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布拉格之春”四十周年祭(下篇)

作者:赵启强





  28日早晨,总理在国民议会讲话,公布了政府对《2000字宣言》的谴责声明。然而这种妥协真能为改革争得进一步发展的条件吗?
  
  十一
  当捷克斯洛伐克政治体制改革的影响跨过国界,扩大到整个东欧和苏联时,对改革的围剿才真正开始了——
  苏共中央机关报《真理报》展开了宣传攻势,说类似1956年匈牙利事件的“反革命势力”正在捷克斯洛伐克蔓延。7月初,华约部队在捷境内及邻国的军事演习搞得热火朝天。
  1968年7月8日,勃列日涅夫及东欧四国的首领,东德的乌布利希、匈牙利的卡达尔、波兰的哥穆尔卡和保加利亚的日夫科夫分别电告杜布切克,要他7月1日去华沙参加华约国家最高领导人会议,讨论《2000字宣言》对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事业的威胁。
  7月9日,捷共中央主席团讨论五国首脑的邀请信,并拒绝这一命令式的会议邀请。7月14日,华约条约最高级会谈,在捷克斯洛伐克缺席的情况下召开。7月16日,华约会议通过了与会五国给捷克斯洛伐克的联名信。这封最后通牒式的联名信,公开表示对捷克内政的干预。
  联名信说:
  反动势力利用了捷共领导的软弱,滥用了“民主化”的口号蛊惑人心,发动一场反对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及其忠诚可靠的干部的运动,其目的显然是要取消党的领导,颠覆社会主义制度……
  反社会主义和修正主义势力把黑手伸向报刊、广播和电视中去,把它们变成攻击共产党的讲坛……这正是反动派能够利用《2000字宣言》的形式向全国发出号召,公开自己的政治纲领的原因。这个声明直言不讳地号召反对共产党和合法政府,煽动罢工和骚乱。
  因此我们相信,坚决击退反共势力的进攻,保卫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制度不仅是你们的任务,也是我们的任务。
  捷共中央立即召开了中央主席团会议。会议决定拒绝五国联名信,并拟定了反驳这封指责信的复信。7月18日,杜布切克通过广播电视,向全国人民宣读捷共主席团对华沙条约五国的复信:
  我们党新的、民主化的政策在广大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威信日益提高,绝大多数人民关心国家大事。我们认为,这是当前局势中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方面。我国各阶级各阶层人民中的绝大多数赞成废除书报检查制度,赞成言论自由。
  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正在努力证明,它是能够用一种不同于(过去的)声名狼藉的官僚主义警察统治的方法来实现政治领导和管理的。
  苏联向捷共提出邀请,请捷共中央主席团全体委员去莫斯科、基辅或其他城市与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谈。捷共拒绝了这次邀请。他们熟悉东欧的历史,他们记得1948年铁托正确地拒绝了斯大林的会谈邀请所取得的历史性胜利;同时也记得纳吉的几次失败的、悲剧性的谈判。
  最后,谈判地点选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小镇切尔纳。它距苏联只有3公里,是一个很难在地图上找到的小镇。
  1968年7月29日,一辆专列从苏联开到切尔纳,载来了苏共11名政治局委员中的9位。克里姆林宫的三驾马车:总书记勃列日涅夫、总理柯西金、国家元首波德戈尔内都在其中。同时,另一辆专列从斯洛伐克的布拉迪斯拉发开来,送来了斯沃博达总统和捷共中央主席团的全部11名成员。
  会谈是由勃列日涅夫怒气冲冲地将一捆剪报扔在谈判桌上开始的。剪报是从最近几个月来捷克的报刊上剪下来的。
