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程 凡 邓 彤




  单元整体设计
  
  一、学情分析
  进入初三,学生对小说诸要素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肖像、所处的环境等把握人物的性格,通过对情节和人物性格的把握分析,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同时,注意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进一步深入了解文中人物,并对人物形象作出合乎情理的解读。
  二、单元设计思路
  本单元内容丰富,有的写旧时代落魄的读书人,有的写战争中成长的战士,有的写关爱孩子的母亲,有的写执著于个人爱好却受到压抑的少年,因此,教读时有一定难度。具体说,《孔乙己》以少年眼光看成人世界,《一厘米》写儿童故事却从母亲角度叙述,《差半车麦秸》以战争年代为背景,距离学生生活较远。只有《清兵卫与葫芦》叙少年经历、写少年心态,容易激发学生的共鸣,因此,单元教学设计不妨以此课为起始课,确立“少年故事”的单元主题,将课文重新加以整合,目的是降低难度,便于学生走近文本。本单元教学必须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便学生理解文本。
  每一课都应该确定教学主线,以使课堂脉络清晰。如《孔乙己》的教学可引导学生把握作者隐含着的对人物的深深的同情,《一厘米》的教学则需要把握“母亲”希望给儿子良好影响这一主线。
  不可忽视对文本关键语句的品读,要注意避免脱离文本的分析批判,对于初中生而言,解读小说的人物、分析小说的思想都必须建立在文本基础上。
  三、教学目标
  1.把握人物形象特点,独立对人物形象进行合理的解读。
  2.领会小说的思想感情。
  3.通过细节或文中关键语句理解人物。
  4.积累词语,扩大词汇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
  四、课时分配
  《孔乙己》3课时,《一厘米》2课时,《差半车麦秸》《清兵卫与葫芦》各1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作文2课时。
  
  《孔乙己》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孔乙己》是一篇传统经典小说。孔乙己这个典型形象的鲜明特点,对学生把握小说结构、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思想感情有很大帮助。教法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品读,以研读探究为主。安排三课时(后两节连堂为佳)。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填写履历表的方式,整体把握孔乙己这个人物的特点。(第一课时)
  2.从文本切入,分析作者通过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表现出来的思想感情。(二三课时)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曾对他的朋友说,自己小说中的人物,最喜欢的是孔乙己。
  阿Q、祥林嫂、闰土、狂人……如此众多的经典形象,为什么鲁迅会对孔乙己情有独钟呢?他是以怎样的鬼斧神工之笔来塑造这个苦命人的形象的呢?认真阅读课文之后,你们会得到满意的答案。
  2.整体把握
  (1)从填写履历表入手,总体把握人物特征。
  
  为了让大家顺利完成这项工作,教师可先就下面几个问题做一点说明:
  “社会关系”指小说中与孔乙己发生联系的人物。“生活经历”指小说中孔乙己做过的事;表达要准确清楚,可以使用课文中的语言,也可以自己概括。要注意把课文中有关孔乙己的信息都罗列出来。
  (2)孔乙己几乎是在众人的嘲笑中度过一生的,可以通过分析文中不同的笑,揭示人们的冷漠麻木和社会对不幸者的冷酷。(以乐写悲,一面是悲惨的遭遇和伤痛,另一面却是无聊的逗笑和取乐,从笑声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看到孔乙己的悲剧不是个人的,而是社会的,也是人性的。)
  (3)从作者写孔乙己的手入手,看孔乙己命运的变化。
  对孔乙己双手的描写,贯穿着小说的全过程。孔乙己这样一双能写一笔好字的手,其功夫的最后显现,竟是在一个中了举人的“读书人”面前写认罪书;孔乙己那双本应具有谋生本领的手,最终成了他爬向死亡的工具。“孔乙己的手”是一条非常鲜明的富有吸引力的阅读线索,它可以串起人物和情节,串起叙述和描写,串起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小说的思想内涵。
  (4)从孔乙己脸色的变化入手,品读这些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突出小说的主题思想起到的重要作用。
  3.重点、难点突破
  (1)孔乙己姓甚名谁?为什么一个读书人没有名字?
  (2)孔乙己为何不愿脱下那件又脏又破的长衫?最后出场时“穿一件破夹袄”,长衫哪儿去了?
  (3)“窃书不能算偷……”仅仅是孔乙己的狡辩之词吗?
  (4)如何理解文末“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一句话中的矛盾?
  (5)“我”是鲁迅吗?这一人物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可以从中选择两个作为突破点,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
  四、拓展延伸
  在网上搜索,我们可以轻易找到许多类似《大话西游》性质的现代版《孔乙己》,组织学生对这种随意改编名著以达到搞笑目的的做法进行讨论,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
  
  《一厘米》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本文有许多能够体现母亲心理的语句,这是学习本课的关键,必须引导学生细细体会。另外,文中许多比喻巧妙传神,也是课堂学习的主要目标。应抓住“她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这一主线,通过对文中若干关键语句的品读,达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
  二、教学目标
  1.抓住小说人物情感主线,领会人物思想感情。
  2.通过品味反映人物心理的语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3.学习文中丰富的比喻句。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一厘米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目,可是在一位母亲心中,它却成了天大的事情。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请看毕淑敏的小说《一厘米》。看后请同学们说说这位母亲究竟遇到了怎样一件事。
  2.整体把握
  在阅读文章后,学生应该把握文章的基本框架。小说的情节与结构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陶影带儿子坐公共汽车,为了儿子的尊严不但没有逃票,反而为不需要买票的儿子多买了一张票,体现了一位母亲的良苦用心。
  第二部分:陶影带儿子参观寺院,因身高是否达到买票标准的事受到儿子的误解。
  第三部分:陶影为了不使儿子纯洁美好的心灵受到污染,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讨回了公道,挽回了自己在儿子面前诚实、正直的形象。
  3.重点难点突破
  (1)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活动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主旨。
  ①研究标题:题目用“一厘米”好不好?用“母爱”代替是否可以?
  ②研究小说主旨:母亲虚伪吗?
  首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陶影也是一个有缺点的人。其次要看到,作为“母亲”,她有一种积极向上的责任感,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具有大家风度,具有高尚的情操,因此,她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完美的母亲。这种责任感使她产生一种向上的动力。追求高尚总是值得肯定的。第三,陶影只是有点爱占小便宜,她在本质上还是一个好人。这是一个真实的家庭妇女,也是一个负责任的母亲。她的小缺点使她更加真实可爱。
  (2)理解文中关键句。
  ①如何理解“她很普通,对谁都不重要,可有可无,唯独对这个男孩,她要成为完美而无可挑剔的母亲”?
  ②怎样理解“陶影用目光包裹着儿子,随着小也的步伐,这目光像柔软的蚕丝从茧中抽了出来”?
  ③小说最后,对于两毛钱都很看重的陶影,为什么拒绝赔偿?为什么说“只请两位爷爷把那天的事情同孩子讲清楚,告诉他,妈妈没有错儿………”?
  四、拓展延伸
  如果没有儿子在跟前,面对寺院门口查票的红衣青年的所作所为,陶影会怎样做?
  
  《差半车麦秸》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差半车麦秸》是姚雪垠写于抗战时期的小说,描写了一个名叫王哑巴、外号叫“差半车麦秸”的落后农民,参加游击队后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游击队员的过程。他憨厚、质朴、善良,但愚昧落后,有着小生产者的狭隘、自私观念和习气。参加游击队后,在集体斗争生活中受到了教育和锻炼,成为一名勇敢干练的革命战士。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