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洁尘 > 魂系尘香 >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一生 汉代

  心哀即成尘,魂断化夜香。晓霜悲风逝,轻雪葬花黄。

  残阳孤影泪,世事两茫茫。遥知泉台近,珍重莫相忘。

  公元前119年 洛阳 卫府

  一袭纱帐前跪伏着三五位少年,长袖掩面,哀哀恸哭。

  纱帐后,一中年男子蹙眉喝令:“哭什么,你父未死,我体尚健,若有旁人自我门前走过,听到尔等哭声岂不要牵强附会,生出多少臆测?起来!都给我起来说话!”

  跪得最近之少年,年纪稍长,却坚跪不起,口中只道:“若将军不肯救我父一命,晚辈只有长跪于此。”

  “笑话!”那将军虽眉宇间有病色隐隐,此时乍怒却眸光惊人,喝声如钟:“尔等是要胁迫我吗?”

  “晚辈不敢!”那一干人连连叩首,只将身子伏得更低。

  将军的黑眉齐齐抖动,深黑的瞳仁直直的瞪着眼前诸人,本以为他要发作,却一声长叹:“罢了,我知尔等一片孝心,救父心切,只是你们所托非人。陛下向来一言九鼎,落字无悔,董大夫此次触怒龙颜又非同一般……且不论如今我缠绵病榻,行走不便,单说我一介武夫,笨嘴拙舌,又如何能劝得陛下回心转意?”

  先前少年大胆的抬头,轻言道:“将军虽有难处,但娘娘……”

  “混帐!娘娘身处后宫,不得干政,这点道理都不懂吗?”将军啐骂之下,怒容又起,面泛红潮,一阵阵巨咳。有家人忙取过一盏痰盂为其接下污物。待其喘息将毕,不再看那床下之人,反是高声询问:“派去的人还没有回来吗?”有家人应道:“刚刚回来,因见将军身体不适未敢晋见。”

  “糊涂糊涂!我这病迟迟不好就是被你们一群糊涂人气得!还不叫那人滚进来!”将军一声令下,有一身着甲胄之人迈步走进,至近前行礼后,将军道:“废话休提,只说你有没有见到少将军,沐相那边是如何回答?”

  那人答道:“见过少将军了,他也已将此间事转达沐相,沐相只令属下带回一封书函,说是请将军转呈圣上,其余皆待他回来再叙。”

  “哦?有书函吗?”将军神色大动,急急接过,边展竹简边笑道:“必是沐相又有了什么奇思妙想,董老头这回说不定真能保住这一命也未可知。”

  那几名少年闻听此言皆是大喜,一个个伸着脖子欲睹那简中文字,怎奈身处反面,无字可览。

  只见将军的眼睛匆匆扫过简片,初始的欢欣渐渐化为懵懂的诧异,眉心越蹙越紧,先时喃喃轻言简上的字句,旁人也听不清,到后来却是朗朗而读,细听之下原来是篇赋文:

  “交错纠纷,上干青云;罢池陂陀,下属江河……其西则有涌泉清池:潜水推移,外发芙蓉菱华,内隐钜石白沙……”

  读者听者皆因此文不是心中所想而一头雾水,念到最后,将军“咦”声发问:“这等关键时候,沐相还有心情作文写赋?”此话虽是问言,暂时也无从得知答案,这满屋之人更是无一人猜得出此文在此刻自天而降,其意究竟为何?

  …… ……

  早春的洛阳本就躁动浮浮,近日又因朝廷出了一件大事而惹得街头巷尾窃窃私语,人心惶惶。

  此事起因本来平常:当今武帝因天好心悦,欲携爱后一起赴猎场围猎行乐。大夫董仲舒却提议反对,说万物生灵皆有心命,上天赐之必有生死循环规律所在,应多加爱护,而不该只为一己之乐而妄自射杀。

  武帝玩心正盛,乍被反驳略有不悦,以天子之尊、历代之律为据回敬了几句,孰料董仲舒并未知难而退,反而以先帝性情温良克谨,有仁爱之心为凭,再度对武帝发难,同时抬出数日前外郡奏请的章表,说先朝官吏以德治民,本朝官吏以酷刑治民,暗指武帝为政不当,令武帝龙颜大怒,当朝下旨将董仲舒革去官职,拿进大牢,容后议罪。

  遥想当年,武帝召贤良纳士之时,他君臣二人何等相濡以沫,坦诚相对。如今顷刻间便已反目成仇,满朝官员无不人人自危,不敢多言,唯恐为自身惹来祸端。

  董仲舒家中之子求告无门,最后只得恳请卫皇后之兄,大将军卫青救其父一命,也因此便有了书前一幕。

  但董仲舒之命真的就悬于这一篇赋文之中吗?

  …… ……

  洛阳近郊。皇家猎场。上林苑内。

  风啸猎猎,人喊马嘶,旌旗飞舞。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