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课堂教学效果学生问卷及分析

作者:何素敏 何新凤 王金发




  
  4.两个开放性问题的作用
  两个开放性问题虽然回答的学生不多,但回答的内容对了解学生的意见还是很有帮助的。例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方法方面得分较低,从学生所写的建议中可看出,这位任课老师因经验不足,上课时声音太小,加上多媒体课件和上课不够生动,重点不突出等等,致使这位老师的教学效果较差。这些具体的建议对老师改进教学方法很有帮助,值得保留。
  
  三、几点思考
  
  1.课堂教学效果学生问卷是一种好形式
  2002--2004学年度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学院开设的课程总体上是比较满意的,而且满意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这说明课堂问卷的本身就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推动力。近几年,本科招生人数大量增加,原本30~60人的班级变成了100多人的大班。再加上,一些高校将本科教学放在次要的地位,少数教师将授课看成是“完成学时”任务的,因而不认真备课,不研究教学方法,导致教学质量下降。我们在2002学年初次进行全院课程质量调查时,曾遭到极少数教师反对,但我们坚持公开、公正进行问卷,认同的教师越来越多。一些教师都十分关心学生的问卷结果,有些教师来到学院认真查阅了学生的问卷表,找出差距,改进教学质量。
  
  2.学生评价的公正性
  如此大规模的开展课堂教学效果的学生问卷,开始也有人持怀疑态度,甚至有人认为,教学越认真和越严格的教师得分越低,还有人担心有些教师为了获得学生高评价而降低要求。经过几年的实践及我们的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学生是公正和公道的,凡是教学认真、严格要求的教师得分都较高,至今还未收到一例因严格要求而得到较低评价的投诉。
  
  3.授课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需要培养
  通过连续几年的大规模课堂教学效果的学生问卷,使我们得出了这样一个推理:授课既是科学也是艺术,教师需要培养,我们必须摒弃有博士学位就一定能上好课的不正确观点。学生问卷显示,总体上满意度较低的是一些年轻的、较低职称的理论课教师。他们多数是经验不足,所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是提高首次上理论课的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在这方面学院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1)制定了一些鼓励政策作为激励机制。如选拔中青年优秀教师出国培养或参加全国有关高等学校举办的课程研讨班;每学期对问卷调查满意度为4分以上的老师,学院给予奖励:同时以测评结果为依据,每学年奖励2名优秀教师。(2)进一步规范各种教学管理制度,完善薄弱环节。如:①建立试讲制度,从2002年开始学院对新上课和上新课的老师实行试讲评分;②组织任课教师进行了多期的教育技术培训,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③制订鼓励年轻教师,特别是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讲授实验课的政策,学院要求近3年毕业的具有博士学位的青年教师,必须先参与2年左右的实验课程教学工作,积累一定的教学经验后,才能申请承担本科理论课程的主讲老师。(3)加强对教师队伍的梯队建设和对新教师的培训,比如各门课程由相关老师组成课程组,让新教师跟有经验的老教师随堂听课,使他们有机会互相研讨、学习。学院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有全国名师奖获得者举办的“研究性教学”研讨班。
  
  4.加强对问卷调查工作的宣传和评估
  在初期,由于组织宣传不够,有些老师和学生对问卷调查认识不足,持抵触态度,对问卷调查这项重要工作的目的、意义,内容、要求不甚了解,因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厌烦情绪,有些甚至不愿合作,最终影响了问卷的准确率、回收率。我们有时会发现,部分学生利用填表发泄对教师的不满情绪,在各项评分中均填最差的一项,而有的学生则不负责地全打满分,使评估工作失去意义。因此,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问卷调查的宣传工作,提高对课堂教学评估问卷调查工作的认识,本着对学生、教师、教学负责的态度,认真组织好这项工作的进行。
  成立专家组,对调查的结果进行权威分析和对出现的问题采取有力的改进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建立多层次教学质量监控评估体系
  为使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需要建立多层次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包括学院督导组听课、领导听课制度化、教师相互听课等。但是,无论如何,学生的评价是最重要的,他们是自身利益的维护者,也是我们的服务对象。
  (本文作者之一王金发是首后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莫获得者)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