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4年第2期


从日常积累入手 加强古诗文学习

作者:章雪莱 杜志兵

应该以此为目的筛选事实,把握事实与事实之间的联系,不要在孤立的事实材料上作简单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命题材料选择的差异或命题思路的变化,对于文言材料的理解与分析的考查题型也有了一些改变,比如2003年试题的双文本样式,还有就文本中作者的评价再作评价等等新鲜思路;相比较而言,对于文言材料中语言点的考查,题型就要成熟稳定得多,赋分也一直占文言阅读材料的1/2强。这也证明, 日常学习中的有意识积累,是解决文言文阅读问题的较好切人点;命题者的意图也就是要以此影响中学阶段的文言文教学落到实处,再在实在的基础上求得更多的生发。
  
  古诗阅读(鉴赏)
  
  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从语言形式而言,是对文言作品的把握;而从考查的实质内容而言,又可以说是文学作品阅读与鉴赏版块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两年来,这一部分答题由客观选择向主观作答的迈进,恰可以说是对其属性的渐进深入把握的一种积极反应。
  要作好古诗鉴赏的复习备考,需要认真研究近几年来的试题走向。我们考生应该注意到:1.在客观题型向主观题型的转变中,透露出一种对人本阅读状态的积极调动趋势,遵循阅读鉴赏基本理念的个性化鉴赏文字必然会得到更多的重视,2002年以及2003年高考试题的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的把握,就是极好的佐证;2.在主观答题的开放平台上,尊重中学古诗教学的实际、正视中学生阶段的古诗修养的实际,试题选用的文本将仍具有“经典”“浅易”的双重特点,古诗作品中涉及到的用典,也需是一般中学生能够知道的;3.在鉴赏的要求上,仍然要求学生从两方面着手:①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和技巧,②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比如,2003年全国高考试题第17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注)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涛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答案:“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第一问2分,每答出一个“诗眼”给1分。
  第二问4分,如只写“这两个字精练传神”之类的话,而没有具体分析,不给分;如只具体分析两个字的传神之处,给3分,如又能结合全诗点出幽静孤寂的意境,语言通顺,给4分。
  如从字的活用、句式的倒装或修辞的角度、心理的角度来对“诗眼”进行赏析,只要言之成理,都可给分。
  答案是比较详尽的,兼顾了不同学生由于阅历、感受力的差异而形成的切人点差异;但是,参考答案的核心内容<颈联两句借助拟人、通感的手法,绘声绘色的展现了诗人内心幽冷孤寂的禅境)应该是异曲的同工所在。也就是说,人手鉴赏过程,依然是在鉴赏要求的影响下实现的。事实上,这也是与中学阶段鉴赏教学中所遵循的实际思路(在何处好?好在何处?即先发现,再分析,然后才作结论)相吻合的;而学生的个性化发言,又恰恰吻合了“诗无达诂”的先训:高考试题与历史、现实的契合点,可以说是极佳。
  从此而言,为古诗鉴赏所作的备考工作,也有一个有意识的积累过程。这种有意识的积累,包括积累经典名篇,涵泳其中之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谓“会吟”,当然是理解之后才可能出现的效果;而且,在积累涵泳经典名篇的过程中,也能初步熟悉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笔端所至、情感所寄的一般程式与涵盖范围,为将来考试中可能遭遇的具体鉴赏对象提供更多的碰撞点和支持点。同时,这种有意识的积累,还包括积累一些鉴赏古典诗歌所必备的知识,像如何界定艺术技巧的具体运用,如何表述某一技巧的特定效果,还有“象”的使用、“境”的创造等等,这些都可以为将来考试时的文字组织提供效率支持。这些工作,看起来特别庞杂,但是,只要将其有意识地和日常的课堂学习、课下训练结合起来,实际上是分而化之,一定是可以事半功倍的。
  当然,面对具体的古诗作品,鉴赏起来,也并不就是很简单的。在这种时候,还有一些小的环节,也许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支持:
  首先是重视标题,考虑到考试的考查目的,命题者所遴选的文本一般是诗体比较成熟的标题诗。古人云:诗言志;今人还说:标题是文章的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于此而言,“标题”其实是阅读古诗文本之后帮助切题(即明“志”)的重要辅助。例如,2002年《春夜洛城闻笛》,“闻笛”,典出《思旧赋》,意思即是怀旧(故人,故地),再佐以诗句中的“折柳”“故园”,各相印证,鉴赏的核心内容就不难体会了;而在2003年《过香积寺》中,“过”,意即为“访”,访禅院,所为何来?所味何在?再结合诗句中所见、所想,不难体会其中之“境”为作者心中所造,鉴赏之趣味自然就比较容易把握了。
  其次要关注注解,如果题面上安排有注解,绝对不是可有可无。注解,本为降低古诗文本阅读难度而设,而阅读的体会深刻全面与否,恰恰左右着鉴赏层面的高低,不可忽视。比如,2003年《过香积寺》中,注解有“闭目静坐”,此为作者所想,其中一“静”,恰与诗句中“咽”托反衬之效,又与“冷”有期近之功,当是展示作者心境的妙语,而“咽”“冷”二字恰又将此妙语化开,难道不正是“眼”之所在么?再如《登幽州台歌》,因为典出生疏,必有“幽州台”的注解,在得知“幽州台”原来是“求贤台”时,借他人(燕昭王)之事浇自己这样一批人的块垒的落寞伤感情怀就很容易理解了。
  还需注意把握近体涛结构中的转句,转句中往往浸润着诗意的精髓。前人在总结近体诗结构与表意的联系时,曾言,“作诗成法,有起承转合四字”(《历代诗话》);“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于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诗法家数》)。固然,其论诗,以绝句为例,其实亦通于律诗,意即诗作中第三句(律诗中则是颈联)承载着全诗表意的高潮和突破口,是理解全诗的关键笔墨所在。2002年、2003年全国高考题,莫不如此。只是,命题者刚好于此设点,可能会妨碍了一部分人朝这个方向思考;其实,命题者的功力是相当老到的,其对于古诗鉴赏题“题眼”的设置,绝对不是一些人所认为的巧合。也正是因为如此,在进行古诗鉴赏时,不管是从内容(表意),还是从形式(结构),转句都可以为我们提供比较理想的切人点。我们可以再举一个例子,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
  黄庭坚
  
