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弹性策略:不同语言类型的要求
作者:李维鼎
分开来说,在写作一面,做到“使人明白”是基础;而要做到“使人明白”,就必须做到“说事实必须合乎事情的实际,说理论又必须合乎理论的联系。其活动都有一定的常轨。说事实常以自然的、社会的关系为常轨;说理论常以因明、逻辑的关系为常轨”。〔8〕了解实际、明确联系,就是真正了解、把握写作对象,基本上解决好“写什么”的问题,并据此以常轨来组织语言,解决“怎么写”的问题;而“怎么写”问题的解决,使得“写什么”问题得以最终解决。在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到“使人感动”。
落实到写作教学实践中,我以为,写作科学文本时,要相对侧重于“写什么”,以写什么为先导,力求建立起内容明确通顺,形式平匀稳密的单一、明确关系;而写作文学文本时,就要在“怎么写”方面多下工夫,力求构建的是形式特殊、内容具体的多元、隐晦关系。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更多的情况是写作处于两极之间的其他文本,由于写作对象和写作目的的差异,他们要根据该文本在“场”中所处的位置来决定如何在上述两极之间做相应调整。
在阅读方面,无论是阅读科学文本还是文学文本,都必须首先理解语言的基本意义,在此基础上,才可以进而把握住各自的特点。尤其要注意的是,阅读文学文本时,决不可放松基本层面的理解,合宜的策略是在“使人明白”的层面的基础上,进入并感受“使人感动”的层面,这样才有可能理解作者如此这般“使人感动”的匠心。
所谓阅读能力,就是文本“怎样写的”与“写的什么”统一、妥帖关系的拆解能力,这种能力只有在关系拆解实践中去获得和积淀。至于在阅读教学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也只有在拆解中才能达成,不是盯住文本的语言文字就能够直接做到的。也就是说,必须在弹性地处理“追索原意”和“构建意义”的过程中实现。
科学文本所构建的关系是“内容明确通顺、形式平匀稳密”的单一、平明关系,“写的什么”与“写什么”基本一致,文本形式的语义、文本内容的含义与作者的原意是基本一致的。因此,阅读教学这类文本,就可以凭言语形式之“语义”去直接追索作者的原意(由于是“基本一致”,追索的结果可能与“原意”有某些出入,但整体向度并未改变),这就是这类文本的阅读方法。这类方法的多次历练,就能获得阅读这类文本的能力。通过这类文本的语言文字的运用方式也就在拆解这类“单一、平明关系”的过程中学得,提高这类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也就有了切实凭借。
另一类文本构建的是“形式感性特殊、内容体验具体”的隐晦、多元关系,阅读教学这类文本,弄清“写什么”,就既要从字面弄清其基本意思,又要在还原的语境中对“怎么写的”作仔细揣摩,特别是关注“陌生”语言的语意丰富性,从而与作者共同构建意义。这样构建的意义,有作者的“原意”(写什么),有文本自身的“含义”(写的什么),也有读者对这些的“释义”。至于各自的分量,当视具体文本和阅读投入等情况而定,并非绝对,这就是这类文本的阅读方法。这类方法的反复使用,就能转化为这类文本的阅读能力。这类文本的语言文字运用方式也就在拆解“隐晦、多元关系”的过程中学得。
但由于所有文本都以日常语言为“底子”,又都是两极中间的“中间物”,不同程度地带有两极的因素,更确切地说,一个文本里既有阅读性的成分也有创造性的成分,因为纯属阅读性的或创造性的文本是不存在的。所以,阅读任何文本都有“追索原意”的必要,即弄清楚作者“使人明白”的一层,同时又有“构建意义”的必要,即感受和理解作者“使人感动”的地方,只是侧重点和实际分量不尽相同罢了。因此,处于两极之间的文本阅读,自然就要在“追索原意”与“构建意义”两个向度之间作弹性处理,即依其所处位置,有弹性地兼用两种拆解方法,成功地实现这一文本的教学目标。
如此联系地、辩证地把握日常语言、科学语言和文学语言三者的关系,既注意它们在语言运用中的差异,又注意它们相同和相通的血脉,就似乎可以在理念上做到不走极端,消弭无谓的争论了。
〔1〕《中国青年报》2006年9月5日。
〔2〕参见李维鼎著《语文言意论》,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18页。
〔3〕参见陈圣生著《现代诗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4〕〔7〕〔8〕《修辞学发凡》,见《陈望道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
〔5〕参见《思索探索——章熊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538~540页。
〔6〕曾祥芹、李银超《“文本三分法”科学吗?》,《语文建设》2006年第9期;甘其勋《文章课程:不容漠视的存在》,《语文学习》2006年第10期。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