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7期


诗词写意“画”作文

作者:孟丽芬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古代文化尤其是古典诗词,以其博大精深的内容、丰富自由的想象、精彩绝伦的语言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我们中学生也应以积极的心态去借鉴学习,从中汲取丰富的营养,为自己的文章增添亮色。
  熟读诗词,把古典诗词运用到我们的作文中去,将延伸我们文章的内涵。但如何融入呢?这里笔者为大家介绍一种新的作文模式。这种模式就是:用散文化的语言来描绘诗歌如“画”一般的意境,即诗体散文化。此类作文,既可以强化对古诗文的理解记忆,提高同学们的古诗鉴赏水平,又可以激发大家的想象力,提高写作语言运用水平,还能思古追今,增强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此种作文训练模式受影响于台湾作家张晓风发表于1999年《读者》上的《不朽的失眠》(原文略)和边建松的《永恒的悲怆》,2002年此类高考作文《刺秦》也获得高分。下面我们来看后两篇文章。
  
  永恒的悲怆
  ——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边建松
  
  (一)
  你哭了!
  你登上高高的幽州台,环顾空旷的四野,原本豪侠的你,竟悲怆地哭了!
  (二)
  这不就是风云变幻的战国时代那著名的黄金台吗?当年燕昭王征发民工筑此高台,置千金万金于其上,以待国士之至。后来,乐毅来了,带着他那满腹的计谋。乐毅率兵伐齐,大破之。以弱小之燕,竟能打败强大之齐,真真出人意料。再后来,苏秦兄弟也来了,带着他们那狡黠的洛阳市民的智慧。苏秦身佩六国相印,率五国之兵而攻秦。不可一世的虎狼之秦,竟不敢开函谷关而迎敌,成为天下笑谈。黄金台的构建,为远离中原的燕国迎来了多少复兴建国的良机。
  (三)
  弯月如钩。
  在淡淡的月光下,古台的四周渐渐地蒙上一层薄薄的岚霭,远处的群山,则更加显得莽莽苍苍。大地睡了,群山睡了,先前还闪闪烁烁的几点农家灯火,也相继睡了。一只失群的鸿雁扇动着无力的翅膀,揪心地哀鸣着,从不远处飞过。四围,只有深感大难将至的促织,在这孤寂的秋夜,沙哑地唱着秋的最后的挽歌。
  (四)
  大唐的威风,已传遍四夷。有的人因财色以交权豪,有的人因时运以佻荣位,有的人通过婚姻而巴结上权贵。而你,却从山清水秀、沃野千里的蜀中,爬过艰难的蜀道,经繁华的长安、洛阳,无端被秋风误,流落到这黄沙直上、满目疮痍的塞外苦寒之地。
  (五)
  历史上那些轰轰烈烈的英雄豪杰到哪里去了?那些各领风骚的历代帝王们到哪里去了?
  在这举目无亲的黑夜,你就这样幽幽地坐着,听任汩汩的血在血管内流淌,让生命的利齿,一点一点地咬啮你自己无奈的躯体。
  如钩的残月,颤颤巍巍地向西滑落。独坐秋夜,你无拘地放肆着自己对人生的思考。也许,在这燕地的地标上,可以毫无限制地让你倾泄你的愁思,也可以让你放纵自己难言的悲怆。
  (六)
  在这静寂的秋夜,你聆听着生命之壶倒计时的嘀嘀嗒嗒。你致君无路,报国无门,一腔热血与满腹经纶,却得不到尽情发挥的机会。昔日的前圣们,你不能与其同时;异日的后贤们,你不能与之共事。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感谢上苍在人类需要思考的时候,让你,陈子昂,在渐渐强劲起来的秋风中,独立于燕地高高的黄金台上,以诗化的语言,倾诉出无与伦比的悲怆。
  (有删减)
  
