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3年第1期
模拟试题(八)
作者:裴广才
请以“得与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1.D(裸luo 踝huai 裹guo 窠ke 巢chao)
2.C(“行迹可疑”应为“形迹可疑”;“真知卓见”应为“真知灼见”)
3.D(“有条有理”意为“办事有层次,有秩序”)
4.A(“如虎添翼”也可指坏人得到帮助后更加凶恶。B句中“笔走龙蛇”形容笔势雄健活泼;C句中“不赞一词”原指文章写得好,别人不能再添加一句,现也指一言不发;D句中“出神入化”形容技艺达到了绝妙的境界)
5.A(“或者”与“还是”都表选择,“还是”可以用在疑问句中,“或者”不能;“不愧”多同“为”或“是”连用;“从而”有“从这几方面而”的意思,与上文有一定条件或因果联系;“进而”只表示“进一步”的意思;“既而”是时间副词,用在全句或下半句开头;“继而”表示紧随某一情况或动作之后)
6.C(A句,应在“已确认”前加主语,另外“确认”与“190人左右”矛盾;B句语序不当,应该说“促进再就业乃至建立完善的……”;D句“经济发达地区”与“农村地区”在逻辑上有交叉)
二、7.B
8.C(物质消耗降低的原因是信息知识的应用使得产品质量提高)
9.D(文中根本没有涉及申请专利容易与否等问题)
10.A(“社会化的生产方式行将取消”说法有误,因为原文说:“知识时代的经济增长实质就在于低成本的社会化)
三、11.D(“绝”在此处意为“断绝”)
12.D(两个“与”都有“和”的意思)
13.C(应称代“虞常”)
14.B
15.B(苏武事先与谋反者并无任何接触)
四、16.(1)译为:白白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使这长满荒草的野地肥沃起来,谁又能知道呢!
(2)译为:凭什么要见到你呢?
17.(1)中秋
(2)“冷露” “桂花” “冷露”表明已是秋季,另外有“八月桂花香”的俗谚以及诗题目为“十五”望月寄杜郎中。
(3)诗人将自己的中秋之思寄寓于人人尽望、家家秋思的氛围中,扩大了望月的范围,也使自己的中秋之思更具普遍意义。
18.(1)粪土当年万户侯
(2)哀民生之多艰
(3)久在樊笼里
(4)不坠青云之志
(5)虽一毫而莫取
五、19.勾勒宋代艺术发展的外部环境(或社会环境)
20.对心灵情感的关照,对情感意绪的辨察,对人生况味的品味。
(由第2段中“宋人的审美情感……取秋叶之容”一节可以概括)
21.(1)宋代诗文追求言外之意,韵外之致
(此点由第3段可知,文中的“艺术品”就是指诗文而言)
(2)宋代山水画追求超尘脱俗感
(此点由第4段可知,文中“宋人山水”即宋代山水画)
(3)宋瓷追求雅淡精淳
(此点由第5段可知)
[以上答出任何两点即可]
22.A C(B项中“旷达、深沉、内潜的人生态度”不是宋人独特的审美情感所导致的;D项中“宣扬……佛教思想”属于曲解;E项错在表述的绝对化上)
六、23.在“纷纷”之前加上“与会学者”
24.如:人生如诗,有了微笑的诗篇便有了优美的意境;人生如歌,有了微笑的歌曲便有了昂扬的旋律。
25.市政排水规划应有新思维,城市雨水是资源不是祸水
七、26.参照高考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