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2006年高考古诗鉴赏题例析

作者:尤晓天 倪同刚




  本诗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情景?
  狄葆贤《平等阁诗话》认为此诗“只二十八字,而傲岸之气溢于言表”。请结合这首诗所表达的情感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第二问要求考生结合对诗歌情感的理解,印证狄葆贤的论断。本诗前两句描写拂晓时猎猎的风声和客中行船溯流而上的艰难,为抒写情怀作了铺垫。第三句说诗人惯于常年旅途奔波,已经不知道为风浪发愁为何事,表现出久历沧桑后从容自信的心态。这点我们在注释中可以得到启发。第四句中“卧听”“瀑布滩雷”这个典型场景更将诗人对一切艰险都无所畏惧的傲岸气度充分展现了出来。
  (4)比较两首诗的情感,如:
  阅读下面的两首清代诗歌,然后回答问题。(重庆卷)
  新雷 张维屏
  造物无言却有情,每于寒尽觉春生。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两首诗的末句寄托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这两首诗虽是同时代人所写,但作者不同,在诗中表现出的情感也就不一样,前者描写的是春雷,“只待新雷第一声”寄托了作者对新生活、新气象的渴望与期盼;后者描写的是“落花”,“化作春泥更护花”寄托了作者对新生事物的无私关爱。
  
  二、表现手法
  
  1.分析某句诗的表达技巧,如: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福建卷)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略)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2.分析全诗的表现手法,如: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北京卷)
  移居(其二) 陶渊明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注释:①将:岂。②纪:经营。
  本诗表现了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的乐趣,请具体说明表现了什么乐趣,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细读本诗,觉得诗人在田园生活中感受到一种美好的人际关系,即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纯真而质朴的友情。这种乐趣主要是通过“过门更相呼”至“言笑无厌时”六句对具体生活情景的白描表现出来的。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安徽卷)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杯深,吹梅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3.比较两首诗的不同表现手法,如:
  阅读下面两首诗,根据提示,完成赏析。(湖南卷)
  薛宝钗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林黛玉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据人民文学出版杜1996年12月第2版《红楼梦》第三十七回)
  咏物诗讲究形神兼备。以上两诗,颔联都着眼于白海棠之“白”,但绘形写神各有不同。“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一联,前句以洗尽胭脂,极言其自然本色之美,后句以晶莹剔透的冰雪,喻其冰清玉洁之魂。倒装句式的运用,显得新颖别致。“洗”“招”二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传达出白海棠的情韵神态;而“秋阶”“露砌”的映衬,更是意味深长。诗人含蓄地表现了白海棠朴素淡雅、清洁自励的品性。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 。
  这里要求比较两首咏白海棠诗的颔联的艺术手法。命题者对前一首诗的颔联作了分析,这对考生是个提示,考生只要根据这个提示分析后一首诗的颔联即可,这实际上是一道鉴赏性的仿写题。“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一联,前句以梨花之白,形容白海棠的“白”,较之“洗出”句,更侧重于表现“白”的鲜艳洁净,后句再以梅花之魂赋予了白海棠孤高傲世的精神;“偷来”“借得”,巧用了拟人手法;而“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想象新颖,灵巧别致。
  
  三、表达效果
  
  诗歌的表达效果是多方面的,它或一字提挈全篇,或一句举足轻重,或一篇给人启迪,这些都是鉴赏的基本内容。我们把它粗分为赏词类和赏句类两种。
  1.赏词类
  (1)找出诗中的“诗眼”,如: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江西卷)
  三江小渡 杨万里
  溪水将桥不复回,小舟犹倚短篙开。
  交情得似山溪渡,不管风波去又来。
  [注]将:行,流过。
  本诗的“诗眼”是什么?
  这是一首送别诗,整首诗写友情恒久不变,经得起风浪,因此可以推知诗眼是“交情”或“交情得似山溪渡”。
  (2)分析某个词在全诗中的妙处,如: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辽宁卷)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苏轼诗风旷达,这首诗抒发了他旷达的人生志趣。根据诗的意境,“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了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3)换词比较类,如: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福建卷,诗见上文二、1.)
  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这句中的“敌”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2.赏句类
  (1)选择正确的项,如: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北京卷,诗见上文二、2.(1))
  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
  A.全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
  B.“有酒斟酌之”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
  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
  D.“无为忽去兹”意思是不要急着离开这种生活。
  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
  此题答案为D、E。A项诗中并没有描写登高赋诗的情景,B项“斟酌”是饮酒,而不是推敲诗句,C项不是披衣起彷徨,而是披衣见老朋友,结合下句“言笑无厌时”可知。
  (2)分析标题在诗中的作用,如: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四川卷,诗见上文一、5.(1))
  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标题是诗歌的眉目,这道题考查分析诗歌标题的能力。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燐、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
  (3)分析句子在诗歌结构上的作用,如:
  例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安徽卷,词见上文二、2.(2))
  “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这句在词中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例二,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江苏卷,词见上文一、5.(2))
  最后两句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
  最后两句“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写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