  刺秦
  
  太子的身影已在远方消逝成一个小白点,易水澎湃的涛声还依稀可闻,凛冽的寒风吹着车上的旗子,车辕因为车子的起伏而吱吱作响,我看了一眼武阳,他也在望着易水的方向。高渐离的筑声又在心头响起,我的豪气复在胸间奔涌。
  如果我的膝沾着秦国的土,那么我是在对着浑厚下跪;如果我的背挡着楚国的歌,那么我是在为激昂停留。我的呼吸有齐鲁风的悲怆,我的胸怀有吴越水的温柔。我从风萧萧的燕国离别,走向苍茫茫的秦国的险途,我此行必死。嬴政,你的死期已到!我将以你的人头来洗刷太子的耻辱,以你的人心来告慰樊将军的英灵,以你的鲜血来偿还天下苍生的血债。嬴政,你受死吧!
  马车驶出燕国边境,驶过荒烟蔓草的旷野,驶过高峻险恶的大山,驶进人烟密集的城镇,驶进物资阜盛的城郭,离秦国越来越近,我的心也越抽越紧,心中的怒火也越聚越多。
  路旁时常有饿死的人的尸首,小村中常见兵士劫掠后放火的浓烟,瘦弱疲惫的农人挣扎着在田间劳作,寒风从颓坏的墙缝吹进贫寒的人家,吹在身无完衣的百姓身上。战火、杀戮带来了无边的灾难。
  我买通了秦王的宠臣,秦王要在三天后召见我,我在这个夜晚对皇宫作最后的探查。我走进嬴政的书房,竹简堆满了桌子,桌上摊开着一束竹简,墨迹还未全干,我借手中的火读了那些文字,却是秦王新写的文书,我并未想到,这竹简会改变我的行动。
  回来后我两天两夜未曾合眼,思考着竹简上的文字,那些张扬着野心却也满是雄心的文字。我的心被撕扯着:百姓的苦痛是因为战争,假若秦统一天下可还会有战争?秦的国力乃诸侯之最强,六国自是无与争锋,杀了秦王于天下苍生何益?太子的个人恩怨与天下生灵的命运哪一个更重要?我是太子的人,应该如何选择?两天煎熬后,我的心一痛,终于有了选择。
  图穷匕现,我用匕首去刺秦王,却给了他逃跑的机会;环柱而走,我有九次机会,却让他能拔剑伤我;倚柱而骂,我要保持太子的尊严。侍臣杀我时,我想起了天下苍生,他们没有看见我眼角的那颗英雄泪。
  (摘自2002年8月6日《中国青年报》,有删减)
  这样的美文能深深地打动人。而我们要学会诗词写意“画”作文,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境,要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要注重人物心理的细微变化。心理描写是小说、散文和记叙文中常用的方法。恰当的心理描写能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反映人物的思想变化,推动情节发展,深化文章的主题等。心理描写包括直接描写和内心独白及动作衬托,等等,在诗词写意作文训练中会经常运用。例如我的下水作文:
  
  游子吟
  
  那是夕阳留给大地的最后一抹辉煌:晚霞染醉了西风,西风浸染了枫叶,枫叶缠绵了夕阳。红叶白草黄花,斜阳影下,秋意染尽了天地。
  远山,近水。水边的乡村,升起袅袅的炊烟。燃烧的炉火,映红了母亲的脸。
  那是一张怎样的脸啊!浸染了岁月的沧桑,融入了生活的苦乐,经历了风霜的洗礼,承载着生命的悲欢。如今,她已然变得苍老。目光浑浊,却依然为儿女操劳。
  月亮升上了中天。月色如水般清澈,恰如母亲的心。秋意,在月色和虫鸣中更加凝重,在欢聚和离散中更加深沉。
  如豆的灯光在欢快地跳跃。
  灯下是白发苍苍的母亲。她凝神静气,瘦弱的背影投射在窗棂昏黄的纸上。
  走近母亲,看她细细缝补衣襟,一枚细细的针在她手中欢快地舞蹈,一件灰色白襟的棉袍在她的手中开始成长,鼓胀,最终成长为一件满含爱心的冬衣。
  再走近母亲,看她苍苍的白发,看她深深的皱纹,看她专注的目光,看她灵巧的双手。正是这双手,缝补出家的幸福。
  细细体味母亲,总是让人幸福。她轻轻抬头,看见儿子站在一旁,就温柔地说:“就好了,就好了,你先睡吧。”
  于是,他微笑,点头,转身,却无丝毫的睡意。悄悄来到院子,倾听远处的虫鸣,仰望高天的月色,细细品味母爱。于是,在这个月明之夜,即将登程赶考的孟郊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当新的一轮红日升起时,孟郊踏上了远去的征程,身边是母亲昨夜赶制的冬衣。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