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5期
蜻蜓点水淡淡赏
作者:白孝伟
怎样收尾?什么尾好?元人乔梦符认为结句当如“豹尾”:结实、有力。明人谢榛以巧妙妥帖的比喻说得更为形象:“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钟一敲响,余音袅袅,不绝于耳,何等动听!
其实,尾无定法,变化多样。下面我们就来看看2004年部分满分作文的精彩结尾:
精炼简洁,蕴含哲理
文尾收束,干净利落,精炼简洁,语言含蓄,言虽尽而意无穷,余音不绝,耐人寻味。
湖南考生《有家真好》以独句“有家真好”结尾,篇末点题,掷地有声。广东考生《铃声》一文,赞颂摇铃老奶奶的无私奉献,以“铃声,清脆的铃声”结尾,呼应文首“铃铃铃……”更突出了老奶奶的形象。湖北考生的《品夜》,文笔流畅,语言优美,作者引用几位古诗人写月夜的诗句,以表现月夜的美好,心情的欢悦,文末却戛然而止:“我醉了……”黑龙江考生的《满地梨花》,借助“梨花”这一道具先后衬托父亲一悲一喜的情绪,篇末点题,融父子深情于“梨花”中:“念情悠悠哟,我的一地梨花!”《飞翔》是新疆考生写的,视角独特,构思新颖,作者充满自信,描绘了三种不同情境中的“飞翔”,结尾有力,易于引起共鸣:“让我们一起呐喊:‘喂,我会飞,你——相——信——吗?’”《空中有朵雨做的云》出自天津考生之手,标题化用歌词“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文中诗化的语言,如行云流水,作者提醒人们由环境的恶化去思索,去行动,文尾回应题目并含蓄地警示:“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生命中也有云翳……”辽宁考生的《推开那扇门》结尾写道:“阳光,在窗外灿烂。就像父爱,没有界限。”充满哲理,令人遐想。重庆考生《带血的百合》,写一位白衣天使因抢救儿童不幸中弹牺牲、血洒百合的壮烈场面,结尾点题:“她去了,轻轻松松地走了,只留下一枝带血的百合!”“她”令人伤感,令人起敬;那带血的百合令人沉思……
收束有致,妙用修辞
修辞手法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不少精彩结尾就用了修辞,或单用,或综合用,使行文巧妙,合而有致。
四川考生的《珍惜时间》,引用岳飞词句结束,读之似被人当头棒喝,催人猛醒:“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湖北考生《那一杯绿茶》中的一句反问,引人遐思:“暴雨过后的山更明朗,海啸过后的海更透明,不是吗?”母爱何等伟大!新疆考生在《弟弟生病了》末尾这样写道:“母爱真是很伟大,它可以摧毁一切灾难病痛,只是我们一直都沉浸其中没有发现而已。”夸张而不失真,感染力强。“母亲告诫我们‘你们要永远铭记,破坏后再治理,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我可以养育你们,也可以毁灭你们!’”这是甘肃考生《母爱》的结尾。“母亲”是谁?大地。作者以拟人手法,既表现了“母亲”柔的劝导,又表现了“母亲”刚的警告。黑龙江考生《追忆似水年华》,以新奇的比喻加上一个反问结尾,耐人咀嚼:“回忆是反光镜里的公路,随着我们的前进,它们却渐渐远去,可谁又会忘了伴自己成长、前进的一草一木、一情一景呢?”排比的运用,可以加强表达的气势,语气连贯,富有音乐美感,湖北考生《看吧听吧感受吧》就灵活使用排比结尾:“感受,从现在开始。
用你的眼睛,看吧,观察一切美好的场面。
用你的耳朵,听吧,聆听一切美好的乐曲。
用你的嘴巴,感受吧,回味一切美好的感觉。”
回归话题,感受美好,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表达不一,灵活多样
结尾的表达方式,或记叙,或描写,或抒情,或议论,或单用,或综合用,灵活多样。
河北考生《伴着“痛”的爱》以心理描写收笔:“写到这里,我的泪水禁不住流了下来。爹,你放心吧,我一定会考好的,因为有你在外边等着我,还有你多年来嘱托我的那句话……”这是饱蘸感情写下的肺腑之言,怎会不动人心弦?“学校到了。她走了,我目送着她。她消失在雨中,隐隐约约看见一把小红伞越来越鲜红……”浙江考生在《心灵的小红伞》的结尾用平常的记叙凝聚了丰富的情感。“隐隐约约看见”与“越来越鲜红”看似矛盾,实则形神结合,用这种移觉的写法扣住读者“心灵”,揭示人物内心之美。辽宁考生的《也谈‘尊老’的方式》的结尾:“我不得不相信,如今的儿女对老人的确做得太少。我们不能不深思:尊老,到底是谁埋没了这种美德?”以议论结尾,针砭时弊,两个双重否定句前后配合,由浅入深,相得益彰,以问作结,发人深省。《我的天堂》是吉林考生写的,文章以抒情的句子结尾,独句成段,爱家之情跃然纸上:
“我爱你,我的家!
