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研究性学习课程建设的探索
作者:王淑慧 王庆华
研究为主要教学方式。对于专题研究的课程或内容,通常可采用学生课堂演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讨论、实验室模拟等形式进行教学;而对于案例研究的内容或课程,可采用情景再现、课堂讨论、学生演示等方式进行教学。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时,不仅应注重结果,更重要的是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方法,使学生加深研究过程的体验。让他们学会“研究什么”和“怎样研究”。
这种综合性课程的学习,既整合了以前学习的知识,又将其知识集中解决某项专题研究中的问题或案例研究中的问题。学生不仅能够在学习方法上得到升华,而且培养了学生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能力;锻炼了学生分析和解决管理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在管理团队中的协作能力。简而言之,培养了学生的研究能力。
四、关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考核与评价
无论一、二年级的贯穿于所有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还是综合研究性课程,对学生的考核和评价均应包括两部分内容。其一,是课程中重点、难点知识的考核,以保证基本知识的掌握。其考核方式应包括平时作业、课堂提问、期中和期末考试等传统方式,该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应不高于50%。其二,是对公开讨论课、综合研究性课程的专题研究或案例研究质量的考核,其考核的核心内容应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质量。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质量的考核,应根据学生对讨论课的准备情况、课堂发言的主动性与质量、专题研究或案例研究的情况进行评价。应当指出的是,讨论课、专题研究或案例研究,是对基本知识的综合运用。该部分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应不低于50%。
考核的具体方案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在师生协商的基础上提出。鼓励由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自己设计评价方案,对自己的研究情况加以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
评价要贯穿于研究的全过程。操作时可以重点从三个环节,即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着手。
开题评价要关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设想的意识和能力,促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进入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中期评价主要是检查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资料的积累情况,以及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困难和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情况等。对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对于在研究中学生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要通过教师指点、学生小组内部讨论、学生小组间交流、寻求校外帮助等方式予以解决。
结题评价主要对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全过程的情况、体验情况、资料积累情况、结题情况、研究结果及成果展示方式等进行评价。
所有的评价既要考虑学生参与活动、达成学习目标的一般情况,又要关注学生某一些方面的特别收获,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要使认真参加学习活动的学生普遍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要让研究上卓有成效的少数优秀学生脱颖而出。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既要着眼于对整个小组的评价,又要注意个人在课题研究中所承担的角色、发挥的具体作用和进步的幅度,以及沟通、协作和协调能力。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