  投荒万死鬓毛斑,生入瞿塘滟濒关。
  未到江南先一笑,岳阳楼上对君山。
  
  [注]此诗写于作者结束被贬生活之后不久的一次行程中。
  有人评价说,全诗叙事跨度极大,题旨却是极为精练,尤其在于其中一个“笑”字的使用,更是使全诗境界层出。如何理解这些评价?你是否还有自己的见解,如果有,请作说明。
  答案:(1) “投荒万死鬓毛斑”概括反映了被贬地点之边远、被贬时间之久长以及被贬处境之艰难,时空涵盖极广; (2) “未到江南先—,笑”则集中展示了全诗的题旨之所在,其中“笑”字是作者精神的写照,也是全诗意趣的落点;有诗人对遭贬生活流离的淡然,也有对政敌愿望落空的释然,还有对复出前途充满信心的欣欣然:(3)考生自己的看法(略,只要言之有理,皆可)。
  各位可以自己品味一下,看一看其中所包含的内容应该怎样地为我们所用。
  当然,古代诗文的阅读鉴赏,受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自然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实现醍醐灌顶,也不是三天两天就可以实现驽马十驾,但是,我们有中学数年来的积累作铺垫,只等我们去夯实,更重要的是,我们毕竟还有一段相对完整的复习时间,还有语文教师的倾力指点,只要日常学习常积累,功在不舍常思考,就能够真正自觉地投入备考,为备考作出最有效的努力,能够在高考中旗开得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