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中学新诗教育:在夹缝中寻找道路

作者:孙晓娅 霍俊明 张洁宇 张桃洲 林喜杰 姜 涛 鲁华夏




  现在的诗歌教育还是有希望的,一些学校设立了诗歌选修课,尽管每个学校落实的情况不一样。我们正在研究诗歌教学的内容,这是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的问题。语文教学的内容不能继续原来的模式了,一定要有一个改变。新诗教育是一个很复杂的内容,必须要懂教育,懂课程设置理念和诗歌教育心理,然后才能慢慢去建立一种教学模式。我们的新诗教育和美国的理解不一样,和香港、台湾的也不一样,因此需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和学校发展的教育模式。现在还是在做探索和研究。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让一些人适时地热爱诗歌,尤其是让孩子们热爱诗歌。我们不要再抱怨,也不要再说诗歌的现状是什么样,我们要让人们发现诗歌的乐趣,多宣传、多做工作。
  姜涛: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古典诗歌而不喜欢现代诗歌,这和现代诗歌的整体形象有关,喜欢现代诗歌的人,大都是一些激进、苦闷的文艺青年。
  林喜杰:在韩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孩子们在小学就开始写新诗,这种情况特别普遍。我们要向孩子多宣传,宣传有很大的导向作用。现在我们已经看到曙光了,就是开了新诗选修课。条件好了,新诗教学就会慢慢地规范和普遍。
  还是应该让孩子们写一点新诗。中国的诗歌教育,尤其是新诗教育,大家知道得少,只是了解表面。教育是对人的一种激励,诗歌最能表现这种作用,激励我们的情智,唤醒很多东西。我们现在没有很好的方法,或者我们需要换一种方法。这事在学校教学中落实最好,而且越早越好。搞语文教学法、语文教育建设的人,还有从事诗歌研究的人,要在不同层面上去关注它。
  目前看来,专门搞学术的人不太关注诗歌教学,而很多搞语文教学法的人又不太懂诗歌教学,教师也不愿意去研究诗歌教学,再加上要应试,课时也非常紧张,结果慢慢就把这一块给忽视了。再有一个就是教育的导向问题,我们要慢慢来,对教育我们还是要有一种期待的态度,语文教学或者说诗歌教育要在夹缝中寻找到一条自己的道路。
  姜涛:林老师的发言给我很多启发。诗歌教育不只是理念辨析的问题,更是一个实践的问题。现在很多教材是由大学里的学者编写的,学术含量很高,但不一定适合教学。比如,我看到一些诗歌读本,有意识地介绍一些诗歌的观念、知识,比如什么是象征、什么是意象、什么是节奏、什么是细读等,这样的传授方式有系统、有方法,表面看很好,但这种过于知识化的方式是否适用于课堂,我也是怀疑的。比如,拿到一首诗,教师像写论文那样进行剖析,结果可能会把这首诗给破坏了、肢解了。有阅读经验的人都知道,读诗没有一定的方法、规律,阅读是整体的感受。就像人与人的接触一样,你见到一个人,和他聊几句,他是否有魅力、你是否喜欢他,就很容易知道了,用不着分析他的人格、来历。其实,诗歌教育和诗歌研究是两回事。我在大学里也讲新诗,虽然是搞这一行的,可是在教学中最不愿意讲的就是新诗,因为讲小说、讲思潮、讲理论都很容易,但是拿一首新诗去分析,分析了半个小时,没有人听。你写文章可以,别人可以读懂你的文章,但是讲课不能这样讲。讲诗需要一种特殊的方法,这种方法我自己也没有找到。刚才林老师的思路很好,激励学生的兴趣最关键。诗歌和其他文体不一样,只作为阅读的对象还不够,它也是一种生活,在读之外最好还要去参与,和它发生更内在的关系。
  林喜杰:我们可以看看香港、台湾的做法。教师首先要告诉学生怎么写诗,怎么读诗,怎么操作。香港把新诗史都融入每一篇文章中去,看看我们教材中新诗史的发展脉络,好多好诗都略过去了,我们看到的选篇就没有一个体系,选篇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如果语文教师有能力,只好自己尽力去弥补这种缺陷和漏洞。新加坡的教材大家也可以看一看。
  大学研究者对中学教育关注很少,这是一个遗憾。学术界与基础教育界的隔膜也很大,我觉得诗歌教育不是一个、两个人的,它需要一大批人去做。
  教师的教案很重要。此外,我们也要做一个学案,让孩子们一看就知道新诗怎么写。很多搞教育的人特别不负责任,教参漏洞百出,拿教参上课,孩子也累,教师也累。
  鲁华夏:我有这样一个想法,在中学新诗选修课中,我们是否可以采用大学上课的模式,把一些有代表性的诗人单独提出来作一个专题进行讲解。比如很多学生对徐志摩感兴趣,我们就可以把他列为一个专题,教师对他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给学生讲透彻、讲清楚。在教学中更多地去讲那些学生感兴趣的诗歌和诗人,首先可激发学生对新诗的兴趣,有了兴趣之后,学生就会主动学习。我们还可以借助其他渠道来吸引学生。比如在讲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时候,很多学生就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有一个学生就花了一个暑假的时间来研究海子,并得出了他自己的结论。通过专题研究或许可以解决大学研究成果和中学教学严重脱节的问题,至少可以把大学的研究成果渗透到中学教学中。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