  勃列日涅夫逐一引用这些剪报作为捷共已失去控制、反革命在捷克泛滥的证据,其中一条是某工厂党支部,在报上招聘党支部书记的广告。
  杜布切克承担着大部分责问。他温和而耐心地解释,同时也坚定地宣称,捷共在这场改革中的惟一目标是建立真正的、最好的社会主义。
  勃列日涅夫却采用了另一种发言方式,他甚至愤怒地向杜布切克咆哮:“你们的政策居然让所谓‘自由作家’们来发号施令,这简直是发疯!”
  勃列日涅夫的粗暴激怒了坐在杜布切克身边的斯沃博达总统。这位72岁的老人气得满脸通红。他说,如果苏联以这种方式谈判,他宁愿辞职!他说,他本来就是一介农夫,他任何时候都可以挂冠归田。
  会谈室的温度稍稍降了一点。苏联提出了非常具体的要求——那是一份要求捷共“非撤换不可”的人员名单。名单上有捷克党政负责干部,甚至还有作家和报刊电台的工作人员。这个名单上有250人。
  即使要捷共自己开出这种包括基层人员的详细名单也是有困难的,可见苏联对捷克内政的关切和熟悉程度;也可见苏联的情报部门的工作效率。
  第一次会谈进行到晚上10点也没谈出结果。
  第二天的会谈,俄国人开始对捷克展开了更加激烈的攻击。乌克兰党中央书记谢列斯特严厉地指责捷共搞反革命修正主义。他的态度简直像一个发脾气的农庄主席在训斥工作中出了差错的农庄庄员。
  谢列斯特一坐下,杜布切克马上站起来说:“假如您继续使用那种措词的话,即便继续进行这次会谈也不会有什么意义。”
  斯姆尔科夫斯基也站起来说:“如果再这样同捷克斯洛伐克社会主义共和国的领导人举行会谈,我将不再参加这种有失尊严的侮辱性会谈。”
  说完,捷方全体代表起身离开了会场。
  后来,勃列日涅夫带着波德戈尔内、柯西金和谢列斯特登上了杜布切克的卧车,表示了歉意之后,会谈才重新恢复。
  切尔纳会谈期间,《文学通讯》发表了由作家巴维尔·柯霍特执笔的呼吁书。呼吁书指名道性地写给以杜布切克为首的几位改革家,将人民的信任交给他们,也委托他们在会谈中将捷克人民的意志宣告出来。
  呼吁书写道:
  同志们:在你们同苏共会谈的前夕,我写这封信给你们……正如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的那样,少数几个人将决定千百万人的命运。情况是很困难的,因此我们想以表示支持的方式对你们有所帮助……
  同志们,你们的历史性使命就是要说服苏共领导人,要他们相信,根据我国的利益和全世界进步力量的利益,我国的复兴过程必须进行到底……
  我们努力奋斗的目标可以用4个词来表示:社会主义、同盟、主权、自由。
  请你们用无数的实例来说服对方,向他们表明,现在我们党的威信和社会主义阵地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稳固得多,请你们转告对方,我们需要自由、和平……
  请你们代表我国人民来说话,在这些日子里人民已不再是一个抽象名词,他们变成了创造历史的力量……
  希望你们行动起来,进行解释,但一定要团结一致地捍卫我们已经选择,并且只要一息尚存就坚决走到底的这条道路。我们将每时每刻地关注着你们的工作。我们焦急地等待着你们的报告。我们时刻想念着你们,希望你们也时刻想着我们。
  呼吁书发表仅仅几个小时,全国就掀起了一个支持呼吁书的签字运动。在布拉格和其他城市的街头都张贴着这份呼吁书,摆在街头的桌子随处可见,人们排着长队,等候着在呼吁书上签名。
  呼吁书的结尾是这样写的:
  请为我们写下捷克斯洛伐克历史上命运攸关的一页,请谨慎地写!但要鼓起勇气来写!失去这个千载一时的机会,那是我们的不幸,你们的耻辱。我们信赖你们。
  几百万捷克斯洛伐克人在呼吁书上签了名,有的甚至写下了自己的地址。捷克共产党获得了它成立以来最令人激动的拥护。
  然而,4天的艰苦会谈之后,精疲力竭的领袖们在深夜返回布拉格时,却没能给人民带回希望。领袖们不能把令人忧虑的前景披露给忐忑不安的人民,只是要求人民镇定,希望大家回家安心睡觉。
  布拉格人不能入睡。人们聚集在国会广场,不愿散去,他们要知道会谈的真实结果。群众要求杜布切克出来报告会谈情况。
  

[1] [2] [4]