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宝玉挨打》教学设计

作者:陈尚余




  宝玉的精神生活集中在感情上,宝玉的感情主要寄托于与他年龄相仿的、严格地说是处于从少年向青年转化的异性身上。“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李白的名句把人生乃至万物放在浩浩茫茫的空间与时间的坐标上,很有概括力。可惜这样的概括对于宝玉并不怎么重要,他并不在意人生与天地、与百代之间的比照,他并不在意自己的一生对“天地”和“百代”是有某种意义还是全无意义。他追求的恰恰是此生此时此地的情感的偎依,他追求的是情感交流、温暖沉醉的瞬间,他追求的是短暂的幸福与彻底的结束。脂粉丛中乃宝玉之逆旅,浮生梦里有姐妹之真情,这才是贾宝玉。
  ——王蒙《王蒙活说红楼梦》
  
  五、拓展延伸
  教师:《宝玉挨打》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探究的地方,单以“哭”来说,赵姨娘、贾环见宝玉被打,会有什么反应?迎春、探春和惜春闻讯也赶来了,她们是如何看待这件事的?这些问题都有待我们继续探讨。
   教学反思
  1.《宝玉挨打》的传统教法一般是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归纳主旨或艺术特色等,这堂课的设计突破传统,令学生耳目一新。在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情绪高涨,学习效果是明显的。值得思考的是,作为一堂探究课,问题意识是关键,课上讨论的问题基本是预设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很少主动提出问题,那么,这样的教学设计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呢?
  2.这堂课的设计意图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用得比较多的是点拨法。例如,王夫人哭贾珠,老师穿插介绍贾珠这个人物。又如林黛玉说“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老师提示学生体会这句话的意味。探究性学习与点拨教学应该也可以融为一体。
  3.这堂课的教学容量比较大:依次探讨了哭的人、不哭的人和应该哭却没有哭的人,这是一种横向结构;在分析这些人物时,又按照“寻找与哭相关的语句、讨论为什么哭、分析哭声(或不哭)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思想个性、哭声里的情味”这样的顺序组织教学,这又是纵向结构。整堂课开阖自如,教学思路清晰流畅。
  4.应多一点学法指导。这堂课已经有很多地方涉及学法指导。例如,不同版本在描写宝玉挨打时文字上有出入,有的写他哭,有的却没有,这就涉及研究《红楼梦》的方法问题。对不同的版本进行比较阅读,可以发现一些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的理解。
  5.应把“哭”做足做透。我们不仅可以从人物的哭声里体会真情,把握人物的形象特点,还可以从中看出人物地位的差异以及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进而把宝玉挨打的根本原因和社会背景揭示得更明白。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