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甜甜的泥土》:一篇不宜入选初中语文教科书的文章
作者:巩靖宇
《甜甜的泥土》是现代作家黄飞写的一篇小小说,选自台湾新地出版社1988年版的《甜甜的泥土》。教学参考书上说:这篇小小说通过一包奶糖化为“甜甜的泥土”的故事,表达了离异家庭的孩子渴望得到母爱的强烈愿望,也告诉人们人间的至亲至爱应该犹如宽广厚实的大地,无所不在,无处不有。教学重点也明确提示要感悟“母子深情”。如果作为一篇文学作品来欣赏,这篇小小说立意新奇,结尾不落俗套,语言富有表现力,无疑是一篇成功的作品。小说把小亮妈妈(一位离异母亲)对孩子的爱刻画得催人泪下,同时反衬出“现在的妈妈”(小亮的后妈)存心不良、毫无爱心、肆意虐待孩子的恶毒心肠。读后令人在感慨母爱伟大的同时,不禁生发出对后妈的强烈的憎恶之情。
但是,即使是优秀的文学作品也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顺理成章、不加批判地成为语文教科书的内容。作为课程内容的一个体现,教科书的编写有其自身的科学规律和严格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教材应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材应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很显然,作为一篇课文,《甜甜的泥土》让人在感动之余隐约嗅出一股封建思想的陈腐气息。此文延续了陈旧的、对于“后妈”的传统、狭隘的形象定位:血统的作用高于一切,后妈一定是残忍、狠毒的,所谓“最毒不过后娘心”。须知时代在前进,人们的观念也在更新。在人类步入21世纪的今天,各种价值观念的碰撞、重组,使得我们这个社会的精神面貌呈现出前所未有的丰富多彩。特别是近几年来,由于社会经济、文化、伦理等各方面的影响,不少大城市的离婚率逐年上升,单亲家庭以及离异后重组家庭的数量直线上升。据民政部统计,2004年,中国内地离婚夫妻为160多万对。在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离婚率逐年升高。如何面对这一现象,如何解决这一现象所带来的后果及其潜在的危机,是社会工作者包括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甜甜的泥土》因袭陈旧观念塑造出来的狠毒的“后妈”形象以及通过这一形象散发出的封建、陈腐的气息,使得这篇文章丧失了一篇课文应有的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也无益于促进学生对多样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学生对于“后妈”的恶毒角色定位,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狭隘、自私的世界观的形成。
如果《甜甜的泥土》这篇小小说入选在高中或者大学的语文教材里,其负面影响或许会减弱,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年学生对世界、对情感的态度渐趋理性、客观,他们能较为理智地从一篇文章中吸取精华,去除糟粕。但此文入选的恰恰是初中二年级第一学期的语文课本,初二学生正值十四五岁,青春初期的种种心理问题在这一时期有着明显的表现。这一时期,他们的心理还很不成熟,对生活的理解还较为幼稚,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也有待发展。不少学生在懵懵懂懂中接受了“后妈是残忍的”这一观念,不知不觉地就迁移、渗透到他们自身的生活经验中。这一观念对家庭完整的孩子来说,负面影响尚不明显,但对越来越多的单亲和重组家庭的孩子来说,其伤害却是明显的。他们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自己多么不幸,同样先入为主地对后妈(或后爸)产生一种恐惧、排斥心理;把父亲(或母亲)准备重新组建家庭的正常想法视为洪水猛兽;而对于已经有了新家的事实则在情感上不能认同,即使面对的是一位并不“残忍”的、甚至是充满爱心的后妈(或后爸),他们也会断然排斥,甚至在脑海中继续编织一个受“压迫”的自我形象。长此下去,这些学生心灵、情感受到的伤害是明显的,他们家庭的其他成员受到的伤害也是不容忽视的。其实,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残忍”的后妈还是较少的,大部分重组家庭的孩子生活还是比较幸福的。可是课文《甜甜的泥土》中狠毒的“后妈”形象带给广大初中学生的负面影响却是深刻和深远的,因为,教科书不是文学杂志,教科书在广大师生心目中的地位决定了它的影响——不论好坏,均非同寻常。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甜甜的泥土》实不宜入选初中语文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