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期
语文版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作者:祖秉权等
一、学情分析
学生已在七、八年级学习了叙事散文、抒情散文、状物散文,对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在此基础上安排了一组偏于议论的散文。学习这类散文,重在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生命的意识,指导学生由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引发议论。
二、单元整体设计思路
本单元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所选课文融描写、抒情、议论于一体,而偏重于议论。
选文与七、八年级学习过的散文一脉相承,构成了螺旋式上升的格局。四篇课文分别关注家庭、生命、社会与人生,是对生命、社会、人生的感悟和理性思考。课文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按照由熟悉到陌生的顺序排列,具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相对完善的表达方式。
教学时,要在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品味文章的主旨,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表达对生活的认识和感受。精读课文,教师要注重点拨引导;略读课文,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三、单元教学目标
1.积累字词和相关的文学常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3.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4.学习由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发表议论。
5.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悟生活。
四、课时分配
《家》2课时,《石缝间的生命》2课时,《废墟的呼唤》2课时,《更浩瀚的海洋》2课时。
(辽宁省锦州市教师进修学院任丽芬)
《家》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家》是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充满哲学思考的散文,作者从人们熟悉的事物入手,以三个递进式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家的认识。学习本文,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家”的温暖,探求“家”的真谛。
在教学中,宜采用自主阅读方式,引导学生去体验、感悟本文的思想内涵。依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和个性特点,引导学生通过质疑、合作、讨论、比较的方法学习。
二、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和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理解三个递进式的比喻句。
4.培养爱家、爱亲人、珍惜家庭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听歌曲《我爱我家》,学生交流自己对家的感受。教师小结:“家”始终是人们常谈常新的话题,那么在著名哲学家周国平的眼中,“家”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散文《家》,领悟“家”的真谛。
(二)文学常识及阅读指导
(大屏幕)
周国平,当代作家。1945年生于上海。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周国平文集》,译有《悲剧的诞生》《尼采诗集》等。
阅读指导:走进作者描述的情景和氛围中,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调动自己的生活体验,领悟作者的所感所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
(三)诵读感知
1.默读课文,圈画陌生字词,利用工具书和书下注释自行解决疑问,教师指导识记。
2.配乐(《回家》)朗读课文。学生在聆听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对同学的朗读进行点评,对个别学生把握不好的地方,教师示范朗读或播放录音。
3.学生交流对课文主要内容的理解。
明确:这篇散文从“家”与“人生”的关系入手,从不同方面诠释了作者对“家”的理解,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对家的独特思考。
(四)研读讨论
教师提问:学习本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由学生自己就课文的理解提出问题,教师梳理、归纳出以下两个问题:
1.作者为什么把家比喻成“船”“港湾”“岸”?它们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小组研讨,全班交流,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教师点拨引导。)
明确:家是船——伴侣——载我们穿过漫长的岁月;家是港湾——憩息地——给我们慰藉;家是岸——巢和根——让我们牵挂。
2.三个比喻蕴涵了作者对家的什么情感?
明确:对家的赞美、依恋及对天下人的祝福。
(五)合作欣赏
1.赏析性精读:从结构上看,本文三小节有什么共同点?
明确:由眼前景物→引发感悟(议论)→再借景抒情。
2.品味性跳读,全班交流,如:(1)每一小节都是先记叙后抒情议论,表达作者对“家”的理解,从结构上看形式整齐,浑然一体。(2)文章运用比喻、设问和引用等修辞方法,增强了表现力。(3)引用故事、名言,增强了语言的趣味性,使内容易于理解,议论更为深刻。
3.感悟性美读。画出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句子,说说这些语句的精彩之处。
(六)情感对接
用真情写一段关于“家”的文字,体现你对家的理解。
(七)拓展延伸(选做其中的一项)
1.召开一次关于“家”的古今中外诗文朗诵会。
2.阅读当代女作家毕淑敏的散文《家问》(略)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郭寻梅)
《石缝间的生命》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本文,学生可以感受到生命的顽强,学习不惧恶劣环境、顽强抗争的精神。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采用朗读、合作、讨论、比较的方法自主学习,以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和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感知课文内容。
3.理解文章的主题,感悟生命的顽强。
4.学习适应环境,克服困难,学会生存。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欣赏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交流对生命的理解。在这首钢琴曲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昂扬向上、不屈不挠的激情,它是对不肯屈服于恶劣环境、活力四射的生命现象的诠释。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林希的《石缝间的生命》,相信同学们对生命会有更深刻的认识。
(二)目标实施
1.自由朗读课文,勾画陌生字词,利用工具书自行查阅,教师指导识记。
2.学生自荐或推荐朗读,教师点评指导。
3.小组讨论:学习本文要解决哪些问题?全班交流。(如果所提问题过多或不得体,教师要帮助梳理归纳。如:文章描绘的石缝间的生命有什么特点?面对这样的生命作者有什么感受?)
4.各小组自由选择问题进行讨论研究,并汇报结果。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完成板书。
5.全班交流对文章主要内容的理解。
明确:石缝间生存着具有代表性的三种生命形式,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敬畏之情。
(三)重点、难点突破
学生分析作者对石缝间三种生命形式的描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品味文中“描写”后面的议论与抒情语句,从而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拓展延伸
推荐阅读当代女作家宗璞的散文《紫藤萝瀑布》(略)。
(辽宁省锦州市实验学校祖秉权)
《废墟的召唤》教学设计
一、设计说明
《废墟的召唤》是本单元第三篇课文,也是继《家》之后第二篇精读课文。此时,学生对议论性散文的特点已经有了初步的感知。这篇课文是作者在历史的遗迹面前发出的饱含赤子之情的深沉呼唤,表现了作者忧天下之忧的爱国情怀,内容较前两篇课文稍深一些。学习这篇文章应使学生在课文内容的启迪下,观察生活,认识历史,养成思考和分析的习惯,提高对文字的感悟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学习从具体事物入手,抒写情怀,阐发议论,并且掌握此类散文的表现手法。
学习这篇文章,宜采用朗读、质疑讨论、合作探究等教学方式。
二、教学目标
1.识记、理解和积累文中的生字、生词。
2.整体感知,理清作品的行文脉络。
3.学习本文融情于景的写作特点。
4.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流露的历史责任感和崇高的使命感。
三、教学过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