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2期


从日常积累入手 加强古诗文学习

作者:章雪莱 杜志兵




  古代诗文阅读,在高考试卷中被切分为两个版块,分属主客观题型,从诗文阅读的不同层面考查考生的古代诗文阅读能力。这两部分试题,光看其赋分,就由不得考生不重视;加之,阅读文本对语言材料的组织运用又远不像现代白话那样直截明了,阅读过程中起承环节颇多,被重视的同时,更是被许多考生视为心腹之痛。
  高考是既定的,对于目前的高三学生而言,若要提高制胜的机会,就只有提高备考工作的效率。这其中,对于诗文阅读的备考而言,要强调的便是一句话:树立自觉意识,加强学习积累,从日常学习人手,作好古代诗文阅读备考工作。
  下面,就古文与古诗的阅读分别作一些基础整理和技巧使用方面的提示。
  
  古文(文言文)阅读
  
  课程标准以及近几年的考试说明都强调,高中毕业学生应该能够阅读理解浅易的文言文。这里所说的“浅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无绝对的标准。即使是难度相同的古文作品,对于文言素养不同的人而言,也会对其“浅易”程度产生不同的认识。因此,应该将“浅易”理解为是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大体能够掌握的程度。这就是在告诉我们考生,大可不必在心理上一味紧张。只有在一种张弛有度的复习心态下,才能有序地组织复习中的各个环节,高效地完成整个复习计划。
  但是,复习中总是会遇到问题的,需要我们有针对性地去解决它们。为了更加具体地看到古文阅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找到其症结所在,我们可以全面审视一下高考文言文阅读所要考查的相关方面,再条分缕析,分而化之。
  高考试题中的文言文阅读,注意考查这样一些方面:
  ①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②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③理解和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④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从阅读理解文言文的实际流程和实在效果而言,上述四个方面偏重于阅读,其实是一种文字转承,是在考生实际水平上阅读文本转换。虽然,这样四个方面比较偏重于语言形式的考查,但是,由于其是考生理解所给文本的基础和起点,并且,也关联到对所给文本内容理解的准确与到位,因而也是一种带有综合性的考查手段。
  对这种考查目标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我们会发现,完成这一部分备考工作,最可依托的便是日常的文言文学习环节。
  文言文阅读中对于实虚词意义及用法进行考查的说明中,实词和虚词前都冠有“常见”。何谓“常见”,直白地说,就是“常常遇见到的”。可是,这种“常见”如果没有一种载体可供依托,就显得空泛而且不可知了。事实上,我们手中的教材(包括读本)中的篇目就是这种公允的载体所在:教材中出现的实虚词的使用情形就是决定我们应该掌握的范围大小以及程度深浅的根据所在(况且,每年的考试说明中,都对可能将要考到的文言虚词作了划分)。
  在此,为了更充分地说明这一点,我们不妨将2003年全国高考题中涉及的实词部分的考点与教材作一次链接:
  
  
  
  之所以将北京卷面的相关内容也整理于此,目的就是要说明:对于文言语言点的考查,这是一种比较公允(脱胎于教材,注重考查知识积累)同时又比较成熟(不拘泥于教材,倾向检测能力迁移)的命题思路,合乎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也与中学文言教学的实际相契合;我们备考的学生也可以从此人手,关注课内及日常的学习积累,在此基础上再作适当的拓展和延伸,而不是一味作大量的训练题。
  需要提示的是,大量的学习和复习积累,是对高考试题中文言文本进行潜在转换的平台,规律性的思考必然是我们驾驭文本的第一着眼点;但是,也需要我们考生能够对规律性内容进行灵活处理,这是作为高考能力考查的一个方面而设置的。例如,2003年全国卷第11题: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讽”“哂”“遇”“务”四字,如前表所列,均在“常见”的视线中。在文言学习中,我们知道:文言中,词一般是以单音节形态出现,其词义往往对应着现代汉语中包含此音节的某一双音节词语。故,在完成此考试题时,结合文意作义项选择时,可分别以“讽劝”“哂笑”“待遇”“务求”替换;但事实上,我们所作的替换,没有一个与试题选项相吻合。这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这是因为,虽然是对规律性内容进行考查,但具体的考查方式却具有灵活性;而且,检测考生的实际掌握程度是一方面,若能结合实际考查考生的变通能力,则又可以实现考试的区分功能,命题时往往结合考虑各方面,再作一些灵活的置换,如考题题面所示。这时候,考生心里不能慌,而是要循着既定的思路进一步往下明确:自己的理解,与题面相比较,除开“遇”而外,另三组其实是同义词,这样,答案就自然明确了。可见,考试作为一种考查手段,与学习的原始状态的还原还是有差别的,这也是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
  至于文言文中句的翻译,作为高考考点,固然要求考生对文言文章有宏观上的把握,但更要求考生能够从微观上了解熟悉古代汉语字词句式等语言特点。命题者从此目的出发,想要检测的便是考生是否是以对语言点的准确定位为基础进行理解的;所以,文言文句的翻译总是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只是一种辅助的手段。这样,在翻译文句时,就必须要注意到文言语素在译文中的使用(双音节置换)以及文言词法(词类活用)、文言句法(特殊及固定句式)等在译文中的现象反映。而且,高考试题中的考点的控制,就是落脚于此,如果不加以注意,就好象赤膊上阵一样,英勇固然英勇,却免不了冤枉,丢分。而从日常的学习和复习来看,这些方面往往都是师生研磨探讨最多之处,在考试时更是要注意不要让其遁于无形。
  ⑤筛选文中的信息
  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⑦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⑤到⑦考查的项目,偏重于理解加工。这些部分内容的把握,完全依其前面四个部分中进行文本转换的质量高下而有效率高低的差别。以此而言,关注教材的日常学习复习,自觉进行积累与思考,必须要成为一种意识,只有这样,才能获得一种得鱼而又不忘筌的务实效果:所抓之鱼越多,学习积累就越是宽厚夯实,文本转换就越是从容准确,理解分析就越是全面到位。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实际要求就是这样。
  如果一定要从技巧上来把握的话,由于是浅易文言文的阅读,也由于这一部分的客观试题题型的特点,题面中,一定有一道关于文章内容的概括或分析的文字,它可以为阅读理解提供一些帮助:考生可以在完成基本的文本转换之后,借鉴题面中这样一些对应文字(如2003年考题中第14题)进行比较,微调自己的思路,再总体把握文意、深入一些具体环节,作出自己的判断。另外,由于近一些年来的考试实际,纪传体材料比较偏重于对人物品恤的定位,因此,在对文言材料进行理解时,

[2]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