我爱你,我的天堂!”
咦,莫非是腾格尔的歌声飞来了?
“豹尾”也罢,“撞钟”也罢,虽说“论足”仅是蜻蜓点水,但例子也真不少了。究竟怎样收尾?什么尾好?清朝著名学者江顺诒以生动的描述说得更为精彩:“观庐山瀑,听广陵涛。可以骇俗,未足含毫。春之娇鸟,秋之寒蜩。碎玉清脆,蒺叶习骚。曲终笛裂,风过琼敲。孤猿三峡,一鹤九皋。”一个完美的结尾的确应该如此。
附相关中考满分作文原文
品 夜
湖北省考生
或许是我有静思的癖好吧,我对黑夜似乎情有独钟。我常常在夜晚构思我的拙作,常常在夜晚仰望星空,放飞我不羁的思绪。
我喜欢捧一只紫砂壶,沏两捻碧螺春或龙井,闻一闻醉人的茶香,吮一口清淡略带苦味与甘醇的绿茶,任由夜风吹拂耳际的鬓发。我仰望天空或满或残的月,或稀或繁或暗或明的星,想些什么或什么也不想。
这大概便是夜的好处了:宁静但又并不寂寞,冷静却又不失情愫。纵然有时给人一丝迷惘,但又不会使人真的迷失。在夜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只有夜晚,才是你独享的时光。为此,未免觉得人们将夜在睡梦中耗去太可惜了。因为睡去了的虽然只是夜,但那种只能在黑夜中才能体会到的心境也随之而逝了。
苏轼在夜间能够“把酒问青天”,体会到“高处不胜寒”,寄希望于“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李白能够在月夜“低头思故乡”,能够充满真情地“寄愁心与明月”,与友人同赴夜郎之西;杜甫夜间逢雨,大赞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张继彻夜无眠,独自咀嚼内心的失意与惆怅,“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一语道破天下人失落之心情。不同的诗人,将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感受,在夜的烘衬下率真地表达出来,表达得淋漓尽致。
欣赏黑夜是一种心境吧。尽管有时仰望无月的夜空,黑色的幕布笼住了我的视线,心中未免闪过些许惆怅,但我总会被那一两点微弱的星光感动,原本不愉快的事,或忧愁,或牵挂,或怀旧,都化作美好的祝愿,祝愿一切顺利、美好。
上帝将光明与黑暗分开,于是人间有了白昼和黑夜,但人们往往忘记了夜的恩赐。体验黑夜是放纵的、自由的、虔诚的。黑夜中,我们能学会忍耐,学会思考,使心境超脱世俗。
今夜,我又捧着紫砂壶,独立于皎洁的月光之下,静待清风的轻拂。和着清风,闻着茶香,浸着月光,透过星空,留下无限的遐想。
我醉了……
推开那扇门
辽宁省考生
无数的墙将世界隔成了或大或小的空间,要想看那墙外的世界就必须去开启那沟通之门。
——题记
“什么?让我穿这件衣服上学?这都快成‘文物’了,我不穿!”看着妈妈手中那件红色小领的衬衫,我嚷了起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