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2007年高考探究性试题的特点和备考建议

作者:曾湖仙




  2007年高考语文将增加探究能力层级的考查。探究是指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分析、综合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本文通过对近年各地高考语文试题中有探究性质题目的分析,谈谈今年高考语文探究性试题的基本特点并提一些备考建议。
  
  一、探究题的考查依据和范围
  
  考纲对探究的解释是:探讨疑点难点,有所发现和创新。所谓疑点难点,应该是指可以多元解读的地方或有争议的问题,可以由文本向外延伸的话题。这主要考查学生的认识、观察、分析、想象等能力。
  考纲还对两类文本的探究内容做了比较具体的规定。第一,文学类文本:(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2)探讨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3)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第二,实用类文本:(1)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的深层意蕴;(2)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3)探究文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近年来探究性试题分析
  
  近几年有些省市的高考试题已经颇具探究特点,研究这些试题,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1.2004年北京卷阅读题第22题:“试就本文所说的‘通才’问题,举例谈谈你个人的看法。要求:联系本文之外的典型例子。”
  这道题的依据是原文中的几段话:“中国人讲究触类旁通,崇尚琴棋书画兼能的通才,即使纯画家也要‘诗书画印’样样精通。但西方强调的是解析与分类,不推崇全能,因而各种艺术之间的‘壁垒’就很难逾越。”“我想,才能应包括人的灵性与悟性。人对各种艺术是能通感的,从通感到‘通才’并不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
  该题开放性强,考生发挥的空间大,根据文意可以从社会需要不需要“通才”、人能不能成为“通才”、怎样成为“通才”等方面去讨论,并举文本外的典型例子加以证明。允许做出肯定或否定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如果肯定,可以联系文本中提到的学科间渗透、影响、促进的观点加以发散,并融入自己的见解,可以以王维、苏轼为例,他们的文章、诗词、书法均有极高造诣,还可以以鲁迅为例。
  2.2005年辽宁卷阅读题《切梦刀》第22题:“如果将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删去,好不好?为什么?请简要赏析。”
  这是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所以,答案提供了两种意见:(1)不删好。最后一自然段点明并深化了主题,这可以使文章立意显豁,直接而充分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五百,两套烧饼”的叹息将“烧饼”与“切梦刀”的价值并置比照,进一步消解了“切梦刀”抚慰心灵、疗治伤痛的意义。(2)删掉好。这样可以避免将作者的主观情感直接呈现出来,使文章含蓄,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给读者留下较大的思考与想象空间。“贵来!”“惘惘然而去”,用金钱衡量“切梦刀”的价值,且言其贵,已经传达出对“切梦刀”意义的怀疑和否定,文章结构至此已经完整,表达也已清楚。(以上两种答案,答出其中一种即可。)
  3.2006年山东卷《文赤壁》阅读第19小题:“联系本文,并结合学过的知识,谈谈你对苏东坡的认识与评价。100字左右。”
  考生可从为人、为文、为官等方面去认识评价(三方面或一方面均可)。评分标准是:满分6分,认识阐释合理、评价有个人观点、语言表达流畅,三方面各2分;不联系原文、出现常识性错误,适当扣分。
  这道题结合文本内外的知识,既发掘了文本的丰富意蕴,又考查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考生观点可以取自文本,也可以是自己的,最重要的是认识、评价要有依据。比如指出苏东坡在其坎坷人生中所表现出的豁达乐观、坚忍不拔的思想性格之后,最好结合其诗文或经历给予论证,再谈谈他人品、作品的影响。
  上述几道题一般都结合了文本内信息和文本外知识,前者是引子、前提,后者是延伸、扩展;考查的是学生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思考,从而体现考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另外,还考查学生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的能力,看学生有无独特的见解。
  新课标有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里的素养超出了知识与技能的范畴,包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情感态度等。学校不应只培养合格的技术型人才,还应培养有知识、有能力、有思想、有感情、有个性的人。探究则是实现新课程目标极其重要的手段。探究要立足文本,从文本中发掘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去实现创作主体、学习主体之间在思想、情感等方面的对话。
  
  三、探究性试题的特点
  
  探究性试题一般出现在选考题中,约占6分。依据考纲规定,我们可以按类别对探究性试题的内容和形式作些分析。
  文学类作品探究题,侧重在文章的主题思想和人物形象的理解上,比如对主题的不同看法,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对作品体现的情感价值的评价等。从写法上设题,则会考虑小说情节设置是否合理,人物塑造是否成功,散文选材、结构是否得当等。
  如对《宝玉挨打》这篇课文,我们设计了这样一道题:“一般评论认为,小说节选表现了代表封建家长制的贾政对渴求摆脱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自由的宝玉的严重摧残。你是否同意这种看法?说说你的理由。”这道题无论怎么答,都要联系背景,揣摩人物心理,融入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很有探究意义。不同见解更能体现课程目标的要求,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批判性。
  笔者曾命制秦牧散文《船的崇拜》的探究题:“现在生活的进步使海南岛黎族人民原来居住的那种船形屋消失了,现在都是一律的砖瓦房。你对这种现象持怎样的态度?为什么?”
  这道题涉及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应该说比较深刻。考生不但要用辩证的观点来分析,而且还要看到传统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参考答案是:砖瓦房是居住条件的改善,然而船形屋是黎族人民用以纪念海上漂泊的祖先的,凝聚了他们对船的热爱。从文化意义上看,船形屋的消失是一种传统(居住)文化的沦落、一种民族(追宗)情感的淡化。我们在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要注意保护传统文化。(答出船形屋的意义2分,答出损失2分,表达顺畅1分。仅停留于“遗憾”之类的情感表述,至多1分。相反意见,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实用文一般选择消息、通讯、访谈、传记等文体,侧重从新闻价值、人物品行、访谈话题等角度命题。
  例如作家韩少功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说:“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无法无天’。无法就是没有法制,无天就是没有宗教。仅有的一点佛教、道教也很容易变成一些吃喝玩乐的东西,是一种很实用的送子娘娘、财神爷等等,而没有真正的宗教。当然你也可以说这一点使中国人很有活力。这是两方面的东西,到底在将来会起到哪一种作用?”
  据此设计的问题是:“韩少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无法无天’,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和对文意的理解,你认为韩少功这样推断的理由是什么?这种‘无法无天’的文化到底在将来会起到什么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抑或是二者兼而有之?请简要说明。”
  题目提取文中的重点让学生探讨,文本中提供了部分信息,但还不够,考生对中国文化有一定的了解才会得到比较正确全面的答案。答案既在文本内,又在文本外。这里提供一个参考答案:(1)韩少功认为传统文化中没有法制,没有宗教,是因为中国文化独尊儒术,宣扬以仁义治国,法家不被重视(或:中国实行封建专制,皇权至上),而宗教则被当作实用的东西用来祈求富贵。(2)积极意义:可以使中国人很有活力,不受束缚,勇于挑战,开拓创新。消极意义:缺乏法制观念和宗教的约束,给社会秩序带来冲击。(意义可答一个方面,也可答两个方面。答案不必拘泥,言之成理即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