财务管理案例(双语)”、“财务分析”、“高级财务管理”课程。这些课程的突出特点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具有较大的综合性,二是具有较强的应用性。
  对此,学校应要求在各专业的培养计划中明确设置至少两门这类综合性课程,而且要求教师以专题研究或案例

[2]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