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2期
2005年高考优秀作文展评(五)
作者:佚名
四季轮回,春秋变幻,那些宗庙祠堂里文官武将的石像,失却了当年的文质彬彬或威严勇猛;在改朝换代的时光中一脸漠然。历史风化了他们颜容,却将那些“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的影像雕刻得愈发清晰。我们赞颂着他们“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精神自由,称许着他们热颈抗暴政的铁血人格,虽然我们不知道他们葬身何处,捧着鲜花却不知如何吊唁,但这些英雄的名字,已镌刻在历史的纪念碑上,时间会记得他们,他们与这时光同在。这些人构成了人类前进的先驱。
我想,我们的生命需要开发出一种敢于创新的精神。一个四平八稳的圆圈固然规整而有序,但那不规则的多边形如同黑夜中闪烁的光芒,它的辉煌足以将我们暗淡的人生照亮。人的生命在于创造,在于努力地生存。新的创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也是整个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保障。因循守旧,使中华民族在160年前的中西文化碰撞中无法摆脱多灾多难的宿命,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平衡这历史的不公殚精竭虑,他们试图冲破旧制的樊篱,创造一个大同的世界,面对这一幕幕创新的历史和这些与时俱进的人们,我们将如何告慰?
总是万水千山,总是收不回的目光,苏格拉底有云:“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虽然生命无法复制,我们绝对有能力用自己的双手使生命更加丰富,也更加美丽。静观世界求一是,诚对苍生不二心。大江流日月,春秋代古今。面对这样一个创新的时代,我们有什么理由躲躲闪闪的呢?
点 评
“谁是英雄”?是“稳定,规范,面积大”,周旋有余地,棱角都被磨得干干净净的中庸之徒呢,还是有所作为、敢于创新、铁骨铮铮的人类前进的先驱呢?题目富有启发性,紧紧地抓住了读者的心,让你走进文章,去与作者一道探讨。文以“谁是英雄”为题,并以此贯穿全文,论据充分,论证有力,令人折服。考生的文史知识积累和写作能力的功底都相当丰厚,思路清晰,字里行间饱含浓郁的文学气息,文中的许许多多铁的事例,顺手拈来,旁征博引,一气呵成,具有极强的感染力与说服力,读来令人击节赞叹!语言鲜活脱俗,清丽顺畅,而又极具个性化,可谓“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皆无”,像“静观世界求一是,诚对苍生不二心”“大江流日月,春秋代古今”……这样意蕴隽永的精彩文句比比皆是,“引用”“对偶”“排比”……的应用也娴熟得体,全文有理有据,情理交融,文采斐然,洋溢文化的美感。
(傅望华)
晶莹雪·寂寞林
福建考生
曾不止一次为黛玉含恨而死流泪满面,又曾不止一次为宝钗不得幸福而感慨不公,不知道雪芹先生为什么要让两个同为日月之精华的奇女子,在大观园中悲惨地结束一生。
记得曾看过很多关于钗黛二人孰是孰非的评论,觉得颇为愤慨。无论是宝钗还是黛玉,她们同是世间最美丽的女子。我怜黛玉,也惜宝钗,因为她们让我看到了女性特有的美丽与气质。
一、大家闺秀篇
或许这个标题是百年来人们对这位商贩小姐统一的评价吧。不错,宝钗是一位恪守封建礼教、严格遵守道德规范的小姐,可正是她的沉稳与规范才让她令人刮目相看。小小年纪就能够处理好上下关系,老夫人喜欢,丫头们乐意,这样的好小姐上哪儿去找啊。
宝钗处事能力强却从不外露,仅是在凤姐儿生病的时候,她推辞不过,只好帮忙处理一些家务事。可是从她对事情的处理中,便能看出她的睿智与过人之处。
其次,在大观园要比的便是美貌与才能,这两样她都具备,此乃天下奇女子。
其实宝钗是规矩的,宽容的,她不介意一得一失。她有宽广的心胸,她敢于承担生活所有的不幸。宝钗啊,你就像一个圆,毫无棱角可言,从不刺痛别人,又善于帮助别人,你的心胸是那么宽,你为人是那么好。
你让我看到了一个女子特有的温和。
二、泪水长流篇
也许黛玉最显著的标志就是那双哭肿的像桃核一样的眼睛了,不知道这玉儿的眼泪为什么如此之多,哭得让人断肠。
在大观园中,这位恐怕就是最引人注目的了吧。由于家庭变故,从小寄居外祖母家的她变得小心翼翼,生怕被人耻笑了去,正是这样,才使得她多疑、猜忌。然而在骨子里,黛玉就是水一样的柔情。
对待自己的爱情,黛玉敢于追求,她愿意表露出来,希望宝玉能了解。在这一点上,她突破了封建礼教对女子的束缚,打破了这些规矩。尽管她最后含恨而死,但仍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敢爱敢恨,敢突破,敢创新的奇女子。
虽然黛玉有时会有一些小性子,小心眼,但这始终无法抹去和遮住她独有的光辉。黛玉啊,你就像是一颗星,虽锋芒毕露,难免刺痛他人,可你是那么特别,与众不同。
你让我看到了一个女子特有的气质。
三、合篇
无论宝钗,还是黛玉,无论是圆,还是星,她们各有各的光辉,各有各的美丽。宝钗的规矩——像圆;黛玉的新颖——像星。
我们看宝钗,也看黛玉;我们爱宝钗,也爱黛玉;我们要学做圆,也要学做星,闪耀着独特的美丽光环。
点 评
这篇考场作文思路清晰,角度新奇,想象力不凡;层次安排严谨,从“圆”形与“星”形分别联想到《红楼梦》里两个同为日月之精华的奇女子:守规矩的宝钗,像“圆”;求新颖的黛玉,像“星”。然后,分为三个部分写:(一)用“大家闺秀篇”写心胸宽广、温和宽厚的宝钗;(二)用“泪水长流篇”写锋芒毕露、敢爱敢恨敢追求的黛玉;(三)用“合篇”为前面的宝钗和黛玉作总结——“她们各有各的光辉,各有各的美丽”“我们要学做圆,也要学做星,闪耀着独特的美丽光环”。由“总”写两人,到“分”述“宝钗”和“黛玉”,最后又以“合”(即“总”)写两人收篇;全文前后照应,浑然一体。文中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学味,语言鲜活,文采盎然!
(傅望华)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