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0期


文言虚词学习对策

作者:姜有荣




  文言虚词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的一个常见考点,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发展变化快,所以得分率一直很低,从2006年高考各省、市阅卷组抽样统计的结果来看,答对率整体上还未达到60%。为使文言虚词的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实效,现提出如下三条学习对策:
  
  一、吃透考纲考卷,把准考查走势。
  
  自1997年起,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以下简称“考纲”)开始明文划定“文言虚词”的考查范围,其10年来的变化情况见下表所列:
  
  剖析上表我们可以发现,从42个到定型为18个,考纲对“常见文言虚词”划定的范围渐趋收缩,可以说在命题的测试标高与高中生对浅易文言文阅读的实际能力之间找到了较为合理的契合点。
  再从当年考纲划定范围与考卷考查范围的比照来看,仅以2006年为例,17套高考试卷共考查了47个次文言虚词,全部锁定在考纲划定范围之内(北京因为使用单独的考纲,另外考查了“见”“已”的用法)。详尽考查情况见下表:
  
  剖析上表我们可以发现,考卷与考纲的磨合渐趋对位。为此,无论从《考试大纲》的导航功能来看,还是从高考试题的考查实际来看,广大考生都应该把《考试大纲》划定的18个常见文言虚词列为学习的重点,做到点上着力,面上兼顾,切实提高学习的针对性。
  
  二、摆正四个关系,提高学习效能。
  
  1.用法与意义的关系
  比较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考生多注重意义,而不注重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因为“意义”是现代人按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所作的解释,同一意义,可以有许多不同的表述;而“用法”则不然,某一文言虚词在特定句子中的用法是有语法规则的,它具有稳定性。因此,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缘“用法”而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用法”后“意义”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化繁为简,绕开误区,准确作答。2006年高考试卷中“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选项,就是最好的例证:
  
  例①加点虚词“若”,在上句中为连词,在下句中为动词;例②加点虚词“之”,在上句中为音节助词,在下旬中为代词。由此可见,虽然题干有“意义”和“用法”两个方面的考查要求,但题眼基本都设在用法的异同上,解题进展到“用法”层次,正确答案就已基本明了,无须再在表述不一的“意义”上耗时费神。
  
  2.常见与特殊的关系
  高考试题考查的文言虚词用法都是“常见”用法,基本没有触及词典中列举的冷僻的“特殊”用法。这一则因为阅读浅易文言文遇到的文言虚词多为“常见”用法,二则因为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大多较难理解,使用范围也较窄,可以留待以后有必要时再进一步学习。为此,在掌握文言虚词用法时,应该着力于“常见”用法,理清主干知识,力避“眉毛胡子一把抓”。请看2006年高考对文言虚词“为”考查的四组试试题:
  
  《古汉语词典》和某些高考复习资料所列举的“为”的用法达26种之多,而现行高中语文课本中列举的“为”的用法只有两种:一是作介词,介绍动作、行为的对象、替代、目的、原因或被动关系;二是用作助词,表示诘问。2006年高考对“为”考查的四组试题均只涉及第一种用法(天津卷下旬中的“为”是实词,而非虚词,故除外)。例①上句、例③下旬和例④上下旬中的“为”均属于介绍动作、行为的替代(可译为“替”或“给”);例②上旬是介绍原因(可译为“为了”、“因为”);例②下旬和例③上句中的“为”均表示被动关系(可译为“被”)。上述“为”的两种用法均属于“常见”用法。它启示我们:无论是从浅易文言文的阅读实际来看,还是从高考指挥棒的考查实际来看,对文言虚词用法的把握都应该紧紧围绕“常见”用法,切不可“漫天撒网”。更不可“舍本逐末”。
  
  3.寻同与析异的关系
  近年来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采用的都是“比较异同”题型,而且命题者所设计的“意义和用法不同”选项都具有“同中有异”的特点,探究其具体情况,大致有以下两种类型:
  (1)句位相同,词性不同。如2006年高考浙江卷第12题C项:
  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
  其孰能讥之乎
  两句中的“其”句位相同,都放在句首;但词性不同,上句中“其”是代词,下旬中“其”是副词。
  (2)词性相同,作用不同。如2006年高考重庆卷第9题C项:
  不得已而为盗也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两句中的“而”词性相同,都是连词;但上句中“而”的作用是表示承接,下旬中“而”的作用是表示转折。
  从上述剖析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有“同”,才具有干扰性;正是因为有“异”,才一构成可比性。为此,考生在答题时,不仅要运用求同思维,善于发现例句中虚词用法的共同点;而且要运用求异思维,仔细探求例句中虚词用法的不同点。其基本的思维流程应该是“看句位——辨词性——析用法——比语意”。
  
  4.选文与课文的关系
  近年来高考试题对文言虚词的考查,采用的基本都是给出4组8个例句,每组内部两两比较,辨析异同的方法。为了降低难度,同时也为了把考生在中学学过的既有知识与考卷需要解答的新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在用来比较的8个例句中,除考卷文本外,其余4个均选自中学课本。选择课本例句时甚至考虑到句式上的完全相同。如2006年高考辽宁卷第11题: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四组例句的后一句依次选自中学课文《信陵君窃符救赵》、《廉颇蔺相如列传》、《齐桓晋文之事》、《项脊轩记》。命题人这样做旨在考查考生对课本知识进行迁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课文是“知识基点”,它具有恒常性:选文是“实际语境”,它具有可变性。联结这二者的纽带是“迁移能力”。只有“以本为本”(以课本为蓝本),将中学课文中涉及的有关虚词用法的典型例句揣摩清楚,领悟透彻,打好厚实的“知识基点”,才能为“迁移”积蓄底气和实力。从而“以不变应万变”。
  
  三、做好三项工作,夯实知能基础。
  
  1.梳理好知识网络
  要以高考语文科《考试大纲》中规定必须掌握的文言虚词为“经”,以高中语文课本(含归类练习)介绍的文言虚词用法为“纬”,以“词性——用法——意义”为序列,对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进行一次梳理,形成一个比较全面而系统的知识网络。在梳理过程中要做到“三个突出”:一是突出“主干”知识,避免繁琐分类:二是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