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2008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四)

作者:黄志伟




  (3)凭危:______________________(4)坼: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批注是我国传统的读书方法和文学赏析的重要形式,它直入文本,用简洁的语言记录阅读者的感悟、品味、欣赏,体现阅读者的眼光和情怀,是一种较好的阅读方法。(2分)
  请用“。”和“___________”标注两首诗中你喜欢的关键词语和诗句各一个,并写批注。(语言要简明流畅,能让读者知道你已经读懂了这首诗,并能赏析它)
  批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7题。(14分)
  [甲文]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②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①,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②。既长,知其世家③,感泣辞母,去之南都④入学舍。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颤粥⑤不充,日昃⑥始食,遂大通六经,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文] 邴⑦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⑧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选自《初潭集》)
  注释:①孤:成了孤儿。②再适长山朱氏:改嫁到长山县姓朱的人家。③知其世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④南都:今河南省商丘市,北宋以此为南京,故称南都。⑤颤粥:稠粥。⑥昃:太阳偏西。⑦邴:邴原,三国时北海朱虚人。⑧恻:心中悲伤。⑨苟:如果。
  11.请把甲文和乙文中所缺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然后简要分析这说明了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各项中加着重号的词语的用法相同的项有()。(不定项选择)(2分)
  A.予观巴陵胜状书者 B.异二者之为夜昏怠
  C.泣耳温而知新 D.尝求古仁人之心属作文
  E.进亦忧不知木兰女郎F.二岁而邴原少孤其不
  1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我们都知道,甲文中“吾谁与归”应理解为“我同谁一道”。请利用文言文翻译理解的方法对此作说明。(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请根据你对课文的记忆,说说甲文的①语段前和①②语段之间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并从一般文章的结构特点的角度说明理由。(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甲文和前面两首诗的作者不同,但它们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其异同。(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从下面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作答。(2分,全做且符合要求可加2分)
  (1)请根据你平时的语文实践和以上诗文的内容,完成下面两副对联。
  上联:范仲淹_______________ 下联:欧阳修与吏民同醉同乐
  上联:范仲淹抒发抱负寄予岳阳高楼下联:欧阳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觉得下边两幅图中,哪一幅是岳阳楼?理由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8~22题。(12分)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肖坤友
  ①1980年11月至1982年3月,我在成都军区后勤部公务二班当班长,同时也给时任后勤部部长的杨以山将军当警卫员。
  ②1981年春节后的一天,我随首长到重庆检查工作。一天,我们在所属部队领导的陪同下,风尘仆仆来到驻江津某团。下午听了团领导的工作汇报后,时间尚早。利用开晚饭前的时间,部长和几名机关干部闲聊起来。团机关一个营长向部长谈起自己如何严格管理部属,他举了一个例子:通信班某战士探亲时,把一部手摇电话机打进了包裹,意欲“把公家的东西偷回家”。接下来,他眉飞色舞地向部长谈起处置该战士的打算——先处分,再提前退伍,押送回家!
  ③这件事如果发生在今天,或许不算什么。而在那时,无论人们的是非观念,还是部队的严明纪律,偷一部价值几十元的公家电话机,都不是一桩简单小事。
  

[1] [3] [4]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

  • 整理者:绝情谷  2009年3月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