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9年第1期
情绪社会化与儿童道德发展
作者:乔建中 熊文琴
一、情绪社会化与道德发展
情绪社会化是指个体根据社会要求理解、表达、调节自己的情绪活动,以实现与社会要求或预期相一致的过程。其与道德发展虽然在概念上有所不同,但是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情绪社会化与道德发展在个体发展中具有统一性。从形式上看,不论是情绪社会化,还是道德发展,都是指个体作为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都体现着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某种社会关系的客观状况,都反映着一定时期社会实践的客观要求。情绪社会化与道德发展不是人的自然属性的体现,而是人的社会属性的体现。尽管遗传为人的情绪社会化和道德发展提供了生物学前提,但是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下,并通过个体的主动实践,人的情绪社会化和道德发展才能得以实现。而且,个体所处的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不同,情绪社会化的程度与道德发展的水平也会存在明显差异。从内容上看,情绪社会化与道德发展相互交叠、兼容,道德发展是情绪社会化中的一个极其重要方面。道德作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增进社会和谐的社会行为规则和价值观念,是人的社会属性的核心体现,因而个体情绪社会化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掌握社会公认的行为规则和价值观念,以不断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其次,情绪社会化与道德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个体情绪社会化是在与他人、群体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过程中进行的,其间,个体不断学习和掌握生活方式、交往技能等社会经验体系,不断建构和完善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社会关系系统,并学习和掌握与之相应的生活态度、价值观念、行为规则等道德规范,逐渐形成社会生活必备的道德品质。换句话说,在个体情绪社会化的每一阶段,社会对个体都有相应的道德发展要求。以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为例,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自我中心阶段”或前道德阶段(2-5岁),该阶段儿童缺乏按规则、规范行为的自觉性,在亲子关系、同伴关系、价值判断等方面均表现出自我中心倾向;第二阶段为“权威阶段”或他律道德阶段(6-7、8岁),该阶段儿童表现出对外在权威绝对尊重和顺从,把权威确定的规则看作是绝对的、不可更改的,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时完全以权威的态度为依据;第三阶段为“可逆性阶段”或初步自律道德阶段(8-10岁),该阶段儿童的思维具有了守恒性和可逆性,他们已经不把规则看成是一成不变的东西,逐渐从他律转入自律;第四阶段为“公正阶段”或自律道德阶段(10-12岁),该阶段的儿童继可逆性之后,公正观念或正义感得到发展,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由此可见,个体情绪社会化与个体道德发展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情绪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促进道德发展水平的增长,道德发展水平的增长又进一步加快情绪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二、情绪社会化与儿童道德习得
在个体道德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于儿童与外界相互作用的方式还处于感性体验水平,因而他们对道德价值、道德规范等信息的接收和习得,都以情绪互动为初始线索,并在情绪社会化的过程中进行。在此阶段,当儿童处于不熟悉或不确定的行为情境中时,他们就会通过表情动作积极地与照料者进行情绪互动,一方面“陈述”自己的状况和需求,另一方面获取确定性的或支持性的信息。如果照料者对该行为情境以及儿童应付该情境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支持性和鼓励性的情绪反应,儿童就能从积极的意义上确定该情境与自身的关系,并获取什么是可做、什么是可行的信息;反之,如果照料者对此表现出反对性和惩罚性的情绪反应,儿童就会从消极的意义上认识该情境与自身的关系,并获取什么是不可做、什么是不可行的信息。例如,当儿童看到其他儿童因摔跤而哭泣时,最初可能会表现出漠不关心,甚至觉得好玩,但是妈妈对此表现出明显的否定性表情。并过去亲切安慰那个哭泣的孩子,那么儿童会重新认识该情境与自己的关系,并了解到同情别人是该情境中受赞赏的情绪反应,尽管儿童不一定理解其中的道理。
与儿童接收道德信息的无意性相比,照料者在情绪互动中传授给儿童的道德信息常常是有预定目的的。为了促进儿童更好地成长,他们会在照料过程中,根据社会的要求和自己的经验,用儿童能够接受的方式传递一系列对待事物的态度、评价行为的标准、约束行为的纪律,并根据儿童的情绪活动与之匹配程度予以及时奖惩强化。其结果,儿童在努力使自己的情绪活动不断符合照料者要求的过程中,也逐渐接受和习得一系列有关对错、好坏、是非、善恶、美丑等道德信息和道德行为方式。
谈到儿童情绪社会化与道德发展的关系,不能不提到以“母婴依恋”为代表的依恋关系在儿童早期发展中的作用。“母婴依恋”就是母亲与婴儿之间稳定的情绪联系的建立,表现为婴儿努力寻求企图保持与母亲亲密的身体接触或不愿与母亲分离的情绪。良好的“母婴依恋”的形成,主要取决于起主动作用的母亲一方。在婴儿饥渴时能及时满足。为婴儿提供充满爱心的照顾;当婴儿遇到危险时及时出现在婴儿面前给予妥善处理,善于理解婴儿的各种要求,使婴儿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反之,则使婴儿产生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这种早期的情绪依恋为婴儿提供了一种基本信任感,是儿童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与别人建立密切的情感联系,能够恰当有效地同其他社会成员交往的基础。有充足的研究资料证明,缺乏母婴依恋感的儿童,不仅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而且常常表现出胆小、自卑和孤独,做事谨小慎微,无所适从,不愿主动探索新事物,难与他人建立友谊或友好相处。而母婴依恋正常的儿童,具有安全感,容易对周围的人和事产生信任感,易于与人建立良好关系,愿意主动探索和学习各种新事物。另外,心理学家哈洛的“恒河猴社会性剥夺”实验也表明,那些童年时期缺乏母婴依恋的母猴,自己做了母亲后很难对自己的子女表现出应有的关怀和照料,即在生下小猴子后根本不会照顾,不仅缺乏母爱,有的甚至粗暴地对待小猴,致其死伤。由于“母婴依恋”的状况直接影响儿童的情绪发展以及对待外界、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因而会通过影响儿童的性格发展对儿童的道德发展产生长期性的影响。
三、情绪社会化与儿童道德发展
随着儿童交往范围的扩大,他们的情绪社会化中的道德色彩越来越浓。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人都有交朋友、觅知音的归属需要,希望得到别人的承认和接纳,成为受欢迎、受尊重的一员。儿童也不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