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阻绝”不当作“障碍消失”解

作者:鲍金华




  《语文建设》2005年第2期上刊载《〈三峡〉一处译句析疑》,对人教版课标教材八年级上册所选编的《三峡》一文中的“阻绝”这个词语进行了新的解释。教材原文为:“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作者认为教参上把“阻绝”翻译为“被阻,不能通航”是错误的,而应该译为“障碍(都)消失(了)”。认为“阻”作名词“险要处”解,“绝”当为“消失”“没有”的意思。对此,笔者有不同的理解,认为“阻绝”还是应该作“隔绝,被阻”解,教参所译甚是。理由如下:
  第一,“阻绝”连用古籍中很多,《汉语大词典》收录了“阻绝”这个词,有两义:一为“割断;隔绝”;二为“拒绝”。笔者调查了十三经、二十五史、《全唐文》、《太平广记》、《太平御览》、《大藏经》、《全唐诗》、《朱子语类》以及先秦诸子等著作中“阻绝”的例子,共发现175例,其中171例是“割断;隔绝”之义,4例是“拒绝”之义,没有一例“阻绝”连用可译成“障碍消失”。把“阻绝”译成“障碍消失”是不符合历史上语言使用的事实的。“阻绝”连用主要是表示“(交通、通信的)割断和隔绝”,主要作谓语,大都不带宾语、少数带宾语,例如《三国志·许靖传》:“会苍梧诸县夷、越蜂起,州府倾覆,道路阻绝,元贤被害,老弱并杀。”又如《太平广记》卷四百五十九:“每一拖身,即林木摧折,殆旬半方过尽,阻绝行旅。”
  第二,原文作者认为夏季江水暴涨,沿江山包尽没水底,行船应该更少阻碍,因此“阻绝”应该翻译成“障碍消失”。事实真的是如此吗?教材中所选的《三峡》一文选自《水经注》的《江水》篇,同篇中有一段话:“常璩曰:‘县有山泽水神,旱时鸣鼓请雨,则必应嘉泽。《蜀都赋》所谓应鸣鼓而兴雨也’。峡中有瞿塘、黄龛二滩,夏水回复,沿溯所忌。瞿塘滩上有神庙,尤至灵验。刺史二千石经过,皆不得鸣角伐鼓。商旅上下,恐触石有声,乃以布裹篙足。今则不能尔,尤飨荐不辍。”这段话表明,雨水过多,河水暴涨,对行船的商旅是个极大的灾难,因此他们为了不让水神下雨,经过三峡之一的瞿塘峡时都要禁止鸣角伐鼓,甚至用布裹篙足,以免发出声响而招来大雨。可见夏水暴涨并不如原作者所认为的能导致“阻碍消失”,而是更加凶险。
  第三,据上下文看,在《水经注》记载的所有峡谷中,最壮丽险峻的就是长江三峡,凡是险峻的峡谷,郦道元都以之与三峡相比,如《河水》:“水流迅急,势同三峡。”又如《湘水》:“惊浪雷奔,浚同三峡。”可见三峡本来就地势险峻,水流迅速。江水暴涨之后,必定水流更急速,浪涛更凶猛,行船会更危险。我们的生活经验也告诉我们,在夏季暴雨往往伴随着狂风,此时一般的地段行船都非常困难,险峻狭窄的三峡地段必定河流湍急,加倍凶险,因此下行和上行的船只才会被阻,无法航行。至于朝廷有什么紧急的公文,那就顾不了危险了,乘着顺风沿江而下,因为水流的迅急,而偶尔能一日“千二百里”,顺利到达,不幸的可能中途就船毁人亡了。而且,课文中的“夏水襄陵”之“襄”,按照《汉语大字典》,更准确的应该翻译成“冲上”,如果说江水冲上了山陵,就更能显示出夏水暴涨,江水汹涌之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