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5期

论语文课程改革的实质

作者:潘 涌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精华为创生型语文新课程的崛起提供了直接的理论营养。这具体反映在由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14〕两份课标的诞生,无疑是语文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历史性事件,标志着作为计划经济时代产物的指令型语文课程向创生型语文新课程的一次深刻转型。转型之一:变课程的预定性和封闭性为生成性和创新性;转型之二:变课程的统一性和求同性为珍视多元和个性差异;转型之三:变课程的知识本位为学生发展本位。这三种课程价值的深刻转型,正好应验了后现代课程观的一个重要理念:“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而是保护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环境条件。”〔15〕如是,语文课程与教学必然抵达“节外生枝”、创意迭出的创生化新境界,必然在多边思维回旋冲突、智慧四溅的动态过程中实现生命能量释放之最大化。
  
  三、范式转型:解放语文教学创造力
  
  虽然语文新课程标准依然留有先锋的生涩,但是从指令型到创生型这种课程范式大转型的背景来看,语文新课标所倡导的是真正的“人”的教育学,是关注人性、人情和每个生命主体价值的教育学——这就是一切,这就是学校本应有的而长期以来在指令型课程中所缺失的价值指向!尽管语文指令型课程也预设了语修逻文和字词句篇这种严密的知识体系,但它与其说是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生长的“知识阳光”,还不如说是禁锢其言语个性和言语活力的“知识罗网”;在指令型的语文课堂上,也倡导价值引导,但这种外部灌输式的“引导”,与其喻为开启学生心灵智慧的“钥匙”,还不如说是堵截其思维发散和才情横溢的“闸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在《学会生存》中即从“驯化教育”对立面的角度,提出了“教育能够是,而且必然是一种解放”的深刻命题。〔16〕此后,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中对“教育即解放”作了进一步阐发:“教育的基本作用,似乎比任何时候都更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17〕反思指令型课程范式中语文课程的计划、目标、内容作为教学主体的“外在物”甚至是“异己者”而存在的沉重历史,现在该是到了必须改写其历史、力推课程范式转型的时候了!就语文教师而言,创生型新课程与指令型旧课程的本质区别在于:后者已经列出了必须执行的一系列详细指令,而前者则是卸除了束缚教师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种种桎梏,未知边界的课程空间正待教师自由的心灵去尽情飞翔——最大限度地去展现独特的、不可为他人所取代的教育智慧。就学生而言,创生型课程与指令型课程的根本区别在于:后者已经限定了不可选择、唯有接纳的知识序列和基本义理,而前者则是拆去了抑制学生灵性思维与创造激情的课程藩篱,豁然洞开、洋溢希望的学习世界以与生活世界同样的魅力而吸引学生自主性地发展——从而变认知的困苦为求索的乐趣、变学习的负累为生命的享受。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具有如此鲜明特征的课程范式转型无疑是对语文教学创造力的一次真正解放。
  德国当代杰出哲学家哈贝马斯把人类兴趣分成三层。其中“解放兴趣”处于最上层,它是人类对“解放”和“权力赋予”的一种基本兴趣,其价值指向是主体的诞生,其核心是对主体进行“权力赋予”——整合“自主”和“责任”。〔18〕从人文学科课程的基本特征出发,语文课程标准已经赋予课程主体即师生双方以极大的“解放兴趣”,其中更具关键意义的是语文教师以新思维和新视角来观照课程本质,在为新课标“解放”的鼓舞下再去主动地“解放”课程的另一主体即学生,彻底放弃指令型课程范式中“支配者”的传统角色,以母语课程创造者的新形象而富于个性化地凸显于21世纪的教育世界。正如保罗·弗莱雷所说的:“‘解放’不是一种恩赐,也不是一种自我实现,而是一个互动的过程。”〔19〕那么,在获得“自主”、负有“责任”的新课程环境下,语文教师怎样去发挥自己并解放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呢?
  一方面,语文教师要由教科书的忠实执行者变成“自己的课程”之创造者。所谓“自己的课程”,是指教师在兼顾语文课程共性的前提下自主设计、选择、开发、实施和评价的个性化课程。这种程度不同的个性化课程,是判断语文教师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优劣强弱的最重要的标志。概而言之,包括下述几个方面。其一,就课程既定内容而言,教师要对语文教科书作出适当的“裁剪”,取舍多寡、增删与否,均要依据学校、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适宜的安排,切忌盲目照搬学科专家的方案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具体的“人”。尤其要百般珍视“童心世界”作为课程资源的价值,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化选择出发去加深、拓宽语文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其二,就课程的动态性建构而言,语文教师要以强烈的母语课程资源意识,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鲜活的现实与既有教科书同化为课程统一体,使母语课程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得到尽可能的开发。如让报刊、影视、广播、网络、演讲、辩论、广告、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际事件等素材性课程资源进入教学流程——如是,语文教师才算创造性地利用了母语课程资源。其三,就课程具体实施而言,语文教师要努力改善和优化教学流程,使课程进展充溢创造性的生机和活力。英国著名课程理论家劳伦斯·斯滕豪斯教授在论及人文学科课程实施时,认为应遵循以下五条程序原则:课堂上应提出有争议的问题,教师应秉持中立准则,教学的主要方式应是讨论而不是讲授,教师要保护不同观点,不以任何名义封锁学生的思维疆界,并要对课程学习的质量和标准承担责任。〔20〕这五条原则未必完全适合中国的新课程建设和实施,语文教师也不必全盘移植,但其精髓,可以营养日益走向生成性、创造性和多元化的语文新课程。
  另一方面,语文教师要由学生课程学习成绩的裁判者转变为“超越型学习主体”的创造者。从指令型课程到创生型的新课程,学生的角色发生着从知识容器到“超越型学习主体”的深刻裂变。所谓“超越型学习主体”,具有显著的双重特征,即既超越母语课程知识而获得有创意的言语交际和言语表达能力,又超越智能要素的片面发展而获得智能与情意要素的全面发展。因此,语文教师要构建新的母语课程价值观,正如上文所引加拿大著名课程论专家大卫·杰弗里·史密斯教授主张的:教师要“保护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环境条件”。这方面,语文教师的创造性职能表现为两点。其一,教师要成为学生自主化学习的促进者。既然语文课程的发展方向是“使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那么语文教师的课程使命就在于引导和促进学生主动求知,尤其要通过平等和诚挚的对话,为学生个性化的课程体验铺设多种路向,使之拱破语文知识体系的“茧缚”而燃烧起创意阅读、创意听说、创意写作和创意思考的强烈激情,以期最终发现那条开发自我、更新旧我的听说读写思全面发展的独特道路。其二,教师要成为学生各种精神资源的开发者。听说读写思是个体心灵运行的轨迹、生命活动的本身,故以听说读写思的教学为主要活动形式的语文课程,必然要成为人的精神资源的开发过程,成为生命品位的提升过程,成为人生质量的优化过程——语文教师应当具有这种强烈的意识;换言之,在言语活动和言语交际中,以学习主体的智性、思维、情感、意志、道德诸精神要素的和谐发展为语文教师最高的价值追求。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