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2006高考备考攻略(八)

作者:韦秉文




  山阴又宽坦了,有不平的起伏,杂乱的树木。光从山后过来,捎过树木石头和起伏的地面,立刻又幻化出浓浓淡淡多少层的光和影, 随着阳光转动,在变换形状,变动位置。山的阴是这般复杂,却又这般坦荡,只是阴不浓密,不紧聚,很散漫的。
  烟有影子,云有影子。烟的影子太稀薄,没阴。大晴天,几团云浮过,立刻印下几块黑影,来不及有阴,云又过去了。整片的浓云,蒙住了太阳,够点染一天半天的阴,够笼罩整片的地,整片的海。于是天好像给塞没了。晦霾中,草像凄恻,树像落寞,山锁着幽郁,海压着愤恨,城市都没在烟尘里,回不过气的样儿,沉闷得叫人发狂,却又不让发狂,重重的镇住在沉闷里,像那棵树,落寞的裹在一重皮壳里,像那草,乏弱得没有了自己,直觉得凄恻,不过浓阴不能持久,立刻会变成狂风大雨。持久的阴,却是漠漠轻阴。阴得这般透明,好像谁望空抛了一匹轻纱,软薄得飏在风里。虽然撩拨不开,却又飘忽得捉摸不住。恰似初解愁闷的少年心情。愁在哪里?并不能找出个影儿。缺少着什么?自己也不分明。蒙在那淡淡的阴里,不是愁闷,不是快活,清茶似的苦中带些甜味。风一吹,都吹散了。吹散了么?太阳并没有出来,还是罩在轻阴里。
  夜,有人说是个黑影,可是地的圆影,在月亮上,或是在云上,或是远远的投射在别的星球上。夜,是跟着那影子的一团大黑阴。黑阴的四周,渗进了光,幻出半透明的朝暮。在白天,光和影包裹着每件东西,靠那影子,都悄悄的怀着一团阴。在日夜交接的微光里,一切阴模糊了,渗入了夜的阴,加上一层神秘。渐渐儿,树影,草阴,墙阴,屋阴,山的阴,云的阴,都无从分辨了。夜消融了所有的阴,像树木都烂成了泥,像河流归入了大海。
  (选摘自《中国现代散文选》)
  1.用自己的话概括第一段文意。(不超过20个字)
  2.“那时侯,墙阴屋角,若有若无的怀着些不透的秘密”一句中的“秘密”指的是什么?
  3.作者独到的体察和精确入微的表达完成了“阴”的“表现”。概括说明文章是如何描写云阴的?
  4.联系全篇,说说作者为什么淋漓尽致地描写那看得见、摸不着的空灵之物“阴”,抒发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答: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对这篇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阴》通过对客观景物的形象描绘,含蓄地告诉人们,世间万物都有“阴”,阴阳交替是事物的根本规律。
  B.作者开始是比较笼统地表现自然的阴阳、明暗变化,接下来则是具体地表现世间万物都存在的阴阳明暗。
  C.作者擅长用感性的形象来表达一个抽象的意念,文中把松柏的阴写得“叫人觉得严肃”,把杨柳的阴写得“像闲适中的清愁”,把小草的阴写得“像在低头凝思”便是。
  D.本文以拟人化的手法把不同的景物描绘得淋漓尽致,隐含哲理,暗合我国古代思想家用阴阳学说解释自然界互相对立和互相消长的物质力量。
  E.文章通过光与影、明与暗的变化,尽兴尽情地描写了“阴”这个看得见、摸不着的空灵之物,重点表现了作者对阴柔和阳刚之美的肯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